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易筋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7 04:5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7 05:16 編輯

醫學百科●易筋經

 

拼音

 

yìjīnjīng

易筋經,是我國民間流傳的一套變易筋骨,使之強健的一套練習方法。

 

這套功法曾經被偽托為南北朝時達摩和尚傳給少林寺和尚的。

 

其特點為動作與呼吸密切結合,始終采取靜止性用力。

 

功法操作一、韋馱獻杵勢1.第一勢(1)起式:并步,頭端平,目視前方,下頦微向里收,含胸拔背,蓄腹收臀,松肩,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側,五指并攏微屈,中指貼近褲縫,兩腿伸直,兩腳相靠,足尖并攏,口微開,舌抵上腭,定心息氣,神情安祥。

 

(2)功式:左足向左平跨一步,兩足與肩寬,足掌踏實,兩膝微松。

 

雙手向前徐徐上提,在胸前成抱球狀,松肩,略垂肘,兩掌心內凹,五指向內微屈,指端相對,約距15cm。

 

2.第二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兩足分開,與肩同寬,足掌踏實,兩膝微松,直腰收臀,含胸蓄腹,上肢一字平開,掌心向地,頭如頂物,兩E直視。

 

3.第三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兩足開立與肩寬,足尖著地,足跟提起,腿直,蓄腹啦臀,兩掌上舉高過頭頂,掌心朝天,四指并攏伸直,拇指與其余四指分開約成直角,兩中指之距約為3cm,肘微曲,仰頭,目觀掌背,舌抵上腭,鼻息調勻。

 

(3)收式:兩掌變拳,旋動前旋,使拳背向前然后上肢用勁,緩緩將兩拳自上往下收至腰部,拳心向上,在收拳同時,足跟隨勢緩緩下落,兩拳至腰時,兩足跟恰落至地。

 

二、摘星換斗勢1.起式并步同一起式。

 

2.功式右足稍向右前方移步,與左足成斜丁八步形;

 

隨勢身向右微側。

 

屈膝,提右足跟,身向下沉或成右虛步含襠勢。

 

兩上肢同時操作,左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右手握如鉤狀下垂于襠前。

 

右鉤手上提,使肘略高于肩,前臂與上臂近乎垂直,鉤手置于頭之右前方,松肩、屈腕、肘向胸、鉤尖向右、頭微偏、目注右掌心、舌抵上腭、含胸拔背、直腰收臀、少腹含蓄,緊吸慢呼,使氣下沉,身勿前后左右傾斜,兩腿前虛后實,前腿虛中帶實,后退實中帶虛。

 

左右交換,要求相同。

 

三、倒拽九牛尾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兩足尖內扣,屈膝下蹲成馬襠勢,兩手握拳由身后劃弧線形向襠前,拳背相對,拳面近地,隨勢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頭、目前視。

 

(2)兩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勢,隨勢直腰,肩松肘屈,肘略低于肩,頭端平,目前視。

 

(3)旋動兩掌,使掌心各向左右隨勢運動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

 

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

 

(4)身體向左轉側,成左弓右箭勢(面向左方)。

 

兩上肢同時動作:左上肢外旋,屈肘約成半圓狀,拳心對面,雙目視拳,高與肩平,肘不過膝,膝不過足尖;

 

右上肢內旋向后伸,拳背離臀,松肩、肘微屈。

 

兩上肢一前~后作螺旋勁,上身正直,塌腰收臀,鼻息調勻。

 

(5)身體向右轉側,面前方,左弓步變馬襠勢,隨勢左上肢內旋至身后,右上肢外旋,再兩拳同時由身后(劃弧線)至襠前。

 

(6)同本功式之(2)。

 

(7)同本功式之(3)。

 

(8)同本功式之(4),但左右方向相反。

 

四、出爪亮翅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1)兩手仰掌沿胸前徐徐上提過頂,旋腕翻掌,掌心朝天,十指用力分開,虎口相對,中、食指相接,仰頭,目觀中、食指交接處,隨勢足跟提起,離地約10cm,以兩足尖支持體重。

 

肘微屈,腰直,膝不得屈。

 

(2)兩掌緩緩分開向左右而下,上肢成一字平舉,隨勢足跟落地。

 

再翻掌使掌心向上,十指仍用力分開,肩、肘、腕、掌相(3)兩仰掌化拳,由身后向腰,成仰拳護腰勢。

 

(4)兩仰拳化俯掌由胸前徐徐向前推,至肘直,隨勢足跟提起,離地約10cm。

 

繼而兩掌背屈,使掌心朝前,指端向上,十指仍用力分開,目向前平視,肩、肘、肩、腕相平,直腰,膝勿屈五、九鬼拔馬刀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1)足尖相銜足跟分離成八字形,腰實腿堅,膝直足霸,同時兩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

 

(2)運動兩臂。

 

左臂經上往后,成鉤手置于身后,右臂向上經右往胸前,掌根著實,蓄勁于指。

 

