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慢性支氣管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0 09:4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慢性支氣管炎

 

拼音

 

mànxìngzhīqìguǎnyán

 

英文參考

 

chronicbronchitis

 

概述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其病理特點是支氣管腺體增生、粘液分泌增多。

 

臨床出現有連續兩年以上,每持續叁個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氣喘等癥狀。

 

早期癥狀輕微,多在冬季發作,春暖后緩解;

 

晚期炎癥加重,癥狀長年存在,不分季節。

 

疾病進展又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嚴重影響勞動力和健康。

 

老年人中發病率甚高,約占老年人總數的10%~15%。

 

本病主要與大氣污染、吸煙、感染、過敏及氣候變化等有關,但許多因素迄今還不完全清楚、但現代醫學對本病的防治尚缺乏叫理想的方法。

 

慢支歸屬中醫“咳嗽”、“喘證”、“痰飲”等范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

 

如《素問·五常政大論》云:“金不及……其發咳喘,其臟肺……其病喘。”

 

指出了咳喘之疾,其病在肺,而肺之虛實皆可導致咳喘。

 

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專篇論述指出“病疾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治療原則,并創制了苓桂術甘湯、腎氣丸、苓甘五味姜辛湯等方劑。

 

歷代醫家在此基礎上對本病的病因病機、防治等方面也有較詳細的闡述,并有所發揮,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積累了一整套中醫中藥防治慢支的臨床經驗。

 

現代中醫對慢支防治的臨床研究,早在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比較系統的看法。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全面開展了應用中草藥、針灸療法防治本病的工作,同時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和藥理研究,并召開了全國性學術會議,促進了研究工作的發展。

 

80年代對慢支的研究雖然沒有像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那樣有大量報道,但研究更為深入扎實,辨證分型漸趨規范,處方用藥日臻成熟。

 

臨床觀察中除內服中藥外,還對針灸、敷貼等作了大量觀察,并提出了各種冬病夏治方法。

 

實驗研究除了繼續進行藥理研究外,還涉及更多的方面。

 

如肺氣腫與肺血流圖的關系,發現應用活血化瘀法,能改善肺的微循環,增加肺血流量的作用。

 

又如對慢支虛證者的血漿環核苷酸含量的測定,觀察到氣虛和陽虛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均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在臨床療效上,據對幾千例慢支資料分析、比較、有效率從70%上升至90%以上,顯效率從20%上升至50%以上,表明中醫藥治療本并的療效是肯定的。

 

總之,中醫藥在治療本病方面確實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對慢支的預防還缺乏有效的方藥,臨床治愈率有待再進一步提高。

 

病因病機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極為復雜,迄今尚有許多因素還不夠明了。

 

近年來認為,有關因素如下。

 

(一)大氣污染化學氣體如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煙霧,對支氣管粘膜有刺激和細胞毒性作用。

 

容易中的煙塵或二氧化硫超過1000μg/m3時,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就顯著增多。

 

其他粉塵如二氧化硅、煤塵、棉屑、蔗塵等也刺激支氣管粘膜,并引起肺纖維組織增生,使肺清除功能遭受損害,為細菌入侵創造條件。

 

(二)吸煙現今公認吸煙為慢性支氣管炎最主要的發病因素,吸煙能使支氣管上皮纖毛變短,不規則,纖毛運動發生障礙,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細胞的吞噬、滅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氣管痙攣,增加氣道阻力。

 

上海市防治慢性氣管炎協作組于1972年普查了339名50歲以上者,其中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為不吸煙的2倍,前者為20.9%,后者為9.7%。

 

另用配對方法以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和正常人各303名作吸煙習慣對比調查,慢性支氣管炎組吸煙的人數非常顯著地高于正常對照組。

 

(叁)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和加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據國內外研究,目前認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和莫拉卡他菌可能為本病急性發作的最主要病原菌。

 

病毒對本病的發生和發展起重要作用。

 

在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分離出的病毒有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病毒感染造成呼吸道上皮損害,有利于細菌感染,引起本病的發生和反復發作。

 

肺炎支原體與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的直接關系,至今不明。

 

(四)過敏因素過敏因素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有一定關系,初步看來,細菌致敏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速發型和遲發型變態反應的一個原因。

 

尤其是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過敏史的較多,對多種抗原激發的皮膚試驗陽性率高于對照組,痰內組胺和嗜酸粒細胞有增高傾向;

 

另一些患者血清中類風濕因子高于正常組,并發現重癥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肺組織內IgG含量增加,提示與Ⅲ型變態反應也有一定關系。

