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灸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1 11:5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灸法

 

拼音

 

jiǔfǎ

 

英文參考

 

moxibustion

 

概述

 

灸法針灸療法之一,是以艾為主要施灸材料,點燃后在體表穴位或病變部燒灼、溫熨,借其溫熱、藥物的刺激作用治療疾病的方法。

 

灸法,古稱灸焫(音若,同爇)。

 

灸法治病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說文解字》說:“灸,灼也,從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說明灸療就是燒灼的意思。

 

《靈樞》指出:“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醫學入門》說:“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火所治之”。

 

可見灸療的應用范圍很廣。

 

灸法具有溫陽起陷,行氣活血的作用,多用于陽氣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

 

近代對灸法的應用分類大體為:艾炷灸(著膚灸、間隔灸)、艾條灸、溫灸器灸、電熱灸、敷藥灸(藥物發泡灸)等。

 

[1]灸法是應用艾葉制成的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穴位上燒灼溫熨,利用烤灸的熱力透入肌膚,起到溫和氣血,扶正祛邪,調整內臟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可補針藥之不足。

 

清代吳亦鼎《神灸經論》載:“夫灸取于人,以火性熱而至速,體柔而用剛,能消陰翳,走而不守,善入臟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說明用艾葉作灸料,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回陽救逆及防病養生保健的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有溫養細胞,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旺盛循環,增加抗體,改變血液成分,調整組織器官的平衡功能。

 

由于該療法具有特殊的療效,故近代應用極其廣泛。

 

艾灸艾炷灸艾炷灸是將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

 

用艾絨捏成上尖底平的圓錐形小體,安放在穴位上,點燃其尖端以施灸,每燃燒1枚艾炷即為1壯。

 

施灸的壯數多少,可根據疾病的性質、病情的輕重、體質的強弱而定。

 

將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稱艾炷直接灸。

 

根據灸后有無燒傷化膿,艾炷直接灸又可分為化膿灸和非化膿灸。

 

直接灸直接灸又叫著膚灸、明灸。

 

是將灸炷直接放置在皮膚穴位上施灸,按其對皮膚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灸兩種。

 

(1)瘢痕灸又稱化膿灸。

 

是將艾絨制成麥粒大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使局部皮膚灼傷后起泡化膿,成為灸瘡,愈合留有瘢痕。

 

體位的選擇和點穴因灸治要安放艾炷且時間較長,故要求體位舒適、平正,并正確點穴。

 

艾炷的按放和點火按要求備置艾炷,艾絨中可加芳香性藥末,如丁香、肉桂等,以利于熱力的滲透。

 

然后在施灸的穴位上涂敷少量的大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加對皮膚的粘附和刺激作用。

 

艾炷安置后用線香點燃其尖端,當艾炷燒至皮膚有灼痛感,醫生可在穴位周圍用手拍打,以緩解疼痛。

 

灸完一壯后,用棉球蘸水抹凈艾灰,再依法續灸,一般灸7~9壯。

 

敷貼藥膏灸畢,于灸穴處敷貼藥膏,加以封護。

 

封護灸瘡以免衣物摩擦,并促使潰爛化膿。

 

每日1次,1~2星期,膿水多時每日2次。

 

膿水漸少,最后灸瘡結痂脫落,局部留有瘢痕。

 

此法適用于哮喘、瘰疬、慢性胃腸病和體質虛弱等病癥,對高血壓患者有預防中風的作用。

 

常人施以灸法,還有較好的防病健身作用。

 

(2)無瘢痕灸又稱非化膿灸。

 

是用艾絨制成麥粒大小的艾炷,置于穴位或病變部位上施灸,以患者稍感灼痛為度,施灸后皮膚不起泡或起泡后不致誘發成灸瘡,灸后不遺留瘢痕。

 

將艾絨制成麥粒大小艾炷。

 

在施灸穴位上涂少量凡士林,使艾炷固定粘附于穴位上,點燃艾炷。

 

當艾炷燃燒2/3時,患者稍覺有灼痛時,將艾炷取下,更換艾炷續灸。

 

以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為度,可連續灸3。

 

7壯,灸后不用膏藥敷貼。

 

此法適用于虛寒輕證、網球肘、陽痿、痛經和小兒發育不良等。

 

