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4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耳帶狀皰疹】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11:0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耳帶狀皰疹

 

拼音

 

ěrdàizhuàngpàozhěn

 

英文參考

 

zosteroticus

 

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

 

疾病概述耳帶狀疤疹是由于水痘一帶狀疤疹病毒侵犯與耳相關的顱神經而發病。

 

常見誘因為受涼、勞累、病灶感染、機體抵抗力低下等。

 

本病多為一側發病。

 

病人多于受涼或勞累后初感低熱、頭痛和食欲不振,繼而出現患側耳部劇痛,隨后于耳廓前方、外耳道及鼓膜的表面出現散在的淡紅色丘疹,漸成多數薄壁小疤,內含血清,后期小疤漸自行破潰或融合成大疤而破潰,最后結癡愈合。

 

病程中可同時伴有耳聾、面癱、前庭刺激癥狀以及迷走神經受累等多個顱神經被侵犯的癥征,借此可與耳單純皰疹相鑒別。

 

目前尚無特殊藥物治療。

 

可選用針灸、電針和理療等方法促進面癱恢復。

 

同時肌注維生素Bl每日100mg,維生素B12每日250mg。

 

耳痛劇烈者可服用鎮痛劑。

 

水疤破漬后可局部涂抹金霉素軟膏、磺胺粉劑等,以預防繼發感染。

 

疾病描述耳帶狀皰疹是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

 

癥狀體征表現在外耳道或鼓膜有皰疹,患側面癱及輕重不等的耳鳴、耳聾等聽覺癥狀。

 

此外尚有舌前1/3處味覺消失、流淚、鼻腭部水皰、眩暈、惡心、嘔吐及眼球震顫等癥狀。

 

當膝狀神經節受累,影響面神經的運動和感覺纖維,產生面癱、耳痛及外耳道皰疹三聯征,稱為Ramsay-Hunt綜合征。

 

疾病病因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病理生理1、發病機理在無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數為兒童)初次感染此病毒后,在臨床上表現為水痘或呈隱性感染,以后此病毒進入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且沿著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經節的神經纖維向中心移動,持久地潛伏于脊髓后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

 

在各種誘發刺激的作用下,可使之再活動,生長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炎及壞死,產生神經痛。

 

同時,再活動的病毒可沿著周圍神經纖維而移動到皮膚,在皮膚上產生帶狀皰疹所特有的節段性水皰疹。

 

偶爾,病毒散布到脊髓前角細胞及運動神經根,引起肌無力或相應地區的皮膚發生麻痹。

 

激發帶狀皰疹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弄清。

 

潛伏期間特異性抗體持續低水平,隨著帶狀皰疹的出現,正常肌體的特異性IgG、IgM和IgA水平迅速增高;

 

在播散型,50%病人的血清中可找到抗原抗體復合物,提示組織損傷可能由免疫復合物所引起。

 

在細胞免疫應答方面,特異性細胞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活和發生播散的主要原因。

 

據報道,一般非腫瘤住院病人中,帶狀皰疹的發病率為0.22%,而惡性淋巴瘤的住院病人中,其發病率為9%,在白血病中為2%,在其它惡性腫瘤中為0.46%,接受大劑量放療和化療的骨髓移植受者帶狀皰疹的發病率高達50%以上,約1/3發生播散。

 

使用細胞毒藥物及接受大劑量的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皆有增加V-Z感染的危險性,此外,帶狀皰疹亦可因外傷、過勞、各種感染及應用砷、銻重金屬藥物等而誘發。

 

2、病理變化其皮損的病理變化與水痘相似,惟皮膚深部毛囊的表皮細胞亦有氣球狀變性,而水痘無毛囊變化。

 

與皮疹相應的神經節內亦有病變,表現為:①脊髓神經后根與后根神經節有劇烈炎性反應;

 

②單發性周圍神經炎;

 

③脊髓后柱之單側節段性脊髓灰白質炎;

 

④局限性軟腦膜炎。

 