 

變態反應使支氣管收縮或痙攣、組織損害和炎癥反應,繼而發生慢性支氣管炎。

 

(五)其他除上述因素外,氣候變化,特別是寒冷空氣能引起粘液分泌物增加,支氣管纖毛運動減弱。

 

在冬季,患者的病情波動與溫度和溫差有明顯關系。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也可能是本病的一個內因,大多數患者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現象。

 

部分患者的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氣道反應性較正常人增強。

 

老年人性腺及腎上腺皮質功能衰退,喉頭反射減弱,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單核-吞噬細胞系統機能衰退,也可使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增加。

 

營養對支氣管炎也有一定影響,維生素C缺乏,機體對感染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

 

維生素A缺乏,可使支氣管粘膜的柱狀上皮細胞及粘膜的修復機能減弱,溶菌酶活力降低,易罹慢性支氣管炎。

 

遺傳因素是否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有關,迄今尚未證實。

 

α1-抗胰蛋白酶嚴重缺乏者能引起肺氣腫,但無氣道病變的癥狀,提示它與慢性支氣管炎并無直接關系。

 

本病的發生與年老體弱、臟腑功能失調和外邪侵襲等因素有關。

 

此外,起居失調、批叫、煙酒刺激等因素也與本病有密切關系,均可致肺、脾、腎的生理功能失常而出現脾失健運、肺失肅降及腎不納氣等病理變化。

 

而其中脾腎陽虛是本病的主要病機,現分述如下:外邪侵襲冬春季節寒冷或氣候突然變化,外邪從口鼻而入或侵襲皮毛,內舍于肺,肺氣不宜,肅降失調,引起咳嗽。

 

如遷延不愈,久咳傷肺,肺氣上逆,衛外不固,反復發作,脾腎收損,逐漸形成慢性咳喘。

 

痰飲內聚脾失健運,水濕留阻,痰引內聚,上漬于肺,留滯肺絡,阻塞氣道,肺有停痰宿飲,易受外邪誘發,致使咳喘反復不愈。

 

腎虛失納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病經久,必累及腎,腎氣不能攝納,以致肺氣不能歸根于腎,故氣短而喘,動則尤甚,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衰老,癥情日趨嚴重。

 

綜上所述,本病以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氣血陰陽虛衰為本,痰飲、寒邪為標。

 

本虛而標實致成本病。

 

而起居是、勞倦,煙酒為本病之誘發因素,均可導致咳喘的發作或加重。

 

病理改變

 

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病理變化如下。

 

(一)腺體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進慢性支氣管炎粘液腺泡明顯增多,腺管擴張,將液腺和混合腺體相應減少,有的腺體幾乎全為粘液腺體所占據。

 

杯狀細胞也明顯增生,慢性支氣管炎的Reid指數(腺體厚度與支氣管壁厚度之比)增至0.55~0.79以上(正常為0.4以下),Reid指數越大,提示炎癥越嚴重,腺體越肥大而支氣管腔越狹小。

 

增生肥大的腺體分泌機能亢進,粘液分泌量增多,因此患者每日痰量增多。

 

(二)粘膜上皮細胞的變化由于炎癥反復發作,引起上皮局灶性壞死和鱗狀上皮化生,纖毛上皮細胞有不等程度損壞,纖毛變短,參差不齊或稀疏脫落。

 

(叁)支氣管壁的改變支氣管壁有各種炎性細胞浸潤、充血、水腫和纖維增生。

 

支氣管粘膜發生潰瘍,肉芽組織增生,嚴重者支氣管平滑肌和彈性纖維也遭破壞以致機化,引起管腔狹窄。

 

少數可見支氣管的軟骨萎縮變性,部分被結締組織所取代。

 

管腔內可發現粘液栓。

 

因粘膜腫脹或粘液潴留而阻塞,局部管壁易塌陷、扭曲變形或擴張。

 

(四)電鏡檢查慢性支氣管炎病例的肺泡壁可見如下變化:①Ⅰ型肺泡上皮細胞腫脹變厚,其中線粒體腫脹,內質網擴張呈空泡狀,Ⅱ型肺泡上皮細胞增生。

 

②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內皮細胞損傷,血栓形成和管腔纖維化、閉塞。

 

③肺泡壁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

 

這些變化在并發肺氣腫和肺源性心臟病者尤為顯著。

 

[呼吸功能變化]慢性支氣管炎早期病變主要在內徑<2mm的小氣道,臨床癥狀不明顯,常規肺功能測驗大多正常,但閉合氣量測驗可見增大。

 

