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牛筋草】
拼音
niújīncǎo
《全國中草藥匯編》:牛筋草拼音名NiJīnCǎo別名蟋蟀草、路邊草、鴨腳草、蹲倒驢、牛頓草、千人踏來源為禾本科蟋蟀草屬植物牛筋草Eleusineindica(L.)Gaertn.的全草。
夏秋采,洗凈曬干備用。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散瘀止血。
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濕性關節炎,黃疸型肝炎,小兒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尿道炎;
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狗咬傷。
用法用量1~2兩;
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華本草》:牛筋草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拼音名NiúJīnCǎo英文名GoosegrassHerb別名千金草、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椮子草、牛頓草、鴨腳草、粟仔越、野雞爪、栗牛茄草、蟋蟀草、扁草、水牯草、油葫蘆草、千斤草、尺盆草、路邊草、稷子草、鵝掌草、野鴨腳菜、老驢草、百夜草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eusineindica(L.)Gaertn.采收和儲藏:8-9月采挖,去或不去莖葉,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牛筋草,一年生草本。
根系極發達。
稈叢生,基部傾斜,高15-90cm。
葉鞘壓扁,有脊,無毛或疏生疣毛,鞘口具柔毛;
葉舌長約1mm;
葉片平展,線形,長10-15cm,寬3-5cm,無毛或上面常具有疣基的柔毛。
穗狀花序2-7個,指狀著生于稈頂,長3-10cm,寬3-5mm;
小穗有3-6小花,長4-7mm,寬2-3mm;
穎披針形,具脊,脊上粗糙;
第1穎長1.5-2mm,第2穎長2-3mm;
第1外稃長3-4mm,卵形,膜質具脊,脊上有狹翼,內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狹翼。
囊果卵形,長約1.5mm,基部下凹,具明顯的波狀皺紋,鱗皮2,折疊,具5脈。
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荒蕪之地及道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幾遍全國。
性狀性狀鑒別根呈須狀,黃棕色,直徑0.5-1mm。
莖呈扁圓柱形,淡灰綠色,有縱棱,節明顯,節間長4-8mm,直徑1-4mm。
葉線形,長達15cm,葉脈平行條狀。
穗狀花序數個呈指狀排列于莖頂端常為3個,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
皮層由4-6列薄壁細胞組成,中柱鞘纖維成環狀排列,其外側有約20個棱脊維管束斷續排列成環狀。
中柱維管束散在,外韌型,具環管纖維。
髓細胞呈類多角形,中部常萎縮而中空。
化學成份莖葉含異葒草素(isoorientin),木犀草素-7-O-蕓香糖甙(luteolin-7-O-rutinoside),小麥黃素(tricin),5,7-二羥基-3,4,5-三甲氧基黃酮(5,7-dihydroxy-3,4,5-trimethoxyflavon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xide),特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isovitexin),三色堇黃酮甙(violanthin)及3-O-β-D-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3-O-β-D-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和6-O-棕櫚酰基-3-O-β-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6-O-palmitoyl-3-O-β-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
藥理作用非洲民間用作利尿,祛痰劑,或治腹瀉。
性味甘;
淡;
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濕;
涼血解毒。
主傷暑發熱;
小兒驚風;
乙腦;
流腦;
黃疸;
淋證;
小便不利;
痢疾;
便血;
瘡瘍腫痛;
跌打損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90g。
各家論述1.《百草鏡》:行血,長力。
2.《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清熱,消疝氣。
3.《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強筋骨,治遺精。
4.《閩東本草》:治小兒急驚,石淋,腰部挫傷,腸風下血,反胃,喘咳。
5.《上海常用中草藥》:活血補氣。
治脫力勞傷,肺結核。
摘錄《中華本草》
引用:http://big5.wiki8.com/niujincao_77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