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動脈】
拼音
dòngmài
英文參考
arteries
中醫動脈診斷學名詞。
①搏動應手的經脈。
《難經·一難》:“十二經皆有動脈。”
《素問·三部九候論》:“上部天,兩額之動脈。
上部地,兩頰之動脈。”
②脈象。
脈來其形如豆,厥厥動搖,滑數有力,搏動部位較局限,節律不勻。
見于驚恐及痛證。
《脈經》:“動脈見于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然動搖。”
解剖動脈是從心臟運輸血液到身體各部位的血管的總稱。
起于左、右心室的主動脈、肺動脈主干為大動脈,管徑約25毫米。
動脈管徑隨其分支由大逐漸變小,按管徑分大、中、小、微四級。
動脈管壁由內膜、中膜、外膜組成。
內膜最薄,又分內皮、內皮下層、內彈性膜。
內皮鄰管腔,由單層內皮細胞組成,表面光滑,可減小血流阻力。
內彈性膜下層含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成纖維細胞。
內彈性膜由彈力蛋白組成,膜上有小孔,稱窗膜。
中膜較厚,由環狀排列的平滑肌細胞和彈性纖維組成。
外膜疏松,由結締組織和少量彈性纖維組成,內含營養血管壁的小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各類動脈的三層膜的厚度與組織成分的比例有很大差別,主要差別在中膜。
大動脈的中膜最厚,主要由50~60層呈螺旋狀排列的彈性纖維組成,其間夾有少量膠原纖維、網狀纖維和平滑肌細胞,管厚而堅韌,富彈性,稱彈性血管。
中動脈的中膜較厚,主要由20~30層沿血管長軸環行排列的平滑肌細胞組成,其間夾有少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又稱肌性血管。
小動脈、微動脈亦屬肌性血管,其中膜平滑肌細胞的層數隨口徑減小而減少。
最小的微動脈,其中膜由單層平滑肌細胞組成,內膜僅由內皮細胞組成。
引用:http://big5.wiki8.com/dongmai_16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