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7 02:52 編輯
【醫學百科●椎管內神經纖維瘤臨床路徑(2010年版)】
拼音
zhuīguǎnnèishénjīngxiānwéiliúlínchuánglùjìng(2010niánbǎn)
《椎管內神經纖維瘤臨床路徑(2010年版)》由衛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衛辦醫政發〔2010〕175號印發。
椎管內神經纖維瘤臨床路徑(2010年版)
一、椎管內神經纖維瘤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椎管內神經纖維瘤(ICD-10:D32.1\D33.4)。
行后正中入路椎管內腫瘤切除術(ICD-9-CM-3:03.4)。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神經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神經外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出版社)、《王忠誠神經外科學》(王忠誠主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神經外科學》(趙繼宗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1.臨床表現:病變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存在差異。
在疾病早期可出現神經根性刺激癥狀,夜間痛和平臥痛較為典型。
可出現受壓平面以下同側肢體運動障礙、肌肉萎縮,對側感覺障礙,感覺障礙平面多由下向上發展等。
2.輔助檢查:(1)X線平片:可了解椎骨的繼發性改變,如椎體的吸收、破壞及椎弓根間距擴大、椎間孔增大等;(2)MRI和CT:MRI最具定位及定性診斷意義,可直接觀察腫瘤的形態、部位、大小以及與脊髓的關系等。
(三)選擇治療方案的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神經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神經外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出版社)、《王忠誠神經外科學》(王忠誠主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神經外科學》(趙繼宗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1.臨床診斷為椎管內神經纖維瘤,出現神經系統癥狀或病情進展者需手術治療。
根據腫瘤的具體部位,行后正中入路椎管內腫瘤切除術。
2.手術風險較大者(高齡、妊娠期、合并較嚴重內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屬交待病情;
如不同意手術,應當充分告知風險,履行簽字手續,并予嚴密觀察。
(四)標準住院日為≤14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D32.1\D33.4椎管內神經纖維瘤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術前準備3天。
1.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血型;
(2)凝血功能、肝腎功能、血電解質、血糖、感染性疾病篩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電圖、胸部X線平片;
(4)MRI檢查,包括增強掃描;
(5)肌電圖、體感及運動誘發電位檢查,進行神經功能評估。
2.根據患者病情,行術前X線定位片檢查,必要時行心、肺功能檢查及脊柱CT檢查。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選擇用藥。
建議使用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頭孢曲松等;
明確感染患者,可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抗菌藥物。
2.預防性用抗菌藥物,時間為術前30分鐘。
(八)手術日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術方式:后正中入路椎管內神經纖維瘤切除術。
3.手術置入物:脊柱及椎板固定材料,硬脊膜修復材料及脊柱膜防粘連(脊柱膜)材料。
4.術中用藥:激素、抗菌藥物。
5.輸血:根據手術失血情況決定。
6.建議術中可選用C型臂、B超以及神經導航輔助,以便精確定位;
術中可行神經電生理監測,降低術中神經副損傷發生幾率。
(九)術后住院恢復10天。
1.術后必須復查的檢查項目:MRI、脊柱CT,肌電圖、體感及運動誘發電位,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
2.術后用藥:根據病情選用激素、脫水藥、抗菌藥物。
3.術后應用脊柱外固定支具(1-3個月)。
(十)出院標準。
1.患者病情穩定,體溫正常,手術切口愈合良好;
生命體征平穩。
2.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癥和/或合并癥。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術后繼發椎管內血腫等并發癥,嚴重者需要二次手術,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
2.術后切口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術后滲液和神經功能障礙等,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與費用增加。
3.術后繼發其他內、外科疾病需進一步診治,導致住院時間延長。
二、椎管內神經纖維瘤臨床路徑表單
引用:http://big5.wiki8.com/zhuiguanne ... anban.A3.A9_116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