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皮部】
拼音
píbù
六經皮部
全身體表皮膚按十二經脈分布劃分的十二個部區。
《素問·皮部論》:“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按手足同名經相合,則稱六經皮部。
六經皮部各有專名:太陽皮部稱關樞,陽明皮部稱害蜚,少陽皮部稱樞持,太陰皮部稱關蟄,少陰皮部稱樞儒,厥陰皮部稱害肩。
詳各該條。
皮部的概念皮部,是皮膚按經絡所屬分區。
十二經脈及其絡脈的分布部位劃分為十二皮部。
這是經絡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的部位,也是皮膚—絡脈—經脈—臟腑各層次的最外部位。
《素問·皮部論》說:“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又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
經脈呈線狀分布,絡脈呈網狀分布,皮部是面的劃分。
十二皮部,手足上下相合稱為六經皮部。
體內的疾病,通過經絡可反映到皮部;
外部的病邪或治療方法,則可從皮部影響經絡及臟腑,因而外部診察法(外診法)和外部治療法(外治法)與皮部關系最大。
六經皮部與診治皮部的診察和治療主要從衛氣和絡脈著眼。
皮部診察法:又稱診絡法,主要是審察皮膚和絡脈的顏色變化,屬中醫學色診的一項內容。
《素問·皮部論》說:“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
近代在皮部色診的基礎上,又有觀察皮膚上的丘疹(主要在背部),檢查皮下的硬結反應,皮膚的感覺差異和導電量變化等,作為診斷的一種方法,這是皮部外診法的發展。
皮部治療法:包括各種淺刺法以及非針刺的多種外治法。
《靈樞·官針》以刺皮為主的刺法就有半刺和毛刺等,近代應用的皮膚針是它的發展。
皮膚針的叩刺和腕踝針的沿皮刺,都結合皮部的分區應用。
再如皮內針法、挑刺法、敷貼法、溫灸法以及刺絡撥罐等法的應用,都是基于同一原理。
皮部的分區為刺灸法的應用擴大了范圍。
六經皮部與辨證《素問·皮部論》說:“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
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
意指從皮、脈、筋、骨的不同部位分析疾病的特點及發展變化。
皮的分部,既要區分左右、上下和陰陽的不同,還要分析疾病的發展過程(始終)。
這樣六經皮部所屬病癥不單純是從部位來分,還結合疾病的性質和發展過程,故《內經》對六經分證的排列一般都按規定次序: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張仲景《傷寒論》繼承這一理論,對分經辨證作了具體運用和發揮。
后世注家已注意到《傷寒論》的六經不是指經絡一線,而是指的“部屬方位”。
六經皮部的命名包含有氣機變化的深意,其中意義可結合六經病證的特點去理解,從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的對比關系去分析。
見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
柯韻伯《傷寒論翼》更明確提出:“《皮部論》云,皮有分部……,此仲景創立六經部位之原”,并說:“仲景之六經是分六區,地面所該者廣。
雖以脈為經絡,而不專在經絡上立說。
凡風寒濕熱、內傷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熱,或虛或實,無乎不包”。
意指以六經皮部來概括表里、寒熱、虛實各證,作為辨證施治的綱領。
六經皮部示意圖太陽皮部“關樞”太陽是三陽之“關”,主一身之表,統營衛而應皮毛,是衛外屏障,為諸經之藩籬,所屬皮部稱“關樞”。
陽氣衛外而為固,外邪侵犯人體,太陽經首先受病。
《靈樞·百病始生》說:“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發入……”外邪束表,正氣向外抗邪,于是出現惡寒發熱,故脈應之為浮。
足太陽經脈從頭走足,行于人體的背部,衛氣郁阻,經絡之氣不暢,則頭項強痛;
