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多發性脂囊瘤】
拼音
duōfāxìngzhīnángliú
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
疾病概述多發性脂囊瘤可能為皮樣囊腫的一種類型。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診斷要點:1、多在青春期后發病,但可見于各種年齡。
2、好發于胸部、四肢屈側、陰囊及腋窩。
3、皮損為米粒至黃豆大囊性結節,表面呈皮色或淡黃色,數目多。
4、一般無自覺癥狀。
病變發展緩慢,一般長期保持不變。
5、組織病理囊腫位于真皮內,囊壁由數層上皮細胞組成,類似皮脂腺導管上皮或毛囊上皮,但無細胞間橋。
并可見皮脂腺小葉附于囊壁或其周邊。
6、鑒別診斷有時需與粟丘疹、表皮囊腫、皮樣囊腫、尋常痤瘡等鑒別。
治療要點:可采用手術切除。
但因多發,故實際治療困難。
疾病描述多發性脂囊瘤不太常見,往往有家族史,有時伴發先天性厚甲病,可能為皮樣囊腫的一種類型。
癥狀體征可發生于各種年齡、不同性別,但大多數病例見于十多歲的男孩或青年,也可見于初生或生后不久,特別是有家族史者發病較早。
本病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本病好發部位為前胸中下部,也可侵犯面額、耳、眼瞼、頭皮、臂、軀干與大腿等處,還可見于女陰、陰莖、陰囊與腋窩。
少則數個,多達數百個。
直徑數毫米乃至1~2cm。
通常隆起,可移動。
其表面皮膚可正常,但也可稍帶黃色。
較大囊腫柔軟,較小者如橡皮樣硬度。
有時在其頂部中央有一凹陷,從中可擠出油狀皮脂樣物質,味臭。
通常無自覺癥狀,無壓痛,有感染時則有疼痛,最后形成瘢痕。
切開病損后可見油樣液體,可以透亮,也可渾濁如牛奶狀或奶酪狀。
在陰囊,皮損可發生鈣化。
病變發展緩慢,多年保持不變。
偶爾可自行吸收或消退。
少數患者損害為原發性,無家族史,可稱為單純性脂囊瘤。
病理生理一般囊內液體可無臭,如白色奶酪狀,或有異臭,與粉刺內容不同,通常其中無脂肪酸。
囊腫位于真皮內,有上皮圍繞,類似皮脂腺導管或毛囊上皮,囊壁為數層鱗狀上皮組成,厚薄不一,常有折疊,壁內面有一層嗜伊紅均質化角質層,無顆粒層,表面有小的突起,似頂泌汗腺的斷頭分泌,囊內有皮脂及少許角化細胞,可見多數毳毛,囊壁內及鄰近可見皮脂腺小葉。
皮脂腺小葉可開口于囊腫內,也可沿囊壁分布,但囊腔完全閉鎖,因此并不開口于毛囊。
與表皮之間可有未分化的上皮細胞短束條相連。
囊腫似乎有不同時期發育的表現,早期為小囊腫,主要為角質囊腫,外圍有表皮,內含脫落的角質。
電鏡下證實囊壁與表皮相同(其中含有基底膜及表皮各層細胞)。
小囊腫中充滿固體角質。
陳舊而較大的囊腫更類似毛皮脂囊結構。
此外,尚可見成簇的毳毛伴有毛囊,許多毛可呈毛刷狀排列于囊內。
如向皮脂腺分化時,則在囊內形成皮脂腺巢。
成熟的囊腫,角化已停止,內容則為液體,此時皮脂為其主要成分。
雖然以往認為此病系皮脂腺囊腫或角質囊腫,但現已明確屬于錯構瘤,最好視為真性腫瘤,組織學上是皮樣囊腫的一種亞型。
診斷檢查結合臨床及組織學所見可以確診。
有些類似粟丘疹,也可能與表皮囊腫、皮樣囊腫甚至與尋常痤瘡混淆。
見于Gardner綜合征的多發性表皮囊腫,也應考慮鑒別。
如囊腫很小而硬固,則應與多發性平滑肌瘤、早期神經纖維瘤或多發囊性腺樣上皮瘤鑒別。
通常活檢后即可加以區別。
治療方案個別小囊腫可切除或電干燥治療,較大損害則需切開引流。
特別提示一般不需治療。
較大者可手術切除縫合。
亦可表面切小口,或用激光在囊壁表面穿孔后,擠出內容物,可能時牽引出囊壁,囊壁未切除者,常見復發。
相關出處皮膚病學
引用:http://big5.wiki8.com/duofaxingzhinangliu_38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