(3)右臂上舉過頭,由頭之右側屈肘俯掌下復。

 

使手抱于勁項,鉤手化掌,使左掌心貼于背,在生理許可范圍盡可能向上。

 

(4)頭用力上抬,欲使頭后仰,上肢著力,掌用勁下按,欲使頭前俯,手項爭力。

 

挺胸直腰,腿堅腳實,使勁由上貫下至踵.鼻息調勻,目微左視。

 

(5)運動兩臂。

 

左掌由后往上往前,右上肢向前回環,左右兩掌相叉立于胸前。

 

(6)左右交換,操作同上。

 

六、三盤落地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兩足之距較肩為寬,足尖內扣,屈膝下蹲成馬襠勢,兩手叉腰,腰直胸挺,后背如弓,頭端平,目前視。

 

(2)兩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兩上肢似一圓盤處于前胸。

 

(3)由上勢,旋腕轉掌,掌心朝前,運動上肢,使兩掌向左右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胸腹之前徐徐運勁上托,高不過眉,掌距不大于兩肩之距。

 

(4)旋腕翻掌,掌心朝地,兩掌運勁下按,成虛掌置于膝蓋上部,兩肩松開,肘微屈曲,兩臂略向內旋,前胸微挺,后背如弓,頭如頂物,雙目前視。

 

七、青龍探爪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兩足之距約與肩寬,兩手成仰拳護腰勢。

 

身立正直,頭端平,目前視。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過頂,隨勢身略向右轉側,面向右前方,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拳仍作仰拳護腰勢,目視平掌,兩足踏實勿移。

 

(3)上勢,左大拇指向掌心屈曲,雙目視大拇指。

 

(4)左臂內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隨勢推掌至地。

 

膝直,足跟勿離地,昂首,目前視。

 

(5)左掌離地,圍左膝上收至腰,成兩仰拳護腰勢,同(1)動作。

 

(6)左右交換,反復操作。

 

八、臥虎撲食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1)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勢,兩掌相迭扶于右膝上,直腰挺胸,兩目微向左視。

 

(2)身體向左轉側,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勢,扶于膝上之兩掌分向身體兩側,屈肘上舉于耳后頸之兩旁,然后運勁使兩掌徐徐前推,至肘直。

 

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3)接上勢,俯腰,兩掌下按,掌與指著地,按于左足前方之兩側,掌實,肘直,兩足底勿離地,昂首,目前視。

 

(4)分解成三,如下:①右足跟提起,足尖著地,同時在前之左腿離地后伸,使左足背放于右足跟上,以兩掌及右足尖支撐身體。

 

②再屈膝,身體緩緩向后收,重心后移,蓄勁待發。

 

③足尖發勁,屈曲之膝緩緩伸直。

 

兩掌使勁,使身體徐徐向前,身應盡量前探,重心前移,最后直肘,昂起頭胸,兩掌撐實。

 

如此三者連貫進行,后收前探,波浪形的往返進行,猶如虎撲食。

 

(5)由上勢,左腿跨向兩掌之間,屈左膝,右腿伸直,成右仆腿勢,同時兩掌離地,相迭扶于左膝上。

 

(6)左右交換,反復操作。

 

九、打躬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兩足比肩稍寬,足尖內扣,兩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舉勢,頭如頂物,目向前視,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2)由上勢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后腦。

 

勿挺腹凸臀。

 

(3)由上勢,屈膝下蹲成馬襠勢。

 

(4)直膝彎腰身前俯,兩手用力使頭盡向胯下,兩膝不得屈曲,足跟勿離地。

 

十、工尾勢1.起式并步同第一勢。

 

2.功式(1)兩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舉過頂,雙目視掌,隨掌上舉而漸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肚。

 

(2)由上勢,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兩肘欲直,目向前平視。

 

(3)由上勢,仰身,腰向后彎,上肢隨之而往,目上視。

 

(4)由上勢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離地。

 

主治病癥本功既能增強腰力、腿力、臂力、指力,又能調整內臟功能,增強體質,有利于消除病痛,是一種“扶正祛邪”的強健功法。

 

注意事項1.練本功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如換穿寬松的衣服、布鞋等。

 

2.練功時要集中注意力,呼吸調勻。

 

呼吸以舒適自然為宜,不可屏氣用力。

 

開始時以自然腹式呼吸為宜。

 

3.練功時要求松靜自然,剛柔相濟,意守丹田。

 

4.練功畢或中間休息時,不可當風,并應作適當的活動,如散步、活動關節等,但不應作激烈活動。

 

5.開始時,宜每節做持續10次呼吸,以后逐漸增加,達40次呼吸為止,一般以微出汗為度。

 

每天至少練功1次。

 

6.體質特別虛弱者,不宜練習本功。

 

7.易筋經功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強筋壯骨,故在治療病癥方面,不如其他功法那么明顯。

 

引用:http://big5.wiki8.com/yijinjing_10708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22:30 , Processed in 0.1562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