當炎癥蔓延至較大的支氣管,在急性加重期,氣道狹窄,阻力增加,常規通氣功能測驗如最大通氣量、1秒鐘呼氣量、最大呼氣中段流速均輕度減低。

 

殘氣量輕度增加,但肺活量正常。

 

在緩解期,肺功能變化均可恢復正常。

 

并發阻塞性肺氣腫后,呼吸功能的損害則大都不可逆轉。

 

診斷

 

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癥狀。

 

在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結核、塵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等)后,臨床上凡有慢性或反復的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至少持續3個月,并連續兩年或以上者,診斷即可成立。

 

如每年發病持續不足叁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肺功能等)亦可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將慢性支氣管炎分為單純型與喘息型兩型。

 

前者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咯痰;

 

后者除咳嗽、咯痰外尚有喘息癥狀,并伴有哮鳴音。

 

根據病程經過可分為叁期,以使治療有所側重。

 

(一)急性發作期指在1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癥表現,或1周內“咳”、“痰”或“喘”任何一項癥狀顯著加劇,或重癥病人明顯加重者。

 

(二)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癥狀,遷延到1個月以上者。

 

(叁)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自然緩解,癥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個月以上者。

 

辨證分型

 

臨床辨證時,首辯外感內傷確定病因,次辯本臟他臟知道病位,再次辯咳嗽、痰飲、哮喘抓住主證,四辯寒熱虛實了解病情,最后辯標本緩急。

 

本病具體分型,根據現代各家辨證意見歸納為以下六型:痰濕戀肺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胸脘滿悶,腹脹納呆,四肢酸困,便溏。

 

舌苔白膩,脈弦滑或濡緩。

 

外寒內飲咳嗽氣喘,痰白多泡沫,形寒怕冷,身痛沉重,口淡不渴或口干不欲飲。

 

苔白滑,脈弦緊。

 

痰熱蘊肺咳嗽喘促,咽痛,痰黃粘稠,胸滿氣粗,口渴喜飲,尿赤便秘。

 

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洪數。

 

肺脾氣虛咳嗽多痰,氣短,喘息,惡風自汗,納差體倦,便溏,完谷不化。

 

舌淡苔薄白,脈浮緩無力。

 

肺腎陰虛以干咳為主,咯痰量少或干咳無痰,痰粘牽死,不易咯出,口鼻咽干,五心煩熱,大便干結。

 

舌紅少苔,舌面少津,脈細數。

 

脾腎陽虛咳嗽時作,痰涎清稀,喘而氣短,動則尤甚,畏寒肢冷,倦怠無力。

 

舌胖大,苔白滑,脈沉細。

 

慢支由于病程長短不同,癥狀輕重各異,以上六種證型,為一般常見分型,臨床上往往表現為虛實錯雜,寒熱相兼等復雜癥象,故必須根據病情仔細申辯,不可拘泥于此。

 

流行病學

 

本病為一常見多發病,根據我國70年代全國6千多萬人的普查,患病率為3.82%。

 

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率遞增,50歲以上的患病率高達15%或更多。

 

本病流行與吸煙、地區和環境衛生等有密切關系。

 

吸煙者患病率遠高于不吸煙者。

 

北方氣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

 

工礦地區大氣污染嚴重,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

 

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氣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

 

患者常在寒冷季節發病,出現咳嗽、咯痰,尤以晨起為著,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狀,粘稠不易咳出。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時,癥狀迅速加劇。

 

痰量增多,粘稠度增加或為黃色膿性,偶有痰中帶血。

 

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后,支氣管粘膜的迷走神經感受器反應性增高,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可出現過敏現象而發生喘息。

 

隨著病情發展,終年咳嗽,咳痰不停,冬秋加劇。

 

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在癥狀加劇或繼發感染時,常有哮喘樣發作,氣急不能平臥。

 

呼吸困難一般不明顯,但并發肺氣腫后,隨著肺氣腫程度增加,則呼吸困難逐漸增劇。

 

體征本病早期多無體征。

 

有時在肺底部可聽到濕和干羅音。

 

喘息型支氣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氣后可聽到哮喘音,發作時,有廣泛哮鳴音。

 

長期發作的病例可有肺氣腫的體征。

 

X線征象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X線檢查陽性,或僅見兩肺下部紋理增粗,或呈索條狀,這是支氣管壁纖維組織增生變厚的征象。

 

若合并支氣管周圍炎,可有斑點陰影重迭其上。

 

支氣管碘油造影,常可見到支氣管變形,有的狹窄,有的呈柱狀擴張,有的由于痰液潴留,呈截斷狀。

 