間接灸間接灸施灸時在艾炷與穴位之間墊一隔物,將艾炷點燃施灸。

 

施灸時既發揮艾灸的作用,又發揮藥物的功能,因而具有特殊的療效。

 

可分多種灸法,茲介紹如下。

 

(1)隔鹽灸是用食鹽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用于臍窩部。

 

將純凈干燥的食鹽填平臍孔,上置大艾炷施灸。

 

當患者感到溫燙時,將大艾炷剩余部分去掉,換炷不換鹽,以感到溫熱舒適為度,可灸3~9壯。

 

此法有回陽救逆,固脫的作用。

 

適用于急性腹痛、吐瀉、痢疾、四肢厥冷、中風脫證等。

 

(2)隔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

 

將鮮生姜切成厚約0.5厘米的薄片,在中心處用針穿刺數孔,以便熱力傳導。

 

將姜片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置于姜片上,點燃施灸。

 

當患者感覺溫熱,局部皮膚汗濕紅暈時,可換艾炷再灸,不換姜片,灸3~7壯。

 

如初灸l~2壯時,自覺灼痛,可將姜片略向上提起,然后放下,此種灼痛非真熱,是藥性刺激所致,故必須以小艾炷灸之,如灼痛不可忍耐,可移動姜片,然后再灸之。

 

此法適用于一切虛寒病證、腸胃證候和虛弱證證,尤其對嘔吐、泄瀉、腹痛、遺精、早泄、痛經等有較好的療效。

 

能起到解表散堅,溫中止嘔,補腎治泄作用。

 

(3)隔蒜灸是用蒜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

 

將新鮮的獨頭紫皮大蒜切成0.1~0.3厘米厚的薄片,或將大蒜搗成泥狀制成薄餅,置于穴位或患處的頂端,艾炷置蒜上灸。

 

對癰、疽瘡、癤等施灸的程度,不知痛者灸至知痛為止,知痛者灸至不知痛為度。

 

每穴一次須灸足5~7壯,以灸處泛紅即可.每日或隔日1次。

 

此法多用于治療慢性腫瘍、瘡、癰、肺癆、腹中積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起到清熱解毒,消腫發散,活血化瘀,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

 

(4)隔蔥灸是用蔥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

 

將蔥白切成厚0.3~0.5厘米數片,或將蔥白搗爛如泥,平敷于臍中及四周.或敷于患處,上置大艾炷數個施灸。

 

灸5~10壯,以患者自覺溫熱不灼痛為度。

 

此法適用于虛脫、腹痛、尿閉、疝氣及乳痛等。

 

(5)隔芹菜根灸是用芹菜根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

 

取鮮芹菜根1枚,去須根,洗凈,切成貳分硬幣大小,厚約0.2厘米的薄片,上置中、小艾炷交替施灸,每穴每次灸3~5壯。

 

此法適用于陰虛引起的手足煩熱,肺癆引起的骨蒸勞熱,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眩暈、高血壓及高脂血癥等。

 

(6)隔藥餅灸是用藥餅作隔墊物施灸的一種灸法。

 

分有附子餅灸、豆豉餅灸、葶藶餅灸、巴豆餅灸、香附餅灸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附子餅灸和豆豉餅灸。

 

附子辛溫大熱,有溫腎壯陽,祛腐生肌作用,故適宜治療各種陽虛病癥,如陽痿、早泄、遺精、癰疽初起、瘡瘍久潰不愈等。

 

豆豉餅灸對癰疽發熱、頑瘡、惡瘡腫硬不潰或潰后久不收斂、瘡色暗者最為有效,有散泄毒邪的作用。

 

艾卷灸/艾條灸是用質地柔軟、疏松而又堅韌的桑皮紙把艾絨裹起來,卷成直徑約1.5厘米的圓柱形,越緊越好,卷緊后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

 

稱為艾條灸。

 

將艾條點燃一端后在施灸部位(穴位)重灸即可。

 

1.艾條灸可分為溫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種。

 

(1)溫和灸將艾條燃著的一端靠近穴位熏灼,距皮膚2~3厘米,以患者有溫熱舒適為度,可固定不移,每處灸5~10分鐘,至皮膚稍有紅暈。

 

