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單純乳突鑿開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7 06:0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單純乳突鑿開術

 

拼音

 

dānchúnrǔtūzáokāishù

 

英文參考

 

simplemastoidotomy單純乳突鑿開術

 

目的使乳突及中耳引流通暢,以利控制耳部急性感染,防止炎癥擴散。

 

適應證1、急性中耳乳突炎,有下列征象:①乳突部軟組織紅腫,鼓竇、乳突尖部壓痛明顯;

 

②外耳道后上壁下塌;

 

③乳突x線攝片有骨質破壞;

 

④合并骨膜下膿腫、面癱及其他顱內外并發癥。

 

2、慢性膽脂瘤性中耳炎,合并骨膜下膿腫或顱內外并發癥,需行乳突根治術,但全身或局部情況只允許作手術探查引流。

 

手術圖解圖1手術切口圖2暴露乳突篩區圖3trautmann's三角圖4用電鉆磨開乳突篩區圖5用圓鑿鑿開乳突篩區圖6清除乳突外層有質及病變組織圖7用電鉆或刮匙使乳突腔輪廓化圖8竇腦膜角圖9紗條填塞圖10縫合切口、放置引流

 

手術器械乳突牽開器、乳突咬骨鉗、圓鑿(3mm、5mm、7mm)、平鑿(2mm、4mm、6mm)、電鉆等。

 

術前準備1、剃除耳前、后上方3-5cm范圍內的頭發,女病員梳好辮結。

 

2、清洗耳廓及外耳道。

 

3、術前1h口服苯巴比舀0.1g(兒童酌減)。

 

4、全麻者,術前45min,皮下注射阿托品0.4mg。

 

麻醉可采用局麻、強化麻醉、全麻。

 

局麻取1%普魯卡因20ml,注射以下四處:①耳后耳廓附著部乳突表面皮膚及骨膜下浸潤,麻醉耳大和枕小神經。

 

②經耳后耳廓附著部中點,以長針頭向外耳道上、后下壁方向局部浸潤,麻醉迷走神經耳支。

 

必要時可直接經外耳道口注射于外耳道深部上、后下壁。

 

③外耳道前壁骨部與軟骨部交界處皮膚及骨膜下浸潤,麻醉耳顳神經。

 

④耳屏及耳輪腳之間,皮膚及骨膜下浸潤,麻醉耳顳神經上支(耳后切口可不注射此點)。

 

耳后注射勿太近莖乳孔,以免引起暫面癱。

 

手術方法1、體位:仰臥。

 

頭轉向對側,患耳向上,頭下墊一棉圈,同側肩下墊一沙袋。

 

2、切口:多取耳后切口。

 

將耳廓推向前方,在耳廓附著部后方0.5cm處作一弧形切口,上至耳廓附著部上端,下至乳突尖端(嬰幼兒下端切口離開乳突尖1-1.5cm),以免損傷在神經(圖1),深達骨膜,用剝離器將骨膜向前后方向分離,暴露外耳道上三角區(圖2),置服突自動拉鉤。

 

3、鑿開乳突鼓竇應先明確乳突表面的解剖標志,決定鼓竇的位置,其定位方法如下:(1)顳線:系顴突后根的延長線,為一表面平滑之骨線,標志鼓竇頂部,超過此線鑿入會誤入顱中窩。

 

(2)外耳道上棘:為外耳道后上緣向前外方伸出之小三角形或菱形的骨性隆起,鼓竇入口在此棘稍后方。

 

(3)篩區:外耳道上棘后方一小區域。

 

呈多個篩狀小孔,為小血管通入鼓竇之通路,剝離骨膜后,篩孔常可見滲血。

 

(4)外耳道上三角區:上緣為顴突后根的延長線,前邊為外耳道后緣之切線,后下緣自顴突后根的延長線引到外耳道下緣之斜線,以上構成的三角區為trautmann's三角,其深部即為鼓竇(圖3)。

 