由于周圍瘢痕組織收縮,支氣管可并攏呈束狀。

 

有時可見支氣管壁有小憩室,為粘液腺開口擴張的表現。

 

臨床上為明確診斷,透視或攝平片即可滿足要求。

 

支氣管碘油造影只用于特殊研究,不作常規檢查。

 

治療措施

 

(一)預防為主吸煙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原因,煙霧對周圍人群也會帶來危害,應大力宣傳吸煙的危害性,要教育青少年杜絕吸煙。

 

同時,針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因素,加強個人衛生,包括體育、呼吸和耐寒鍛煉,以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改善環境衛生,處理“叁廢”,消除大氣污染,以降低發病率。

 

(二)緩解期的治療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和預防復發為主。

 

采用氣管炎菌苗,一般在發作季節前開始應用,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劑量自0.1ml開始,每次遞增0.1~0.2ml,直至0.5~1.0ml為維持量。

 

有效時應堅持使用1~2年。

 

核酪注射液(麻疹病毒疫苗的培養液)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

 

或卡介苗素注射液每周肌肉注射3次,每次1ml(含卡介苗提取物于重0.5mg),在發病季節前用藥,可連用3個月,以減少感冒及慢性支氣管炎的發作。

 

必思添(Biostim)(克雷白肺炎桿菌提取的糖蛋白)首次治療8天,2mg/d,停服3周;

 

第2次治療8天,1mg/d,停服3周;

 

第3次治療8天,1mg/d,連續3個月為一療程。

 

可預防慢性反復呼吸道感染。

 

(叁)急性發作期及慢性遷延期的治療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

 

伴發喘息時,加用解痙平喘藥物。

 

⑴抗菌治療:一般病例可按常見致病菌為用藥依據。

 

可選用復方磺胺甲噁唑(SMZ)每次2片,每日2次;

 

阿莫西林2~4g/d,分3~4次口服;

 

氨芐西林2~4g/d,分4次口服;

 

頭孢氨芐2~4g/d,或頭孢拉定1~2g/d,分4次口服;

 

頭孢呋辛1g/d或頭孢克洛500mg~1g/d分2~3次口服。

 

亦可選擇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羅紅霉素0.3g/d,分2次口服。

 

抗菌治療療程一般7~10天,反復感染病例可適當延長。

 

經治療叁天后,病情未見好轉者,應根據痰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選擇抗生素。

 

嚴重感染時,可選用氨芐西林、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或頭孢菌素類聯合靜脈滴注給藥,具體用法可參閱“抗菌藥物治療”。

 

⑵祛痰鎮咳藥可給沐舒痰(鹽酸溴環已胺醇)30mg,或化痰片(羧甲基半胱氨酸)500mg,每日3次口服。

 

溴己新(必嗽平)、氯化銨棕色合劑等均有一定祛痰作用。

 

當痰粘稠不易咳出時,可用枇杷葉蒸氣吸入,或用超聲霧化吸入,以稀釋氣道內分泌物。

 

慢性支氣管炎除刺激性干咳外,不宜單純采用鎮咳藥物,因痰液不能排出,反而使病情加重。

 

⑶解痙平喘藥喘息型支氣管炎常選擇解痙平喘藥物,如氨茶堿0.1~0.2g,每日3次口服;

 

美喘清50μg,每日2次口服,博利康尼2.5mg,每日2~3次口服,復方氯喘片1片,每日3次口服。

 

慢性支氣管炎有可逆性阻塞者應常規應用支氣管舒張劑。

 

如異丙托溴銨(溴化異丙托品)氣霧劑、博利康尼都保等吸入治療。

 

陣發性咳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支氣管痙攣,采用支氣管舒張劑后可改善癥狀,有利于痰的清除。

 

療效標準臨床控制:咳、痰、喘、炎等主要癥狀基本控制,病情穩定,無復發者。

 

顯效:病情相對穩定,發作次數及程度明顯減輕,一般情況(包括飲食、睡眠、體力等)有明顯改善者。

 

有效:病情欠穩定,但發作次數及程度減輕,一般情況好轉者。

 

無效:發作次數、程度及一般情況無改善或加重者。

 

分型治療(1)痰濕戀肺治法:燥濕化痰。

 

處方:半夏10克,厚樸6克,陳皮6克,茯苓、蘇子各10克,蒼術、生姜各6克、大棗5枚。

 

加減:喘者加麻黃、杏仁;

 

納差者加雞內金;

 

