【美研究口吃:基因惹禍 無關緊張】
更新日期:2011/02/22 03:26 鍾玉玨/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鍾玉玨/綜合報導】
問鼎今年奧斯卡金像獎的熱門片《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是以自小患有口吃毛病的英王喬治六世為主角,意外讓口吃問題成為關注焦點。人們普遍認為,口吃是心理問題,因為焦慮或緊張導致結巴,一如電影中羞澀的喬治六世。但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口吃是由於基因變異,影響大腦對聲帶肌肉的控制能力。
這項發表於「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最新研究顛覆傳統認知,有助於為藥物治療和基因療法鋪路,矯正受損基因,進而治癒口吃。
美國「國家失聰暨其他溝通障礙研究院」研究員德雷納博士(Dennis Drayna)主持的研究發現,口吃者普遍出現GNPTAB、GNPTG和NAGPA三種基因變異,這些基因多半出現在負責控制聲帶肌肉的大腦區域,若不正常突變,會造成細胞死亡,導致說話機制「故障」,讓某些音發不出來,最後變成口吃。
由於這類生理性失調常發生在孩子開始學說話的階段,因此常讓人誤把口吃和能力差或智商低劃上等號。
基於最新研究,德雷納表示:「口吃不是一種社交功能障礙,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理疾病。」
口吃基因與兩種嚴重的新陳代謝疾病息息相關,分別是黏脂質症II型和黏脂質症III型,會造成細胞內醣類和脂肪體聚積,導致骨骼發育異常以及嚴重學習障礙。
其中黏脂質症II型患者會失去說話能力。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2/4/2mtl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