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7 04:09 編輯
【醫學百科●菜豆】
拼音
càidòu
豆科菜豆屬一年生草本。
又名四季豆、蕓豆等。
以嫩莢或豆粒供食用。
原產南美洲,至今該地仍有野生種。
公元前在美洲已普遍種植,16世紀末中國已有栽培,后傳至日本。
現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菜豆的別名四季豆、豆角、白飯豆、云扁豆、龍爪豆、龍骨豆、蕓豆、白豆、二生豆
形態和類型根系較發達。
莖蔓生、半蔓生或矮生。
初生真葉為單葉,對生;
以后的真葉為三出復葉,近心臟形。
總狀花序腋生,蝶形花。
花冠白、黃、淡紫或紫等色。
自花傳粉,少數能異花傳粉。
每花序有花數朵至10余朵,一般結2~6莢。
莢果長10~20厘米,形狀直或稍彎曲,橫斷面圓形或扁圓形,表皮密被絨毛;
嫩莢呈深淺不一的綠、黃、紫紅(或有斑紋)等顏色,成熟時黃白至黃褐色。
隨著豆莢的發育,其背、腹面縫線處的維管束逐漸發達,中、內果皮的厚壁組織層數逐漸增多,鮮食品質因而降低。
故嫩莢采收要力求適時。
每莢含種子4~8粒,種子腎形,有紅、白、黃、黑及斑紋等顏色;
千粒重0.3~0.7千克。
菜豆按莖的生長習性可分為3種類型:蔓生種菜豆的莖呈左旋性纏繞生長,頂芽為葉芽,各節葉腋可形成側蔓或花序;
生育期一般為100~120天;
花序多,開花結莢時間長,產量較高。
其矮生變種的主莖生長4~8節后頂芽形成,花序不再伸長;
各節葉腋發生側枝或花序,側枝生長幾節后頂芽也形成花序;
生育期一般為50~60天;
花序少,開花結莢少,產量較低。
采收期較集中,適宜機械化栽培。
蔓生種與矮生種之間的中間類型為半蔓生種。
此外,還可按莢果結構分為硬莢菜豆(莢果內果皮革質發達)和軟莢菜豆(嫩莢果肥厚少纖維);
按用途分為莢用種和粒用種。
菜豆栽培菜豆為喜溫植物。
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開花結莢適溫為20~25℃,10℃以下低溫或30℃以上高溫會影響生長和正常授粉結莢。
屬短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栽培季節主要受溫度的制約。
中國的西北和東北地區在春夏栽培;
華北、長江流域和華南行春播和秋播。
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pH5.5~7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宜。
排水良好、土質疏松、有機質多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長和根瘤形成。
忌連作,宜實行2~3年輪作。
要求光照充足,光照弱時容易落花落莢。
蔓生種多采用支架栽培,株行距宜較寬,一般畝栽7000株左右;
矮生種株行距可較小,一般畝栽約15000株。
為了保持莖葉生長良好和提高結莢率,除施用有機肥作基肥外,開花后要多施追肥。
一般在花后10天左右即可采收嫩豆莢。
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銹病和炭疽病等;
主要蟲害有豆莢螟、豆稈蠅等。
菜豆用途嫩莢約含蛋白質6%,纖維10%,糖1~3%。
干豆粒約含蛋白質22.5%,淀粉59.6%。
鮮嫩莢可作蔬菜食用,也可脫水或制罐頭。
四季豆的營養價值四季豆富含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常食可健脾胃,增進食欲。
夏天多吃一些四季豆有消暑,清口的作用。
四季豆種子可激活腫瘤病人淋巴細胞,產生免疫抗體,對癌細胞有非常特異的傷害與抑制作用,即有抗腫瘤作用。
四季豆的選購1.質量好的四季豆,豆莢果呈翠綠色、飽滿,豆粒呈青白色或紅棕色,有光澤,鮮嫩清香。
否則其質量就較差。
2.扁豆,特別是經過霜打的鮮扁豆,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
食用時若沒有熟透,則會發生中毒。
經及時治療,大多數病人在2-4小時內即可恢復健康,預后良好。
四季豆適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婦女多白帶者,皮膚瘙癢,急性腸炎者更適合食用,同時適宜癌癥、急性腸胃炎、食欲不振者食用;
2.不適宜腹脹者。
四季豆的食療功效四季豆性甘、淡、微溫,歸脾、胃經;
化濕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滯膩,為脾虛濕停常用之品;
有調和臟腑、安養精神、益氣健脾、消暑化濕和利水消腫的功效;
主治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濕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還可用于暑濕傷中、吐瀉轉筋等證。
四季豆的食用建議四季豆無論單獨清炒,還是和肉類同燉,亦或是焯熟涼拌都很符合人們的口味。
但是要注意的是,1.烹調前應將豆筋摘除,否則既影響口感,又不易消化。
2.烹煮時間宜長不宜短,要保證四季豆熟透,否則會發生中毒。
3.為防止中毒發生,扁豆食前應加處理,可用沸水焯透或熱油煸,直至變色熟透,方可安全食用。
引用:http://big5.wiki8.com/caidou_110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