腹脹甚者加大腹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治療本病痰濕戀肺型222例,顯效92例,占41.4%,有效109例,占49.1%,無效21例,占9。

 

5%,總有效率90.5%常用成方:二陳湯合平胃散。

 

(2)外寒內飲治法: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處方:麻黃、杏仁、紫苑、冬花各10克,射干15克,細辛6克,五味子9克,干姜3克。

 

加減:喘息甚加罌粟殼;

 

咳甚加川貝母、枇杷葉;

 

痰多加半夏。

 

用法:每日1劑,水煎至300毫升,分3次溫服。

 

療效:以上方治療本病外寒內飲型106例,顯效40例,占37.7%,有效58例,占54.7%,無效8例,占7.5%,總有效率92.4%。

 

常用成方:小青龍湯加減。

 

(3)痰熱蘊肺治法: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處方:麻黃10克,杏仁15克,生石膏(生煎)、銀花、魚腥草、蚤休各30克,甘草10克。

 

加減:熱甚痰黃加黃苓、浙貝母;

 

痰不易咯出加桔梗、枇杷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療效:以上方治療本病痰熱蘊肺型202例,顯效45例,占22.3%,有效145例,占71.8%,無效12例,占5.9%,總有效率94.1%。

 

常用成方:麻杏石甘湯、清金化痰湯或二陳湯合銀翹解毒散。

 

(4)肺脾氣虛治法:補肺益氣,健脾扶中。

 

處方:黨參30克,麥冬、五味子、橘紅、當歸、炒白術、半灸草各10克,茯苓15克。

 

加減:氣虛甚加黃芪、山藥;

 

納呆加砂仁、木香。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治療本病肺脾氣虛型104例,顯效28例,占26.9%,有效67例,占64.4%,無效9例,占8.7%,總有效率91.3%。

 

常用成方:六君子湯。

 

(5)肺腎陰虛治法:滋補肺腎,潤燥止咳。

 

處方:生地、馬兜鈴、灸枇杷葉各12克,沙參、麥冬、瓜蔞各15克,烏梅、桃仁各9克,紅花6克。

 

加減:咳甚加羅漢果;

 

咳血加白茅根、阿膠珠;

 

咽癢加桑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治療本病肺腎陰虛型157例,顯效58例,占36.94%,有效83例,占52.87%,無效16例,占10.19%,總有效率89.81%。

 

常用成方:沙參麥冬湯、麥味地黃湯或金水六君煎。

 

(6)脾腎陽虛治法:溫補脾腎,納氣平喘。

 

處方:茯苓15克,厚樸、杏仁、補骨脂各10克,肉桂、五味子、半夏、白前、遠志、黨參、細辛、干姜、陳皮、灸甘草各6克。

 

加減:實喘甚加川椒目;

 

虛喘甚加黑錫丹;

 

咳甚加灸冬花或灸百部;

 

痰多加灸紫苑;

 

有熱加魚腥草;

 

便溏加白術。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治療本病脾腎陽虛型132例,顯效61例,占46.21%,有效62例,占46.97%,無效9例,占6.8%,總有效率93.2%。

 

常用成方:金匱腎氣丸。

 

如前所述慢支臨床表現是錯綜復雜的,往往虛實夾雜、寒熱相兼,因此治療上決不能拘泥于上述6種證型,機械地割裂開來,而要綜合分析,隨證應變,才能提高療效。

 

專方治療(1)固本止咳夏治片組成:黃芪、黃精、陳皮、沙苑子、補骨脂、百部、赤芍。

 

用法:每片含生藥0.94克,每于夏季伏天開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4~6片,連續服藥40~60天為一療程。

 

療效;

 

共觀察1018例,顯效率40.7%,有效率42.2%,總有效率82.9%。

 

(2)痰靈糖漿組成;

 

淡竹瀝、魚腥草。

 

制成糖漿劑。

 

用法:每次30毫升,早晚各服用1次,7天為一療程,一般服1~2個療程。

 

療效;

 

共觀察104例,第一個療程顯效5例,占4.81%,有效84例,占80.77%,無效15例,占14.42%,總有效率85.6%;

 

第二個療程顯效22例,占21.2%,有效80例,占76.9%,無效2例,占1.9%,總有效率98.1%。

 

老中醫經驗孫一民醫案霍××,女,68歲。

 

1980年1月14日初診。

 

慢性支氣管炎4年之久。

 

現咳嗽、喘促、咯痰稠粘,胸悶,1979年入冬以來整夜不能平臥,深以為苦,舌質紅,脈弦數有力。

 

乃風寒引動宿疾,肺失宣降,發為咳喘。

 

