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黏多糖貯積癥Ⅳ型】
拼音
niánduōtángzhùjīzhèngⅣxíng
疾病別名粘多糖增多癥Ⅳ型,粘多糖貯積病Ⅳ型,粘多糖病Ⅳ型,莫爾奎綜合征,Morquio綜合征,骨軟骨營養不良,畸形性軟骨營養不良,非典型性佝僂病,
疾病代碼ICD:E76.2
疾病分類風濕免疫科
疾病概述黏多糖貯積癥Ⅳ型又名莫爾奎(Morquio)綜合征、骨軟骨營養不良、畸形性軟骨營養不良、非典型性佝僂病。
兩性均可發病,男稍多于女。
4~5歲時發病,一般在10歲左右出現明顯癥狀。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多發生在10歲左右,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加。
然而,多數病人死于20歲。
疾病描述本型又名莫爾奎(Morquio)綜合征、骨軟骨營養不良、畸形性軟骨營養不良、非典型性佝僂病。
其特征性表現為軀干明顯變短矮小畸形,股骨頭和髖臼呈進行性改變,關節腫大,肌肉韌帶松弛。
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兩性均可發病,男稍多于女。
Morquio(1929)首先描述了黏多糖貯積癥Ⅳ型,并發現其特征為侏儒及嚴重骨骼畸形。
此后,文獻中不斷報道新的病例,并發現尚有骨骼外表現,如角膜渾濁、主動脈瓣病變。
Pendrini(1963)證明本病尿中有大量硫酸角質素,并將其分類為黏多糖貯積癥Ⅳ型。
癥狀體征一般在4~5歲時因走路困難并出現脊柱畸形方被發現。
身材矮小主要是脊柱變短,而肢體相對過長,站立時手可伸至膝部。
關節腫大,以腕、膝部為著,呈球形。
但沒有黏多糖貯積癥Ⅰ、Ⅱ型的關節強直。
膝內翻,扁平足,兩側膝關節和髖關節彎曲畸形,形成半蹲姿勢。
腕、手、踝和趾關節因肌肉韌帶松弛而表現為活動過度。
這些外表畸形均有特殊診斷意義。
智力一般正常,面部改變為鼻梁塌陷,兩眼距離增寬,牙齒不整齊。
肝脾腫大少見。
角膜渾濁的發病年齡較黏多糖貯積癥Ⅰ型為遲,一般在10歲左右出現明顯癥狀。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多發生在10歲左右,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加。
然而,多數病人死于20歲之前。
疾病病因本病的病因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基因定位于3號染色體。
病理生理本病的發病機制是;
是硫酸軟骨素-N-乙酰己糖胺硫酸酯酶缺乏,尿中排出的黏多糖以硫酸角質素為主。
該基因定位于3號染色體。
在正常細胞內,這種酶水解N-乙酰己糖胺-6-硫酸鍵,對水解4-硫酸鍵也起一定作用。
這種酶對6-硫酸鍵的特異性發生在硫酸角質素和軟骨素-6-硫酸,故此酶缺乏時,可致這兩種黏多糖成分沉積于組織細胞,并造成細胞功能障礙。
病理:骨和軟骨在顯微鏡下結構發生明顯改變,軟骨細胞腫脹,含有大量酸性黏多糖,并有軟骨組織局灶性壞死。
肝臟庫普弗細胞有包涵體。
在腦神經元細胞內由于酸性黏多糖沉積,可引起變性和腫脹。
診斷檢查診斷:根據臨床癥狀、X線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可以診斷本病。
實驗室檢查:中性粒細胞內可見異染性黏多糖顆粒,但在早期可無此顆粒。
尿中出現過多的硫酸角質素為其特異性改變,有時可高達45mg/L,對臨床和X線表現均不典型者,有助于診斷。
其他輔助檢查:X線檢查。
以脊柱、骨盆、手和腕骨改變為常見,而且具有特征性。
1.脊柱椎體普遍變扁平,橫徑及前后徑均增加,胸椎較腰椎明顯。
