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危亦林】
拼音
wēiyìlín
概述
危亦林(1277-1347年)元代醫學家。
字達齋,南豐(今屬江西)人。
其祖均為名醫,高祖云仙精大方脈,其伯祖危碧崖則精于小方脈,其伯熙載長于眼科,亦林遍學各科,通曉內、婦、兒、眼、骨、喉、嚙諸科,尤對骨科最為精研。
以十余載之精力,選編古今驗方,依十三科分類,編出《世醫得效方》十九卷,經江西醫學提舉司送太醫院審閱,并于至正五年刊刻行世。
其中之懸串骨折復位法、骨折脫臼之整復法、麻醉法等,均有所創新,于我國骨傷科學發展史上,頗有重要意義。
危亦林指出:“凡坐脊骨,不可用手整頓,須用軟繩從腳吊起,墜下身直,其骨使自歸窠。
未直則未歸窠,須要墜下,待骨直歸窠。
然后用大桑皮一片,放在背皮上,杉樹皮兩三片,放在桑皮上,用軟物纏夾定,莫令屈。
用藥治之。”
此種方法,國外很晚才掌握。
直到1927年,英國醫學家達維斯(Daris)才提出采用懸吊復位法,與危亦林相比,晚了六百多年。
危亦林在施行金瘡與正骨手術時,還大量運用了烏頭、蔓陀羅等中藥麻醉。
據《世醫得效方》卷十八所載,有麻藥方“草烏散”,藥物主要有:豬牙皂角、木鱉子、紫金皮、白芷、半夏、烏藥、川芎、當歸、川烏、茴香、木香、草烏等。
書中不僅說明施行某種手術需要某幾種麻醉藥,而且提出必須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和出血情況來決定劑量。
其內容之詳細是《后漢書.華佗傳》所不能比擬的。
華佗雖然最早發明了麻醉術,使用“麻沸散”進行手術,但華佗著作及其“麻沸散”方皆早亡佚。
歐洲19世紀中葉發明現代麻醉藥以前,日本外科醫生華岡青州曾于公元1805年使用蔓陀羅做手術麻醉劑,當時被譽為世界麻醉史上的先例,其實他比危亦林晚了四百五十多年。
可見,危氏所著,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全身麻醉文獻。
引用:http://big5.wiki8.com/weiyilin_48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