治擬化痰降氣,止咳平喘。

 

處方;

 

葶藶子、蘇子、杏仁、牛蒡子、化橘紅、前胡、白前、川貝母各9克,萊菔子、款冬花、海浮石、枇杷葉各12克,葦根15克,大棗5枚(去核),甘草3克。

 

水煎服。

 

連續服上方12劑后,各癥均好轉,已能平臥,唯有輕微咳嗽,繼續服葶藶五子湯以根治之。

 

按:慢支,多由經常受外邪侵襲,咳嗽反復發作所郅;

 

或年老體衰,脾肺氣虛而致痰飲內聚,若感外邪,引動痰濁,痰濁阻肺,肺失宣降而發哮喘。

 

發作期病多屬實證,癥狀表現往往以痰為主。

 

痰多者病較重,痰量減少病每減輕。

 

所以發作期治療重在祛邪(祛痰)。

 

本例以化痰降氣的葶藶五子湯為主,并加部分咳藥,通過利痰,改變病變內在環境,有利炎癥消散,則咳喘自止。

 

病情緩解期,應注意扶正固本,多治以益肺健康,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表現有腎虛者,應加固腎藥,以圖根治。

 

用藥規律從169例臨床報道中,篩選出56首治療慢支療效較好的自擬專方,并統計這些專方的藥味使用頻度,以尋找慢支用藥的一些規律。

 

經統計,56首自擬方共使用了83味藥,現列表如下。

 

應用頻度(例)報道文獻(篇)藥物>2000>25半夏、茯苓、黃芪、甘草。

 

>20陳皮、補骨脂。

 

<10赤芍。

 

1501~199910~14魚腥草。

 

1001~1500>20黨參。

 

<20桔梗、白術、附子、干姜、丹參。

 

<10川貝母、百部、黃精、佛耳草、百合。

 

801~1000<20五味子。

 

<10麥冬、熟地、麻黃、當歸、生地、南星。

 

601~800<20杏仁。

 

<10瓜蔞、桑白皮、白芥子、萊菔子、桃仁、橘紅。

 

401~600<20山藥。

 

<10枸杞子、仙靈脾、銀花、連翹、肉桂、蘇子、蛤蚧、沙參、冬蟲草、紫河車、罌粟殼、車前草。

 

201~400<20冬花。

 

<10川芎、黃芪、紫苑,菟絲子、厚樸、鹿茸草、太子參、細辛、四季青、旋復花、竹菇、七夜一支花、黃荊子、石膏、枇杷葉、天冬、夜關門。

 

101~200<20山萸肉、前胡、生地。

 

<5生姜、牛蒡子、桂枝、淫羊藿、紅花、肺形草、葛根、薤白、敗醬草、薏苡仁、淡竹瀝。

 

50~100<5浙貝母、葶藶子、澤瀉、桑葉、白前。

 

以上表可知,治療本病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物是化濕祛痰藥如半夏、茯苓、陳皮、桔梗等,健脾益氣藥如黃芪、黨參、白術、山藥、甘草等;

 

其次是宣肺藥及溫肺化飲藥;

 

再次是補益肺腎藥、清熱藥、止咳化痰平喘藥及活血藥。

 

可見多數醫家對本病的治療一健脾祛痰為本,輔以宣肺化痰或溫肺化飲以治其標,再根據病情分別配合補肺腎或清肺熱等法。

 

針灸①體針取穴:主穴;

 

天突、肺俞、太淵。

 

配穴:實證配膻中,列缺;

 

風寒配風門,重用灸法;

 

痰濕盛配豐隆、章門,針后加灸;

 

喘甚配定喘;

 

脾腎氣虛陪腎俞,脾俞,太溪;

 

肝火灼肺配太沖。

 

操作:每次取主穴、配穴各2~3個,天突穴針刺時,針尖向下沿胸骨后壁斜刺1~1.5寸;

 

背部俞穴斜向脊柱椎體深刺,提插捻轉出現針感即酸、麻、脹感后,留針20~30分鐘出針。

 

實證、熱證用瀉法;

 

虛證、寒證用補法,針后加灸。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第二療程隔5天再針。

 

療效:共觀察50例,臨床控制21例,占42%,顯效17例,占34%,有效9例,占18%,總有效率94%。

 

②艾灸(化膿灸)取穴:主穴:a.肺俞、靈臺、天突;

 

b.風門、大椎;

 

c.定喘、身柱、膻中。

 

配穴;

 

膏盲。

 

操作:于小暑至白露之間施灸。

 