椎間隙相對增寬,椎體表面不規整,前部上、下角常缺損,以致椎體呈楔形變或中部前突呈舌狀。
這些典型改變常見于下胸、上腰部,而下部腰椎則趨正常。
腰1或腰2常發生脊柱后突畸形,椎體變小并略向后移位,很像被上下椎骨強力擠出。
腰椎側位片可見椎弓根變長,以致椎管前后徑增大。
肋骨趨平直變寬,脊柱端變細,頗似船槳狀。
2.骨盆髂骨翼呈圓形,可有缺損,基底部窄而長,髖臼淺,髖臼角增大,上緣不規整。
股骨頭變平,骨骺碎裂,邊緣不規整。
股骨頸干角逐漸消失,最后股骨頭也完全吸收,股骨頸變粗短,形成髖外翻畸形。
骶骨較窄,骨盆于髖臼水平縮窄,形成長而窄的骨盆腔。
3.手和腕改變與Ⅰ型相似,掌骨近端及指骨遠端變尖,尺橈骨遠端關節面相對傾斜。
腕骨骨化中心出現延遲,發育小。
4.長管骨傾向于變短、增粗,骨小梁不規則,皮質變薄,干骺端增大而不規整,可有缺損區。
骨骺中心出現遲緩,小而扁平,常有分節現象,與骨干融合時間推遲,這些改變以股骨近端最為明顯。
關節間隙增寬或有脫位及畸形,如髖外翻、膝外翻和肩關節盂變淺等。
鑒別診斷應注意與其他類型黏多糖貯積癥、軟骨發育不全的鑒別。
此外,本病還應與先天性脊柱骨骺發育不良鑒別,后者的短軀干型侏儒、頸短、膝外翻、肌肉無力和步態搖擺等與本病相似,易于混淆。
但先天性脊柱骨骺發育不良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軀干矮小出生時就存在,無角膜渾濁,尿中亦無異常黏多糖排出。
椎體可以變扁,但椎間隙并不增寬,并且有逐漸變窄的趨勢,髂骨改變輕,髖臼角變小,髖臼頂趨水平,髖內翻畸形,掌骨近端無變尖現象。
治療方案同黏多糖貯積癥Ⅰ型。
對脊柱彎曲及胸腰椎壓迫脊髓者,可施行手術矯正。
對其他癥狀,也可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
并發癥脊髓受壓迫可引起痙攣性截癱及呼吸肌麻痹。
預后及預防預后:較好,多能活到成人。
多死于心肺功能衰竭。
多數病人死于20歲之前。
預防:糖原累積病是一組兒童遺傳性糖原代謝紊亂的疾病,主要以機體組織糖原累積過多而分解困難為特點,極少為糖原合成代謝障礙,致使機體組織糖原儲存少。
糖原累積病并非為一種疾病,而是一組疾病。
目前確定的已有12種。
臨床均以低血糖為特征,所涉及到的器官主要為肝、腎、骨骼肌。
遺傳方式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無性別差異,多在兒童期發病。
部分病人至成人后,病情不再發展,可以維持一般健康水平。
患者主要是由于缺乏分解糖原的某些酶,如葡萄糖-6-磷酸酶、α-1,4葡萄糖甙酶、磷酸果糖激酶、肝磷酸化激酶等。
許多患者的父母為近親結婚,避免近親結婚是預防本病的重要環節。
一旦發現糖原累積癥,以防治低血糖為主,膳食少量多餐,限制脂肪和總熱量,限制體力活動。
血清乳酸高者,宜服碳酸氫鈉防治酸中毒。
皮質激素、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可幫助控制低血糖。
流行病學Morquio(1929)首先描述了黏多糖貯積癥Ⅳ型,兩性均可發病,男稍多于女。
4~5歲時發病,一般在10歲左右出現明顯癥狀。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多發生在10歲左右,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加。
然而,多數病人死于20歲。
目前沒有其他相關內容描述。
引用:http://big5.wiki8.com/nianduotangzhujizheng.A2.F4xing_39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