此法有溫通經脈,散寒祛邪作用。

 

適用于慢性病、風寒濕痹等病癥。

 

(2)回旋灸又稱熨熱灸。

 

將點燃的艾條懸于施灸的部位平行往復回旋移動,使皮膚有溫熱感,距皮膚2~3厘米,灸20~30分鐘。

 

適用于病變面積較大的風濕痛、神經性麻痹及皮膚病等。

 

(3)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于施灸部位上約3厘米高處,對著穴位,像小鳥雀啄米樣,一起一落,忽近忽遠地灸,每處灸5分鐘。

 

此法有溫陽起陷作用。

 

適用于灸治急性病、兒童疾患、胎位不正、無乳等病證。

 

2.雷火針灸又稱“雷火神針”。

 

是用藥物加上艾絨制成的艾條點燃后按壓熨于穴位。

 

雷火針首見于《本草綱目》卷六、神針火灸。

 

制法艾絨60克,沉香、木香、乳香、茵陳、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許,共研細末,和勻。

 

取桑皮紙1張,寬約30厘米,攤平。

 

先取艾絨24克平鋪在紙上,取藥末6克均勻摻在艾絨里,卷緊,用雞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紙一層,兩頭余空約3厘米,捻緊即成,陰干勿令泄氣。

 

最好置備2支以便交替使用。

 

用法點燃藥條一端,在施灸的穴位上覆蓋lO層棉紙或5~7層棉布,將艾火隔著紙或布緊按在穴位上,使溫熱之藥氣,透入穴位深部。

 

如患者感覺過燙,可將艾條稍提起,待熱減再灸,如此反復,每穴按灸10次,每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

 

此法以芳香走竄的藥物作藥引,有祛風散寒,利濕通絡的作用。

 

多用于風寒濕痹、痿證、腹痛、泄瀉等病癥。

 

3.太乙針灸又稱“太乙神針”。

 

是應用藥物艾條施灸。

 

在雷火針的基礎上改變藥物處方而成。

 

制法艾絨90克,硫黃6克,麝香、乳香、沒藥、松香、桂枝、杜仲、枳殼、皂角刺、細辛、川芎、獨活、穿山甲、雄黃、白芷、全蝎各3克。

 

用法施灸方法與“雷火針灸”同。

 

此法可消散瘀血,再生新血,祛除寒邪,緩解病痛。

 

適應證廣泛,尤其對風寒濕痹、頑麻、痿證及半身不遂等病癥療效較好。

 

溫針灸溫針灸是留針時在針柄著艾施灸的針法。

 

艾絨燃燒時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發揮針與灸的協同作用,適用于既需針刺留針,又需施灸的疾病。

 

方法:針刺得氣后,留針于適當深度,針柄上穿置長約1.5cm的艾卷點燃施灸;

 

或在針尾搓捏少許艾絨點燃,直待燃盡,除去灰燼,再將針取出。

 

注意事項:治療時患者勿移動體位,并在施灸下方墊一紙片,以防艾火掉落灼傷皮膚或燒傷衣物。

 

溫灸器灸溫灸器灸是采用特制溫灸器施灸的方法,又名溫灸法,實為熨法的一種。

 

溫灸器是特制的金屬灸器,又名“灸療器”,制樣很多,結構大致相同。

 

筒壁安有長柄,底部及筒壁有數十個小孔,上部有蓋,可隨時取下。

 

內部有一小筒,用于裝置艾絨和藥物。

 

非艾灸燈火灸燈火灸是用燈心草蘸油點燃后在施術部位焠燙的方法,又稱燈草焠、爆燈火,是民間沿用已久的簡便療法。

 

方法:取長約10~15cm燈芯(燈草)或紙繩1~2根,蘸麻油少許(約浸入3~4cm)點燃,快速對準穴位點灸,當聽到“叭”的一聲時迅速舒開。

 

如無此聲,當即重復一次。

 

以灸后皮膚微黃(偶起小泡)為宜。

 

適應癥:疏風解表、行氣化痰,主要用于治療小兒驚風、痄腮、消化不良、瘧疾、胃痛等癥。

 

桑枝灸桑枝灸是以桑木作灸材施灸的方法。

 

方法:選用新桑木(或桑枝)長21cm,劈指大,點燃,吹熄火焰,以火頭灸患處,火盡再換。

 

