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加味溫膽湯】
拼音
jiāwèiwēndǎntāng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加味溫膽湯處方枳實(麩炒)、半夏(湯泡)、白茯苓(去皮)、橘紅、人參,各一錢半。
竹茹、香柎、麥門冬、柴胡、桔梗,各一錢。
甘草(半錢)。
功能主治治心膽虛怯,處事易驚,夢寐不安,氣[]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困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三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醫宗金鑒》卷四十六:加味溫膽湯處方陳皮半夏(制)茯苓各3克甘草(炙)1.5克枳實竹茹黃芩各3克黃連2.4克麥冬6克蘆根3克制法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清胃生津,降逆止嘔。
治妊娠惡阻,胃中有熱,嘔吐,心中煩熱憒悶,喜飲涼漿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醫宗金鑒》卷四十六
張笑平方:加味溫膽湯處方姜竹茹9克,姜半夏9克,陳皮9克,云苓9克,炙甘草9克,枳實4.5克,葛根25克,丹參25克,鉤藤15克,生磁石15克。
功能主治平肝瀉火,化痰降氣。
主肝陽上亢,痰火內擾。
(美尼爾氏綜合癥)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2劑。
摘錄張笑平方
《寒溫條辨》卷五:加味溫膽湯處方人參1錢,甘草(炙)1錢,茯苓1錢,遠志(去心)1錢,酸棗仁(炒,研)1錢,熟地1錢,枳實(麩炒)1錢,陳皮1錢,半夏(姜汁炒)1錢,五味子5分,生姜1錢。
功能主治汗下后不解,嘔而痞悶,或虛煩不眠,肉瞤筋惕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寒溫條辨》卷五
《回春》卷四:加味溫膽湯處方半夏(泡7次)3錢半,竹茹1錢半,枳實(麩炒)1錢半,陳皮2錢2分,茯苓1錢1分,甘草1錢1分,酸棗仁(炒)1錢,遠志(去心)1錢,五味子1錢,人參1錢,熟地黃1錢。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病后虛煩不得臥,及心膽虛怯,觸事易驚,短氣悸乏。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四
《金鑒》卷四十六:加味溫膽湯處方陳皮1錢,半夏(制)1錢,茯苓1錢,甘草(炙)5分,枳實1錢,竹茹1錢,黃芩1錢,黃連8分,麥冬2錢,蘆根1錢。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妊娠惡阻因于胃熱者,嘔吐,心中熱煩憒悶,喜飲涼漿。
體瘦惡阻多火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四十六
《金鑒》卷五十二:加味溫膽湯處方陳皮、半夏(姜制)、茯苓、麥冬(去心)、枳實(麩炒)、生甘草、竹茹、黃連(姜炒)。
功能主治小兒熱積胃中,食入即吐,口渴飲冷,嘔吐酸涎,身熱唇紅,小便赤色。
用法用量加燈心,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二
《傷寒全生集》卷四組成橘紅、半夏、茯苓、甘草、竹茹、人參、黃連、川芎、生地、山梔、軟柴胡、當歸身、白芍藥、酸棗仁、遠志。
主治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烏梅,水煎,調辰砂末服。
加減有痰,加姜汁炒半夏倍多。
《準繩·傷寒》卷五組成人參2錢半,橘紅1錢,茯苓1錢,黃連(酒炒)1錢,軟苗柴胡1錢,當歸身1錢,川芎1錢,白芍藥1錢,生地黃1錢,酸棗仁1錢,半夏7分,甘草5分,竹茹1團,生姜3片。
主治虛煩身振不得眠。
用法用量水2鐘,煎至1鐘,去滓溫服。
《袖珍》卷一別名參胡溫膽湯組成枳實(麩炒)8兩4錢,半夏(湯泡7次)8兩4錢,竹茹8兩4錢,橘紅11兩3錢,白茯苓6兩3錢,甘草(炙)4兩1錢,香附1斤半,人參6兩3錢,柴胡6兩3錢,麥門冬6兩3錢,桔梗6兩3錢。
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夢寐不祥,異象感惑,遂致心驚膽懾,氣郁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1兩,加生姜5片,大棗1個,水2盞,煎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附注參胡溫膽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六)。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aweiwendantang_61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