每年灸一組,連灸2年。

 

第一年,灸雙肺俞各7壯,靈臺、天突各14壯;

 

第二年,灸雙風門各7壯,大椎4壯。

 

第三年,灸雙定喘各7壯,大椎、身柱各4壯。

 

體弱者,第三年加灸雙膏盲穴各4壯。

 

將純艾制成黃豆大圓椎形艾炷,灸前先以大蒜汁涂穴區以增加粘附性,然后置艾柱以灸之。

 

灸時為了減輕患者疼痛,可在穴周用手掌輕輕拍擊。

 

一炷燃完再換一炷,據病情輕重及病人體質,壯數可按規定數增換。

 

灸畢,以消毒敷料或棉球蘸生理鹽水拭去穴區艾灰,然后貼上淡膏藥或拔毒膏。

 

約7日左右,可出現局部無菌性壞死,如未出現,則繼續著膚灸,直到形成灸瘡,再用生理鹽水清創,覆蓋消毒敷料,約30天左右愈合。

 

療效:以上法共觀察1087例,臨床控制300例,占27.6%,顯效393例,占36.2%,有效276例,占25.4%,無效118例,占10.8%。

 

總有效率為89.2%。

 

③蠟燭灸取穴:風門、肺俞、定喘、膻中、中朊、脾俞、腎俞、豐隆。

 

操作:將蠟燭點燃后,待到溶化,傾斜蠟燭對折所施治穴位,讓溶化蠟燭滴于穴位上,每穴可滴3~5滴,待蠟涼凝后即揭去,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一般1~3療程,兩療程間休息3天。

 

療效:共治療180例,臨床控制21例,占11.7%,顯效85例,占47.2%,好轉40例,占22.2%,無效34例,占18.9%,總有效率81.1%。

 

④穴位敷貼取穴:膻中、風門、肺俞。

 

操作:敷藥制備:牙皂、肉桂、麻黃、細辛、地龍、白芥子、二丑、生半夏、生南星、延胡索、沉香、征削索、甘遂、生川烏、丁香、百部、冬蟲夏草、麝香、冰片、鉛粉、香油等熬制成黑膏藥,每帖膏藥重14克,內含生藥6克。

 

用法:貼前用小火將膏藥熏烤至綿軟程度(勿使溫度過高,以免灼傷皮膚),然后貼于膻中、風門、肺俞穴。

 

五天換1次,3次為一療程。

 

次年三伏天〔初、中、末伙)及立冬日各貼1次,第三年中伏及立冬日再貼一次,以鞏固療效。

 

療效:觀察216例,臨床控制14例,占6.5%,顯效52例,占24%,好轉137例,占63.4%,無效13例,占6%,總有效率94%。

 

⑤耳穴壓丸取穴:神門、肝、腎、皮質下、內分泌、腎上限、對屏尖、肺。

 

操作:用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放于0.5*0.5厘米大小的膠布上,貼于以上穴位,隔日調換1次,左右耳穴交替,囑病人每日捻壓耳穴4~6次,以微痛為度。

 

療效:治療143例,顯效66例,占46.2%,好轉74例,占51.7%,無效3例,占21%。

 

總有效率97.9%。

 

單方驗方①佛蕺合劑組成:佛耳草、蕺菜(魚腥草)、車前草各30克,灸地龍、灸百部各12克。

 

用法:上藥濃煎至50毫升,為一天量,分2次服,10天為一個療程,連服三個療程。

 

療效:第一療程觀察587例,顯效占10.2%,總有效率為67.5%;

 

第二療程觀察536例,顯效占29.4%,總有效為86.1%;

 

第三療程觀察402例,顯效占55.1%,總有效率為94.1%。

 

②百部煎劑組成:百部20克,用水煎2次合并藥液60毫升。

 

用法: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療效:觀察110例,臨床控制36例,占32.7%,顯效35例,占31.8%,好轉25例,占22.7%,無效14例,占12.7%,總有效率為87.3%。

 

③魚腥草合劑組成:魚腥草500克,枇杷葉250克,甘草流浸膏16毫升,薄荷水16毫升。

 

用法:將前二藥洗凈切碎,連同余藥以5000毫升水煎至1500毫升,濃縮裝瓶備用。

 

成人每次10毫升,1日3次,飯后加熱開水沖服。

 

療效:觀察227例,服藥1次見效122例,占53.7%,2次見效5例,占2.2%,3次見效100例,占44.1%,總有效率100%。

 

氣功功法:調息功,宜在空氣新鮮之安靜場地進行。

 