皮疹處真皮內感覺神經纖維之變性要在皮疹出現后第1~4d才逐漸明顯。

 

診斷檢查實驗室檢查:組織培養可發現帶狀皰疹病毒,免疫熒光檢測在血清中可見有抗體,水皰中含有補體結合抗原,皰液涂片檢查可見多核氣球狀細胞,電鏡檢查可迅速(30分鐘)作出可靠的診斷。

 

根據成簇水皰,沿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單側性及有明顯的神經痛等特點,診斷不難。

 

當皰疹尚未出現之前或表現為頓挫性帶狀皰疹時,可能將神經痛疑為其它疾病,需加注意。

 

有時需和單純皰疹鑒別,后者好發生于皮膚粘膜交界處,多見于發熱性疾病的過程中,且常有反復發作史。

 

治療方案對于一般患者,以止痛、縮短病程和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

 

(一)止痛給予鎮痛劑,如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賽庚啶亦可減輕其疼痛,各種安定藥對后遺神經痛有效,如阿米替林與奮乃靜或氟奮乃靜或硫利達嗪合并使用,多在1~2周內解除疼痛,卡馬西平、氯普噻噸、羅通定等皆可試用。

 

有人使用西米替丁可加速疾病痊愈和緩解疼痛,維生素E400mg1日3次亦有取得制止后遺神經痛的報道。

 

最近報道外用0.025%辣椒辣素霜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有較好的療效。

 

(二)抗病毒劑1.阿糖腺苷每日15mg/kg靜注10d,早期應用可減少急性痛和后遺神經痛,加速痊愈。

 

2.阿昔洛韋或伐昔洛韋早期應用可抑制病毒及阻止其播散。

 

3.干擾素高劑量(每日5.1×105IU/kg)早期應用可作為高危病人活動性感染的輔助治療。

 

(三)皮質類固醇對皮質類固醇治療的問題,目前尚有爭論,有人主張老年患者,若無明顯禁忌癥時,早期給予潑尼松,可以減輕炎癥,阻止對神經節和神經纖維的毒性和破壞作用,減少帶狀皰疹后遺的神經痛,且不影響其特殊免疫球蛋白IgG的形成,但亦有報道應用皮質類固醇治療無效。

 

(四)維生素及免疫療法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內服或注射。

 

左旋多巴對老年和眼帶狀皰疹也有一定的療效,帶狀皰疹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對水痘有效,而不能縮短帶狀皰疹病程和其后遺神經痛,故有人認為不要用于治療帶狀皰疹。

 

(五)針刺療法有明顯的消炎止痛作用,對后遺性神經痛亦有療效。

 

按損害發生部位取穴或針刺阿是穴。

 

亦可用耳針,在相應部位找刺痛點,間歇留捻20分鐘。

 

(六)音頻電療法、激光照射或磁穴療法可消炎止痛。

 

(七)中醫中藥治療熱盛者清火利濕,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濕盛者健脾除濕,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則宜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方以柴胡疏肝飲或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加減。

 

還可用驗方大青葉或板藍根15g,煎水代茶。

 

并可用板藍根注射液2mL肌內注射,每日1~2次,10次為一療程。

 

高熱病人,尤其三叉神經受累有角膜皰疹時,可用羚羊角粉0.1~0.5g沖服。

 

(八)局部治療以消炎、干燥、收斂、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

 

可外用2%龍膽紫溶液,或復方地榆氧化鋅油(生地榆10.0,紫草5.0,冰片2.0,氧化鋅油加到100.0)外涂。

 

若有繼發感染,可用新霉素軟膏外擦。

 

有壞疽性潰瘍時,可用0.1%新霉素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濕敷。

 

對眼帶狀皰疹可用0.1%~0.5%皰疹凈溶液滴眼,有人用0.1%磷乙酸霜外用,有減輕疼痛,縮短病程的效果。

 

引用:http://big5.wiki8.com/erdaizhuangpaozhen_3847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06:19 , Processed in 0.09375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