適應癥:溫陽祛寒、拔毒止痛、去腐生肌作用,主治一切瘡瘍腫毒、瘰疬、流注、臁瘡。

 

未潰者拔毒止痛,已潰者補接陽氣,去腐生肌。

 

黃蠟灸概述:將黃蠟烤熱用以施灸的方法,載于《醫宗金鑒》。

 

方法:以濕面粉沿癰腫圍成一圈,高約3cm;

 

圈外圍布數層,圈內鋪蠟屑10~13mm厚;

 

以銅杓盛炭火在蠟上烘烤,使受熱熔化;

 

蠟涼凝結后,再添蠟屑烘灸,以添到周圍滿為度。

 

灸完噴冷水少許于蠟上,候冷起蠟。

 

適應癥:拔毒消腫,主治癰疽、疔瘡外證,關節痠痛等亦可應用本法。

 

藥錠灸藥錠灸又名藥片灸,是用多種藥物研末與硫磺溶化制成藥錠點燃施灸的方法。

 

因藥片組成成分不同,施灸部位不同,適應癥也各異,文獻記載有香硫餅灸、陽燧錠灸、陽燧灸、硫朱灸等。

 

香硫餅灸出處:《種福堂公選良方》卷二。

 

制作:麝香6g,辰砂12g,硼砂6g,細辛12g,俱為細末;

 

角刺6g,川烏尖,二味用黃油半斤煮開為末;

 

硫黃192g。

 

硫黃、角刺、川烏入銅杓內,火上化開,再入其它藥末攪勻,候冷打碎成黃豆大。

 

用法:捏干面餅置患處,置藥一塊于面餅上,以火點燃,連灸三火。

 

適應癥:治寒濕氣。

 

陽燧錠灸出處:《針灸逢源》,《理瀹駢文》載有制法。

 

制作:硫黃45g,銅勺化開,依次入川烏、草烏、蟾蜍、朱砂等細末各3g,僵蠶1條(研細末),冰片、麝香0.6g,攪勻傾入磁盒內蕩轉成片。

 

用法:取一片置于穴位上,點燃,灸后穴上起一水泡。

 

適應癥:風濕痹痛、關節扭傷、手足攣急等。

 

陽燧灸“陽燧”,古時用銅質制成的凹面鏡,用以聚集日光點燃艾炷施灸。

 

現代很少使用。

 

《本草綱目》說:“陽燧;

 

火鏡也,以銅鑄成,其面凹,摩熱向日,以艾承之則得火”,“凡灸艾火者,宜用陽燧,火珠承日,取太陽真火。”

 

硫朱灸出處:硫朱灸又稱香砂灸。

 

《本草綱目拾遺》卷二載有制法。

 

制作:真麝香3g,劈砂水飛6g,好硫黃9g,各研極細。

 

先將硫黃化開,次入麝、砂二味,離火拌勻,在光石上攤作薄片,切如米粞樣小塊,貯瓶勿泄氣。

 

又法加樟腦4.5g,如前制成硫末備用。

 

近代有以制硫黃18g,朱砂細粉15g制成灸錠。

 

用法:取藥置患處,點燃,候火滅,連灰覆蓋于患處。

 

每月一粒,年老體弱及兒童半粒。

 

適應癥:風寒濕痹、傷痛、脘腹寒痛等。

 

藥捻灸概述:藥捻灸是用棉紙裹藥制成藥捻施灸的方法。

 

方法:用棉紙緊裹藥末捻成細條,剪成小段,貼于穴位上施灸。

 

適應癥:風痹、瘰疬、水脹、膈氣、胃氣。

 

電熱灸概述:電熱灸是利用電能發熱以代替艾炷施灸的方法。

 

方法:將特制的電灸器接通電流,達到一定溫度后,在選定部位上點灸或來回熨灸。

 

適應癥:適用于風濕痹痛等癥。

 

灸用材料

 

灸用材料古今均以艾為主,如用艾葉制成的艾制品艾條、艾炷等。

 

針對不同病癥有時也采用其他材料施灸,如用可以燃燒的燈心草、黃蠟、桑枝、硫磺、桃枝或其他藥物制成的藥錠、藥捻。

 