用圓鑿或電鉆以篩區為中心,上方勿超過顳線,后方離外耳道后壁1cm內,前方在外耳道上棘后緣henle,與外耳道長軸平行方向鑿入擴大乳突腔(圖4、5),如原有乳突骨板破壞形成瘺孔,則可先以探針探索,沿瘺孔鑿入。

 

鑿開乳突腔時應自上而下,由后向前,由下向上,從前向后,循次鑿開,外層較寬深部漸窄,后方宜淺,前方宜深,使術腔呈斜坡形。

 

鑿上緣及前緣時,鑿子應與骨面垂直。

 

鑿后緣及下緣時,鑿子應取斜位。

 

在成人鑿深約10-15mm,即可達鼓竇。

 

4、清除病變組織以刮匙、圓鑿、咬骨鉗或電鉆將乳突外層骨質、各病變氣房、肉芽及壞死組織清除(圖5)。

 

其范圍上達鼓竇天蓋,后達乙狀竇骨板,下達乳突尖部,前達外耳道后壁。

 

將各部交界處如竇腦膜角處等病變組織均需刮清,但勿將各骨壁刮穿。

 

以小刮匙,匙背朝內,向外上方用力擴大鼓竇入口,將病變粘膜及骨質刮凈,底部可見水平半規管嵴,其前下方即為面神經管(圖7、8),當心損傷。

 

探針及刮匙勿深入鼓竇,以免損傷聽骨。

 

5、填塞紗條乳突腔內氣房應完全開放,術腔光潔,以生理鹽水沖洗,去除碎骨,用耳內小紗條一端置于鼓竇引至上端創口,復轉回至腔底,來回數次,使向外充分引流(圖9),創口敞開。

 

創口亦可部分縫合(圖10)。

 

拭凈外耳道,置消毒紗條一段于外耳道口,用消毒耳敷蓋于創口,外用繃帶作扇形包扎。

 

先將繃帶在額部水平固定2-3道后,水平與斜形交叉重疊包扎,繃帶應向后上用力,松緊適宜,術側眼外上方先置一小紗條,待包扎后收緊,以免繃帶遮住術側眼睛。

 

注意事項1、耳后切口位置,若乳突部腫脹,耳廓附著不易辨認時,將耳廓向內(即向外耳道深部方向)加壓,可現皺紋,使附著部明顯可見。

 

2、小兒乳突尖未發育,面神經穿過莖乳位置較淺,故耳后切口位置應距耳廓附著部下端1-1.5cm,以免傷及面神經。

 

3、關于找鼓竇首先充分暴露乳突表面標志,應從外耳道上三角為標志鑿入。

 

有的病人外耳道上棘突出不顯,可由篩區鑿入,也可在暴露竇腦膜三角后在相應的耳道后壁上方鑿入。

 

在鑿近鼓竇時,常可見有膿血滲出,一般再稍鑿深,可現小孔,以探針小心探索深度及上壁、后壁范圍后再逐步加以擴大。

 

4、清除乳突病變組織,刮除面神經周圍病變小房及鼓竇、鼓竇入口病變時需特別小心,以免誤傷面神經,清理后壁氣房時,如不能確定是乙狀竇骨壁還是氣房,可用探針沿可疑腔之骨壁探入,如為小房,即可見骨腔。

 

5、術中如見鼓竇蓋、乙狀竇骨壁已有破壞,應將破壞區稍加擴大,直至正常腦膜(正常腦膜為白色、有彈性、光澤)。

 

6、如術中誤傷鼓竇蓋、乙狀竇有壁而出血,可用明膠海綿或紗條壓緊片刻。

 

必要時可用顳筋膜貼補加碘仿紗條填緊。

 

術后抽紗條時間延長數天或逐層抽去。

 

術后處理1、全身性用藥以抗生素為主,可靜脈滴注,也可肌內注射。

 

2、每天傷口換藥,將填塞紗條取出,清洗術腔創面,改換抗生素紗條濕敷創面。

 

或每天更換敷料。

 

引用:http://big5.wiki8.com/danchunrutuzaokaishu_10337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20:5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