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帶脈】
拼音
dàimài
英文參考
Daimai(GB26)
奇經八脈之一·帶脈
出《靈樞·經別》。
其循行路線,據《難經·二十八難》載:“帶脈者,起于季脅,回身一周。”
本脈約自第二腰椎同高的季脅部下邊開始,斜向下行到帶脈、五樞、維道,橫行腰腹,繞身一周。
帶之言束也,言總束諸脈,使得調柔也,繞身一周,猶如束帶焉。
脈經穴道(1)足少陰腎經部分:帶脈起于足少陰之正脈,出于舟骨粗隆下方之然谷穴,循內踝后,其別者入跟中,循小腿內而上。
(2)足太陽膀胱經部分:上至腘中,而別走足太陽膀胱經,上合行至腎,至十四椎,內與足少陰腎經、沖脈會合。
(3)足少陽膽經部分:別走足太陽膀胱經,先行至十四椎,外行與足少陽膽經帶脈會合。
達足少陽膽經之維道穴、五樞穴,上出于季脅(小肋骨處)之帶脈穴。
(4)帶脈部分:帶脈起于京門之下,居之上帶脈穴,季脅之帶脈穴,循行五樞穴、維道穴,不行居穴。
回身一周如帶,故曰帶脈。
奇經陰帶脈經筋圖循行路徑帶脈帶脈起于足少陰腎經內踝前下方之然骨穴,上腘別走足太陽膀胱經,合腎至十四椎,屬帶脈。
帶脈起于季脅繞身一周。
循行路線:足少陰經循脈上腘別走太陽經合腎當腎十四椎出屬帶脈起于季脅繞身一周前垂至胞中奇經陰帶脈經別循行路徑圖疾病癥候本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腰脊疼痛,婦女帶下,足痿不用等。
患帶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腹部脹滿,身似上浮,如坐水中。
經穴名·帶脈
帶脈出《靈樞·癲狂》。
屬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帶脈之會。
在側腹部,章門下1.8寸,當第十一肋骨游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
另說在“季脅下一寸八分,臍上二分,兩旁各七寸半”(《針灸大成》);
“臍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類經圖翼》)。
布有肋下神經和肋下動、靜脈。
帶脈主治痛經,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經閉,疝氣,腰痛,及子宮脫垂,盆腔炎等。
直刺0.5-1寸。
艾炷灸3-5壯;
或艾條灸5-15分鐘。
標準定位帶脈在側腹部,章門下1.8寸,當第11肋骨游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
(圖)取法側臥位,在第11肋骨游離端直下,與臍相平處取穴。
穴位解剖帶脈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
有肋下動、靜脈。
分布著肋下神經。
皮膚由第11、12胸神經和第1腰神經前支的外側皮支分布。
腹橫筋膜是腹內筋膜的一部分,它是由疏松結締組織形成。
(參看京門穴)特異性足少陽、帶脈之交會穴。
功用健脾利濕,調經止帶。
主治病癥1.婦產科系統疾病:功能性子宮出血,閉經,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宮脫垂,陰道炎;
2.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膀胱炎,睪丸炎;
3.其它:腰痛,下肢無力等。
刺灸法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側腰部。
灸法:艾炷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鐘。
配伍帶脈配白環俞、陰陵泉、三陰交,有健脾滲濕止帶的作用,主治帶下病。
帶脈配中極、地機、三陰交,有行氣活血,去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經,閉經。
帶脈配血海、膈俞,有通經活血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
文獻摘要《素問》:王注:足少陽、帶脈二經之會。
《甲乙經》:婦人少腹堅痛,月水不通,帶脈主之。
《大成》:婦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瘈疭,月事不調。
《金鑒》:主治疝氣,偏墮于腎,及婦人赤白帶下等證。
引用:http://big5.wiki8.com/daimai_17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