用有一定刺激性的藥物如毛茛、斑蝥、旱蓮草、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貼敷穴位,也能產生灸治效果。

 

艾炷艾炷:以艾炷灸施灸時,所燃燒的錐形艾團稱為艾炷。

 

每燃盡一個艾炷稱為一壯。

 

根據臨床需要,艾炷大小常分為三種規格。

 

小炷:麥粒大,可直接放于穴位燃燒(即直接灸)。

 

中炷:如半截棗核大,炷高1cm,炷底直徑約0.8cm,炷重約0.1g,可燃燒3~5min,一般臨床常用中型艾炷。

 

大炷:如半截橄欖大,常用于間接灸(即隔物灸)。

 

其他灸材臨床上除用艾作為施灸材料外,還有其他一些物質可作為灸材,分火熱類和非火熱類兩類。

 

非火熱類采用藥物貼敷于穴位上,通過藥物的刺激作用產生灸治效果,又稱藥物貼敷法。

 

火熱類灸材燈心草:中藥名,別名燈心,燈草,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莖髓,我國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甘、淡,微寒,入心、小腸經。

 

清心,利尿。

 

因其可用以點油燈而得名,是燈火灸的材料。

 

黃蠟:中藥名,即蜂蠟之黃色者,又名黃占。

 

是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分泌的蠟質,經精制而成。

 

性味甘、淡、平。

 

收澀,生肌、止痛,解毒。

 

是黃蠟灸的材料。

 

桑枝:中藥名,別名桑條,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

 

性味苦,平,入肝經。

 

祛風濕,通經絡,利小便,降血壓。

 

是桑枝灸的材料。

 

硫磺:為天然硫磺礦或含硫礦物的提煉品。

 

性味溫、酸。

 

將本品放于瘡面上點燃可灸疥癬、頑癬及陰疽腫毒等,即硫磺灸。

 

桃枝: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味苦,用燃著的桃枝施灸可治"心腹冷痛,風寒濕痹,跗骨陰疽"等,即桃枝灸。

 

藥錠:以多種藥物研末與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藥錠(藥片)施灸。

 

藥捻:以多種藥物粉末制成藥捻施灸。

 

非火熱類灸材毛茛:別名野芹菜、起泡菜、老虎腳爪草,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性味辛,溫,有毒。

 

能退黃,截瘧,平喘。

 

鮮品搗爛后,可敷于穴位作毛茛灸。

 

斑蝥: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干燥全體,產于河南、廣西、安徽、四川、江蘇等地。

 

性味辛,寒,有大毒,入大腸、小腸、肝、腎經,攻毒逐瘀。

 

本品含斑蝥素,對皮膚、粘膜有發赤、起泡作用。

 

可作斑蝥灸。

 

旱蓮草:又名墨旱蓮,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產于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地,性味甘、酸、涼,入肝、腎經。

 

涼血止血,補益肝腎。

 

鮮品搗爛或曬干研末,可作旱蓮灸。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產于安徽、河南、山東、四川、河北,陜西、山西等地。

 

性味辛、溫,入肺、胃經。

 

利氣豁痰,溫胃散寒,通經止痛,散結消腫。

 

所含的芥子甙水解后,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作用,研末可作灸材。

 

甘遂: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產于陜西、甘肅、山東、河南等地。

 

性味苦,寒,有毒,入脾、肺、腎經。

 

瀉水飲,破積聚,通二便。

 

研末可作灸材。

 

蓖麻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種子,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性味甘、辛、平,有毒,入大腸、肺經。

 

消腫、排膿,拔毒、潤腸通便。

 

亦可作灸材。

 

灸感

 

灸感指施用灸療時患者的自我感覺。

 

灸法主要靠直接或間接地在體表施以適當溫熱刺激治病防病,除瘢痕灸外,一般為灸處皮膚及皮下溫熱或微有灼痛,溫熱刺激可直達深部,經久不消,或可出現循經感傳現象。

 

灸法補瀉

 

補瀉原則虛則補之:溫經散寒、溫陽補虛、回陽救逆(如溫和灸、溫針灸、化膿灸,隔藥物灸等)。

 

實則瀉之:軟堅散結、消瘀排膿(如直接灸、雀啄灸、黃蠟灸、桑枝灸等)。

 

