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豐隆】
拼音
fēnglóng
英文參考
fenglong(ST40)
概述
豐隆,經穴名。
出《靈樞·經脈》。
屬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絡穴。
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布有腓淺神經及脛前動、靜脈分支。
主治頭痛眩暈,咳嗽多痰,氣喘,胸痛,癲狂,癇癥,下肢浮腫,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壓等。
直刺1-1.5寸。
艾炷灸3-7壯;
或艾條灸5-15分鐘。
標準定位
豐隆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取法
正坐屈膝或仰臥位,在條口穴后方1橫指取穴,約當犢鼻與解溪的中點處。
穴位解剖
豐隆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趾長伸肌、腓骨長肌、腓骨短肌。
有脛前動、靜脈分支。
分布著腓淺神經。
皮膚由腓腸外側皮神經分布。
針由皮膚、皮下組織進入趾長伸肌外側緣及腓骨長、短肌。
前肌由伴行于脛前動、靜脈的腓深神經支配,后二肌由腓淺神經支配。
特異性
足陽明經之絡穴。
功用
健脾化痰,和胃降逆,開竅。
主治病癥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病,癔病,失眠,頭痛;
2.循環系統疾病:高血壓,腦溢血,腦血管病后遺癥;
3.呼吸系統疾病: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胸膜炎;
4.消化系統疾病:肝炎,闌尾炎,便秘;
5.其它:尿潴留,煙癖,肥胖病,腿膝酸痛,肩周炎。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1.2寸,針感可沿足陽明經至足腕,甚至足跗部第2、3足趾處,用于下肢痿痹、足腫等;
2.針尖微向上方斜刺,針感可循經上傳至髀關、天樞等穴處,少數可上至胃腑,甚至可上至缺盆、項部、頭部頭維處,用治上中三焦病變。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鐘。
配伍
豐隆配沖陽,有豁痰寧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豐隆配肺俞、尺澤,有祛痰鎮咳的作用,主治咳嗽,哮喘。
豐隆配照海、陶道,有滌痰醒神的作用,主治癲癇。
文獻摘要
《甲乙經》:厥頭痛,面浮腫,煩心,狂見鬼,善笑不休。
《千金方》:主胞痛如刺,腹若刀切痛。
研究進展
高脂血癥針刺雙側豐隆,經2周治療后,空腹血脂大多數恢復正常,其中甘油三酯恢復正常較β-脂蛋白、膽固醇更明顯。
引用:http://big5.wiki8.com/fenglong_15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