外邪初襲,衛陽被遏,則見惡寒;
正氣抗邪,邪正交爭,則出現發熱。
這些癥狀都是太陽病的病理反映,因病位在表,故稱為表證。
由于感邪的不同和體質的差異,所以同是太陽病,又有惡風、發熱、自汗出、脈浮緩,以及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脈浮緊等不同證候。
因腠理皮毛之關樞失調,邪氣因入,故善治者治皮毛,治療當以解表。
陽明皮部“害蜚”陽明為陽氣亢盛,是三陽之“闔”。
多氣多血,氣血旺盛,為五臟六腑之海。
所屬皮部稱“害蜚”,蜚即陽氣飛揚的意思。
外感病過程中,陽明病是陽氣偏亢,邪熱最盛的階段。
邪熱入里,癥見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等,為陽明熱證。
邪熱亢盛,內傳與腸中糟粕相搏,燥熱實積結聚腸腑為陽明腑證。
《傷寒論》說:“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里熱實證聚合到陽明,闔病的癥狀表現如柯韻伯所說:“陽明為闔,故陽明必以闔病為主,不大便因闔也,不小便亦闔也,不能食,食難用飽,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闔也。
自汗盜汗表開而里闔也,反無汗內外皆闔也”。
治療當以清下實熱,保存津液為主。
少陽皮部“樞持”少陽是三陽之“樞”,外鄰太陽,內接陽明,介于太陽陽明之間,職司升降和運轉,可出可入如樞機,所屬皮部稱“樞持”。
少陽病大多見于太陽轉陽明的過渡階段,其病變屬半表半里證,病機為樞機不利,表現為“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癥,治宜和解樞機。
太陰皮部“關蟄”太陰是三陰之“關”,亦為病邪出入門戶,寒邪直中,太陰先傷,病從口入,直侵太陰。
太陰脾土,喜溫惡濕。
邪犯太陰,則邪多從寒濕而化。
其所屬的皮部稱“關蟄”,蟄即陰盛陽伏的意思。
《傷寒論》說:“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這些都是太陰病里虛寒證的主要特征,治療以溫中祛寒,健脾燥濕為主。
少陰皮部“樞儒”少陰是三陰之“樞”,所屬皮部稱“樞儒”,與少陽相對,柯韻伯因解釋作“陰樞”。
少陰包括手少陰心、足少陰腎。
心屬火,主血脈,又藏神明,為一身之大主;
腎屬水,主藏精,內寄元陰元陽,為先天之本。
正常情況下,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相互制約,生化不息,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少陰為陰樞,病在少陰,由于致病因素和體質的不同,其病變不但有從陰化寒的寒化證,如《傷寒論》說:“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還有從陽化熱的熱化證,病機主要是陰虛陽亢,腎陰虛于下,心火亢于上,心神不寧,故見心煩不得臥,以及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邪熱傷陰的證候。
少陰寒化證治宜溫經回陽,少陰熱化證宜育陰清熱。
厥陰皮部“害肩”厥陰是三陰之“闔”,兩陰交盡謂之厥陰,即太陰少陰病發展到盡頭即成厥陰病,是六經病證傳變的最后階段。
其所屬的皮部稱“害肩”,肩是經受的意思。
根據陰陽消長的規律,陰盡則陽生,故病情演變多趨極端。
厥陰病證候以寒熱錯雜證為多。
《傷寒論》說:“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病邪深入厥陰,肝木乘土,陰陽錯亂,失卻正常的調節功能,或為上熱下寒的寒熱錯雜證。
但病至厥陰,邪正交爭,陰極陽復,正邪互勝,則可見厥熱交替的厥熱勝復證,又稱陰陽勝復證。
這是厥陰病病機的又一特點。
臨床上往往厥熱交替,陰邪勝則厥冷,陽氣復則發熱。
上熱下寒證,治以清上溫下。
寒厥治療宜溫,宜補;
熱厥治療宜清,宜下。
六經皮部與關、闔、樞表
經穴別名皮部
出《針灸甲乙經》。
即承扶。
見該條。
引用:http://big5.wiki8.com/pibu_1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