應用還須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結合灸治部位、穴位性能、體質和年齡等靈活運用。

 

灸法主治作用

 

疏風解表,溫散寒邪:可用于風寒表證,寒邪為患,或偏于陽虛者。

 

溫通經絡,活血逐痹:可用于風寒濕邪所致痹證。

 

回陽固脫,升陽舉陷:陽氣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為寒、為厥,甚則欲脫。

 

陽虛暴脫,灸之有回陽固脫作用。

 

可用于陽氣虛脫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證,及陽氣不固的遺尿、脫肛、陰挺等證。

 

消瘀散結,拔毒泄熱:灸法能溫調氣機,使營衛和暢,故可用于乳癰初起、瘰疬、寒性癤腫未化膿者。

 

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灸療可以激發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延年益壽。

 

如俗語說:“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灸法適應范圍

 

寒凝血滯,經絡痹阻:風寒濕痹、痛經、經閉、寒疝、腹痛。

 

外感風寒:表證。

 

中焦虛寒:嘔吐、泄瀉。

 

脾腎陽虛:久泄、久痢、遺尿、遺精、陽萎、早泄。

 

陽氣虛脫: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

 

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內臟脫垂、陰挺、脫肛、崩漏日久不愈。

 

外科疾患:瘡瘍初起,癤腫未化膿者,瘰疬及瘡瘍潰久不愈。

 

陰虛熱證:肺結核,痄腮(燈火灸),喉痹(直接灸角孫、內關),鼻衄(灸少商)。

 

養生應用

 

1.感冒灸法對風寒感冒,有疏風散寒,調和營衛,解表宣肺之功效。

 

取督脈、足太陽、陽明經腧穴,如風池、風門、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用艾條溫和灸,每穴再次灸10~15分鐘,每日l~2次;

 

或艾炷隔姜灸,每次2~4穴,每穴灸5~7壯,每日1次。

 

在本病流行季節,每日灸風門或足三里,有預防作用。

 

2.咳嗽灸法可健脾燥濕,理氣化痰。

 

取背俞穴及任脈、督脈、太陽經腧穴,如肺俞、膏肓、天突、風門、云門、膻中、太淵、豐隆等。

 

用溫和灸、艾炷灸或隔姜灸均可,每日1次,5~7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7日。

 

3.哮喘灸法可健脾益氣,培土生金,平喘降逆。

 

取背俞和任脈、督脈、陽明經腧穴,如肺俞、定喘、天突、風門、氣海、脾俞、。

 

腎俞、太淵、太溪、足三里等。

 

每日1次,5~7次為1個療程。

 

4.中風灸法可益氣固脫,回陽救逆;

 

或開竅熄風,調暢氣血;

 

或散風祛邪,通經活絡。

 

取督脈、任脈、陽明經及少陰經腧穴,如百會、太沖、神闕、關元、氣海、人中、風池、足三里、豐隆等。

 

可用艾灸,各3壯。

 

預防中風,用艾炷瘢痕灸,取足三里或絕骨;

 

或用艾條溫和灸,取足三里、關元、氣海、百會、涌泉。

 

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5.胃痛灸法可調中和胃,理氣消食。

 

取任脈、足陽明經、背俞穴,如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梁門、胃俞、脾俞、商丘等。

 

每日用溫針法,或輕刺激,針后再配合藥艾條灸。

 

6.腹痛灸法可溫中健脾,消食化滯。

 

取背俞穴、任脈、足陽明經穴,如中脘、神闕、天樞、關元、脾俞、胃俞等。

 

7.泄瀉灸治可溫中散寒,清熱利濕,疏肝健脾,消食導滯及溫補脾胃。

 

取俞募穴、任脈、陽明經、太陽經腧穴,如天樞、中脘、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脾俞、章門、腎俞、大橫、神闕等。

 

8.癃閉灸治可清濕熱,利水道,補腎溫陽通竅。

 

取俞募穴、任脈、太陰經和太陽經腧穴,如腎俞、三焦俞、中極、膀胱俞、三陰交、神闕、委陽、關元等。

 

9.腰痛灸治可祛寒通經活絡。

 

取足太陽、督脈經穴,如腎俞、腰陽關、委中、昆侖、人中、命門、志室、太溪等。

 

