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髖關節后脫位】
拼音
kuānguānjiēhòutuōwèi
疾病分類普通外科
疾病概述多由間接暴力引起。
當髖關節屈曲90°時同時在內收內旋位,此時股骨頭已超越髖臼邊緣,不再抵觸髖臼骨面而抵在關節囊上。
股骨頸前緣被髖臼前內緣擋住,形成以支點為中心的橫桿,如外力繼續作用,薄弱的后關節囊壁即發生破裂。
暴力來自膝部向骨盆或骨盆推向股部即可發生后脫位。
如坐在公共汽車上,髖、膝屈曲各90°并內收位(即一腿搭在另一腿上,即所謂二郎腿),骨盆固定暴力經膝部向后即可發生后脫位或者膝頂住前面靠背當猛裂剎車或撞車時暴力經軀干骨盆推向前方也同樣可引起髖關節后脫位。
若下肢內收較少,股骨頭撞擊髖臼后緣,可合并髖臼后唇撕裂骨折,或股骨頸骨折,撞擊或牽拉坐骨神經而產生神經挫傷。
髖關節后脫位有4種類型:I型單純性后脫位不伴骨折。
Ⅱ型后脫位伴有臼后緣小片骨折。
Ⅲ型脫位伴有髖臼粉碎性骨折。
Ⅳ型脫位伴有股骨頭下骨折。
疾病描述構成髖關節的髖臼與股骨頭兩者形態上緊密配合,是一種典型的杵臼關節,周圍又有堅強的韌帶與強壯的肌群,因此只有強大的暴力才會引起髖關節脫位。
在車禍中,暴力往往是高速和高能量的,為此多發性創傷并不少見。
按股骨頭脫位后的方向可分為前、后和中心脫位,以后脫位最為常見。
癥狀體征有明顯還好外傷史。
有效果明顯的疼痛髖關節不能遇到活動。
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不耐煩可以在臀部摸到脫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中心。
疾病病因大部分髖關節后脫位發生于交通事故。
發生事故時,病人的體位處于屈膝及髖關節屈曲內收,股骨則有輕度的內旋,當膝部受到暴力時,股骨頭即從髖關節囊的后下部薄弱區脫出。
病理生理大部分髖關節后脫位發生于交通事故。
發生事故時,病人的體位處于屈膝及髖關節屈曲內收,股骨則有輕度的內旋,當膝部受到暴力時,股骨頭即從髖關節囊的后下部薄弱區脫出。
分類按有無合并骨折可以分成下列五型:1、單純性髖關節后脫位,無骨折,或只有小片骨折。
2、髖臼后緣有單塊大骨折片。
3、髖臼后緣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塊可大可小。
4、髖臼緣及壁亦有骨折。
5、合并有股骨頭骨折。
診斷檢查1、有明顯外傷史、通常暴力很大,例如乘車時一腿搭在另一腿上,膝蓋頂住前座椅背,突然剎車時,膝部受撞擊而產生脫位,或高空操作觸電后摔下。
2、有明顯的疼痛,髖關節不能活動。
3、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4、可以在臀部摸到脫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
5、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經傷表現,大都為挫傷,2—3個月后會自行恢復,神經損傷原因為股骨頭壓迫,持續受壓使神經出現不可逆病理變化。
6、X線檢查了解脫位情況以及有無骨折。
治療方案(一)第Ⅰ型的治療1、復位髖關節脫位復位時需肌松馳,必須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內麻醉下行手法復位。
復位宜早,最初24—48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期,最好盡可能在24小時內復位完畢,48—72小時候再行復位十分困難,并發癥增多,關節功能亦明顯減退。
常用的復位方法Allis法,及提拉法。
病人仰臥于地上,一助手蹲下用雙手按住髁嵴以固定骨盆,術者面對病人站立,先使髖關節各屈曲至90度。
然后以雙手握住患者的蟈窩作持續的牽引,也可以前臂的上段套住蟈窩作牽引,待肌松馳后,略作外旋,便可以使股骨頭還納至髖臼內,可以感到明顯的彈跳與響聲。
提示復位成功,復位后畸形消失,髖關節亦恢復,本法簡便、安全最為常用。
2、固定復位后用繃帶將雙踝暫時捆住一起,于髖關節伸直位下將病人搬運至床上,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2—3周。
不必石膏固定。
3、功能鍛煉需臥床休息4周。
臥床期間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2—3周后開始活動關節,4周黑扶雙拐下地活動。
3個月后可完全承重。
(二)第Ⅱ—Ⅴ型的治療對這些復雜性后脫位病例,目前在治療方面還有爭論,但考慮到合并有關節內骨折,日后產生創傷性骨關節炎的機會明顯增多,因此主張早期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預后及預防避免創傷。
相關出處《外科學第五版》
引用:http://big5.wiki8.com/kuanguanjiehoutuowei_37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