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攢竹】
拼音
zǎnzhú
英文參考
bl2;tsuanchu攢竹,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別名眉頭、眉本、員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員柱。
屬足太陽膀胱經。
在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布有額神經內側支和額動、靜脈。
主治頭痛,目眩,目翳,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近視,眼瞼瞤動,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結膜炎,面神經麻痹等。
沿皮刺0.5-1寸,或點刺出血。
定位
在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取法
正坐仰靠或仰臥位,在眉毛內側端,眶上切跡處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枕額肌、眼輪匝肌。
有額動、靜脈。
分布著額神經內側支。
皮膚由額神經的滑車上神經支配。
皮下組織內有眶上動、靜脈的分支。
枕額肌的額腹和眼輪匝肌的眶部肌纖維互相移行。
以上諸肌均屬表情肌,由面神經的顳支支配。
動脈來自眼動脈的終支額動脈。
功用
清熱明目,祛風通絡。
主治病癥
1.五官科系統疾病:近視眼,淚囊炎,視力減退,急性結膜炎,眼肌痙攣;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頭痛,眶上神經痛,面神經麻痹,膈肌痙攣;
3.其它:腰背肌扭傷。
刺灸法
刺法:1.向下斜刺0.3~0.5寸以治療目疾;
2.平刺0.5~1寸透魚腰穴,治療頭痛,面癱,局部酸痛。
本穴禁灸。
配伍
配風池、合谷,有祛風清熱鎮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流淚。
配列缺、頰車,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面癱,面肌痙攣。
文獻摘要
《甲乙經》:頭風痛,鼻鼽衄,攢竹主之。
《銅人》:治眼中赤痛及瞼瞤動。
《大成》:治淚出目眩,瞳子癢。
研究進展
呃逆指壓或針刺攢竹,治療85例,有很好療效。
眶上神經痛電針攢竹,治療46例,有較好療效。
痔瘡術后疼痛針刺治療75例,有很好療效。
腰背痛、腰扭傷據報道針攢竹為主,治療453例,有很好療效。
眼肌無力據報道針攢竹等,治療365例,有很好療效。
急性結膜炎據報道攢竹配太陽放血,治療253例,有較好療效。
視神經萎縮據報道取攢竹等,治療53例,69只眼,有較好療效。
跟蹤1年,視力未再下降。
眼瞼痙攣據報道取攢竹透魚腰,有較好療效。
據報道針刺攢竹穴,可使心率減慢。
據報道針刺攢竹,對眼部及內臟手術均有良好針麻效應。
引用:http://big5.wiki8.com/zanzhu_6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