10.陽痿灸治可溫補腎陽。

 

取任脈、督脈和太陽經穴,如腎俞、命門、關元、中極、三陰交、氣海、然谷等。

 

11.痹證灸治可祛風利濕散寒,泄熱通經,調和氣血。

 

取病變相應經脈腧穴。

 

如曲池、陽陵泉、腰陽關、環跳、大椎、風市、昆侖、肩髃、陽池、外關、懸鐘、犢鼻、足三里、解溪等。

 

12.肩凝癥灸治可祛風散寒利濕,活血通絡止痛。

 

取陽明、少陽、太陽經腧穴,如阿是穴、肩髃、肩髎、秉風、尺澤、風池、曲池、養老等。

 

13.頸椎綜合征灸治可祛風散寒,活血祛瘀。

 

多取督脈及病變局部腧穴,如阿是穴、大椎、風池、肩髃、尺澤、大杼、后溪等。

 

14.坐骨神經痛灸治可溫經通絡,祛風散寒利濕。

 

取足三陰經和腰骶腧穴,如阿是穴(病變壓痛點)、八髎、秩邊、風市、陽陵泉、足三里、昆侖。

 

15.痔瘡灸治以清腸通絡,活血化瘀為主。

 

取督脈、足太陽和手陽明經腧穴,如長強、命門、脊中、次髎、奇穴(十四椎下旁開1寸一多灸)、承山等。

 

16.瘰疬灸治可疏肝解郁,化痰散結。

 

取病變局部和少陽、陽明經腧穴,如阿是穴、肘尖、天井、足臨泣、手三里、天牖、百勞等。

 

以上各穴輪流施灸,每穴5—7壯,用小艾炷直接灸。

 

瘰疬局部可用隔蒜灸。

 

17.濕疹灸治可清熱利濕,養血祛風。

 

取病變局部及陽明、太陰經腧穴,如阿是穴、曲池、風市、膈俞、血海、百蟲窩等。

 

可用艾卷溫和灸。

 

18.痛經灸治可溫經散寒,調補沖任。

 

選任脈、督脈、足太陰、足少陰經穴,如內庭、中極、歸來、氣海、血海、次謬、水道、三陰交、地機等。

 

艾條灸,每穴10~20分鐘。

 

19.胎位不正灸治本病以舒氣導滯為主。

 

取足太陽經和手足太陰經腧穴,如至陰、三陰交、合谷。

 

用艾卷溫和灸雙側至陰,艾火距穴位約半寸,以不產生灼痛為度,每次10~15分鐘,每日1次,連續4次為1個療程。

 

加.小兒遺尿癥灸治可溫腎固攝,補中益氣。

 

取任脈、足太陽經、足三陰經穴。

 

如大敦、陰陵泉、橫骨、三陰交、膀胱俞、氣海、腎俞、命門、關元、中極等。

 

21.小兒營養不良灸治可消食導滯,健脾和胃或益氣養血。

 

取足陽明經、足太陰經、任脈及俞穴、募穴,如章門、囟會、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商丘、長強等。

 

22.牙痛灸治可疏風清熱,益陰降火。

 

取陽明經、足少陰經腧穴,如合谷、承漿、頰車、內庭、列缺、魚際、太溪、陰谷、曲池等。

 

用艾炷隔蒜灸,治療牙痛效較顯。

 

注意事項

 

1.施灸前根據病情選好穴位或施灸部位,并采取固定舒適,且能堅持較長時間的體位。

 

2.施灸時要注意避免燃燒后的殘灰掉落在皮膚上而導致燙傷,用過的艾條應放在小口瓶內悶熄。

 

3.在灸瘡化膿時應保持局部清潔,并用敷料保護灸瘡,以防感染。

 

4.顏面五官、陰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部不宜用本療法。

 

5.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者,不用本療法。

 

6.對于局部感覺遲鈍的患者,應謹慎,防止施灸熱力過強而致皮膚燙傷。

 

按語

 

艾灸養生保健療法能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此法簡便有效,尤其有溫陽散寒,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

 

可作為中老年保健灸及虛寒證患者首選的自我養生方法。

 

參考資料^傅莉萍."灸治療法".相關文獻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ufa_1310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5 08:50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