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大棗湯】
拼音
dàzǎotāng
英文參考
ZiziphiJujubaeDecoction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大棗湯處方大棗15枚黃耆12克附子6克生姜6克麻黃6克甘草3克制法上六味嚼咀。
功能主治主歷節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八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大棗湯處方大棗(去核,焙)1兩,人參1兩,白術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陳曲(炒)1兩,甘草(炙)1分,檀香(銼)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久疳多渴,不美乳食。
用法用量1歲兒童1錢匕,水半盞,加大棗1枚(擘),煎至3分,去滓溫服,每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大棗湯處方大棗、浮小麥、麥冬、人參、川芎、當歸、竹茹、茯苓、茯神、陳皮、熟地、香附、白芍、黃耆。
功能主治養心血,滋肺金,肅清上焦,安胎定神。
主妊娠無故終日悲泣,或獨居一室,喜笑不休,狀如鬼祟所附,或驚悸數發,此由臟燥故也。
各家論述是方以棗、麥為君;
四物養血,參、苓、甘、耆補氣為臣;
麥冬、茹、神清心安神,陳、附使氣不上逆為佐。
使氣以煦之,血以濡之,臟不燥而血自安。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大棗湯別名大棗煎處方大棗30枚,杏仁3兩(去皮尖),人參3兩,紫菀2兩,萎蕤3兩,麥門冬3兩(去心),百部3兩,通草3兩,石膏8兩,五味子1兩,羊腎3枚(去膏),麻黃3兩(去節)。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潤肺,止心痛。
主上焦熱,牽肘攣心痛,喘咳短氣,動而好唾。
用法用量大棗煎(《圣惠》卷四十七)。
摘錄《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本事》卷四:大棗湯處方白術3兩,大棗3枚。
功能主治四肢腫滿。
用法用量白術(口父)咀。
每服半兩,水1盞半,大棗拍破,同煎至9分,去滓溫服,1日3-4次,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白術氣味甘溫微苦,入足太陰;
大棗氣味甘酸微溫,入手少陽、足太陰、陽明。
四肢浮腫,由乎中宮氣弱土衰,不能運濕,故用培土之藥。
得中焦氣旺,脾胃不致失職,自然腫消而病安矣。
摘錄《本事》卷四
《千金》卷八方名大棗湯組成大棗15枚,黃耆4兩,附子1枚,生姜2兩,麻黃5兩,甘草1尺。
主治歷節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7升,煮取3升,服1升,每日3次。
用藥禁忌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各家論述《張氏醫通》:麻黃附子甘草湯加黃耆、姜、棗,日三服之。
發表重劑莫如麻黃,溫經峻藥首推附子,表里補瀉,功用天淵。
仲景于少陰病脈沉發熱,二味合用,單刀直破堅壘,而建補天浴日之功。
在一二日間,勢難叵測,則用細辛以助其銳。
二三日無里證,則用甘草以緩其治,各有權度。
《金匱》于水腫治例,亦用二湯,喘嗽則兼細辛,以開肺氣之壅;
脈沉則兼甘草,以緩腎氣之逆,與初起防變,二三日無里證互發。
而倉公乃于麻附細辛方中,加當歸、防、獨,以療賊風口噤發痙。
《千金》復以麻附甘草湯內加黃耆、姜、棗,以治歷節疼痛,總賴麻黃、附子,徹外徹內,迅掃其邪,杲日當陽,何有陰之患乎?
《醫心方》卷二十一引《小品方》方名大棗湯組成大棗100枚,黃耆3兩,膠8兩,甘草1尺。
主治婦人五崩,下赤、白、青、黃、黑。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半,納膠令烊,分3服。
《千金翼》卷十八方名大棗湯組成大棗30枚(擘),石膏3兩(劈),白薇2兩,前胡2兩,人參2兩,防風2兩,桂心1尺,甘草1尺(炙)。
主治虛煩短氣,氣逆胸滿,上熱下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服。
《圣濟總錄》卷四十一方名大棗湯組成大棗50枚(去核,焙,別搗),生干地黃半斤(切,焙),阿膠(炙令燥)3兩,甘草(炙,銼)3兩。
主治恚怒傷肝,胸中菀結,或至嘔血者。
蓋氣血相薄而厥逆。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2夜1,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除大棗外,為粗末,再作一處搗勻。
引用:http://big5.wiki8.com/dazaotang_53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