放松腰帶扣子,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五指放松,目輕閉,舌尖輕抵上顎,口微閉,呼氣時默念靜字,同時注意呼吸的頻數,由粗到細,從短到長,先由胸式呼吸再到腹式呼吸,意守丹田,逐漸達到均勻細長的呼吸,連續30分鐘就可收功,每日清晨練功1次。

 

療效:觀察42例,臨床控制22例,占52.4%,顯效10例,占23.8%,有效8例,占19%,無效2例,占4.8%,總有效率95.2%。

 

療程最短5周,最長10周。

 

食療組成:水蘿卜4份,大白菜2份,山藥2.5份,蔥白(連須根)1份,生姜(帶皮)0.5份,年老體弱者加胡桃仁5枚。

 

服法:于入冬始至春初,根據個人食量,白水煮熟后食用,切忌加鹽(食之乏味可加適量白糖,冰糖更佳),連菜并湯一同服之,一日三餐不可間斷。

 

食療期間絕對戒煙及食過咸之物。

 

療效:觀察20例,臨床控制12例,占60%,好轉8例占40%。

 

其他措施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重點應控制感染,在飲食上,應給以高蛋白、高維生素C、富于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以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強烈刺激的辛辣食品,戒煙,堅持是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并發癥

 

(一)阻塞性肺氣腫為慢性支氣管炎最常見的并發癥,參閱“阻塞性肺氣腫”。

 

(二)支氣管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蔓延至支氣管周圍肺組織中,患有寒戰、發熱,咳嗽增劇,痰量增加且呈膿性。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

 

X線檢查,兩下肺野有小斑點狀或小片陰影。

 

(叁)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形成潰瘍,管壁纖維增生,管腔或多或少變形,擴張或狹窄。

 

擴張部分多呈柱狀變化。

 

鑒別診斷

 

(一)肺結核活動性肺結核常伴有低熱、乏力、盜汗、咯血等癥狀;

 

咳嗽和咯痰的程度與肺結核的活動性有關。

 

X線檢查可發現肺部病灶,痰結核菌檢查陽性,老年肺結核的毒性癥狀不明顯,常因慢性支氣管炎癥狀的掩蓋,長期未被發現,應特別注意。

 

(叁)支氣管哮喘起病年齡較輕,常有個人或家族過敏性病史;

 

氣管和支氣管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性增高,表現為廣泛的支氣管痙攣和管腔狹窄,臨床上有陣發性呼吸困難和咳嗽,發作短暫或持續。

 

胸部叩診有過清音,聽診有呼氣延長伴高音調的哮鳴音。

 

晚期常并發慢性支氣管炎。

 

哮嗜酸粒細胞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痰中較多,而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的痰中較少。

 

(叁)支氣管擴張多發生于兒童或青年期,常繼發于麻疹、肺炎或百日咳后,有反復大量膿痰和咯血癥狀。

 

兩肺下部可聽到濕羅音。

 

胸部X線檢查兩肺下部支氣管陰影增深,病變嚴重者可見卷發狀陰影。

 

支氣管碘油造影示柱狀或囊狀支氣管擴張。

 

(四)心臟病由于肺郁血而引起的咳嗽,常為干咳,痰量不多。

 

詳細詢問病史可發現有心悸、氣急、下肢浮腫等心臟病征象。

 

體征、X線和心電圖檢查均有助于鑒別。

 

(五)肺癌多發生在40歲以上男性,長期吸煙者,常有痰中帶血,刺激性咳嗽。

 

胸部X線檢查肺部有塊影或阻塞性肺炎。

 

痰脫落細胞或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明確診斷。

 

預防調養

 

①及時防治感冒對阻止病情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必須告戒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一定的體育鍛煉。

 

同時加強營養,注意氣侯冷熱變化,及時防寒保暖(特別重視背部保暖),盡量不與感冒病人接觸(感冒流行季節少去公共場所;

 

家中若有感冒患者,要設法隔離避開),采用飲食調養,食醋熏蒸,藥物內服或冷水洗浴等預防方法。

 

患者一旦外感,必需及時治療,盡量迅速控制。

 

②宣傳吸煙是造成本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助于患者下決心戒除煙習。

 

必要時亦可用戒煙糖、戒煙茶和針灸方法等方法幫助戒煙。

 

③要求患者注意環境衛生,不到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去,預防粉塵刺激,杜絕接觸致敏物質。

 

因為大量資料證明,除氣象因素、吸煙外,大氣污染及某些易致過敏物質等也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引用:http://big5.wiki8.com/manxingzhiqiguanyan_2240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8 05:24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