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肌力訓練】 拼音jīlìxùnliàn英文參考exerciseforpower
概述
各種肌肉骨骼系統病損、以及周圍神經病損常導致患者的肌力減弱,肌肉功能障礙等,影響肢體運動功能。
肌力訓練的目的是運用各種康復訓練的方法
逐步增強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改善肢體運動功能;
同時肌力訓練具有預防各種骨關節疾病及術后患者的肌肉萎縮、促進肌肉功能恢復有作用。
操作名稱
肌力訓練適應證
肌力訓練適用于:1.失用性肌萎縮由制動、運動減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變,導致肌肉功能障礙。
2.肌源性肌萎縮肌肉病變引起的肌萎縮。
3.神經源性肌萎縮由神經病變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礙。
4.關節源性肌無力由關節疾病或損傷引起的肌力減弱,肌肉功能障礙。
5.其他禁忌證
各種原因所致關節不穩、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內固定、骨關節腫瘤、全身情況較差、病情不穩定者、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
準備
肌力訓練方法
有徒手訓練和器械訓練。
徒手肌力訓練時一般不需要儀器設備。
1.器械訓練物品準備
器械訓練時,有啞鈴、沙袋、實心球;
彈性阻力裝置;
滑輪系統;
等張力矩臂組件,如股四頭肌訓練器等;
可變阻力裝置;
等長肌力訓練裝置;
等速肌力訓練裝置等。
通常可根據患者不同肌肉功能障礙情況選用不同訓練方法和訓練儀器。
2.要向患者說明治療
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方法
1.原則根據患者原有肌力水平選擇合適的肌力訓練方式。
(1)肌力為0級時,宜進行電刺激療法、被動運動及傳遞沖動訓練(即患者在思想上用力試圖作肌肉收縮活動)。
傳遞沖動訓練與被動運動結合進行,效果較好。
(2)肌力為1~2級時,宜進行電刺激療法、或肌電生物反饋電刺激療法。
此時肌肉已有一定的肌電活動,肌電生物反饋電刺激療法效果較佳,同時配合助力運動訓練和其他免荷運動訓練。
(3)肌力為3~4級時,宜進行徒手抗阻訓練和各種器械的抗阻訓練。
(4)耐力較差的肌肉群,宜進行肌肉耐力訓練。
2.徒手抗阻訓練(1)訓練前首先評定患者的肌力和關節活動度情況,明確功能受限程度,以確定適宜的抗阻運動形式和運動量。
(2)使患者處于適合訓練的舒適體位,以被動運動形式向患者演示所需的運動,告訴患者盡最大努力但在無痛范圍內完成訓練,訓練過程不要憋氣;
治療
師只起指導、監督作用。
(3)將阻力置于肢體的遠端,確定阻力的方向,一般為所需運動的相反方向,避免替代運動。
(4)提供的阻力應適合患者現有的肌力水平,初始為次最大阻力,以后逐漸增大阻力;
訓練中動作宜平穩,患者的最佳反應為無痛范圍的最大用力。
(5)患者如不能全關節活動范圍運動、或訓練中有明顯疼痛、收縮的肌肉發生震顫、發生替代運動時,應改變施阻的方向或降低阻力力量。
(6)訓練中應適當提供語言指令,以增加訓練效果。
(7)每一運動可重復8~10次,并有一定的休息,逐漸增加訓練次數。
3.器械抗阻訓練主要由訓練器械施加阻力,以增加患者的肌力和肌肉耐力,恢復肢體運動功能的訓練方法。
適用于肌力在3級以上者。
根據肌肉收縮不同方式,器械抗阻訓練分為等長抗阻訓練、等張抗阻訓練和等速抗阻訓練:(1)等長肌力訓練:利用肌肉等長收縮進行的抗阻訓練。
肌肉等長抗阻收縮時,肌張力明顯升高,肌力顯著提高,但不產生明顯的關節運動。
等長抗阻訓練主要適用于關節不能或不宜運動時(如關節石膏或夾板固定、關節創傷、炎癥或關節腫脹等情況)的肌力訓練,以延緩和減輕肌肉廢用性萎縮。
程序:①運動強度:根據肌力水平和訓練目標設定阻力大小,確定運動強度。
②阻力負荷:杠鈴、沙袋、墻壁或力量訓練器等。
③運動持續時間:訓練時肌肉等長收縮時間10s,休息10s。
④重復次數:重復10次為1組訓練,每天可做幾組訓練。
根據患者承受能力選擇。
⑤訓練頻度:1次/d,每周訓練3~4次,持續數周。
⑥多角度等長肌力訓練:在整個關節運動幅度中每隔20°~30°作一組等長訓練,以全面增強肌力。
此法可在等速肌力訓練器械上進行。
(2)等張肌力訓練:利用肌肉等張收縮進行的抗阻訓練,訓練時作用于肌肉上的阻力負荷恒定,有明顯關節運動。
適用于發展動態肌力和肌肉耐力。
等張肌力訓練包括向心性訓練和離心性訓練,肌肉主動縮短,使肌肉的兩端相互靠近者為向心肌力訓練;
相反,由于阻力大于肌力,肌肉在收縮中被被動拉長,致使其兩端相互分離者為離心肌力訓練。
程序:①運動強度選定:根據肌力水平和訓練目標設定阻力大小,確定運動強度。
②阻力負荷:沙袋、啞鈴、墻壁拉力器、滑輪系統、等張力矩臂組件,如股四頭肌訓練器等、可變阻力裝置或專用的肌力訓練器等,也可利用自身體重。
③運動強度:以漸進抗阻訓練法為例,先測定重復10次運動的最大負荷,稱為10RM值。
用10RM的1/2運動強度運動,重復10次,間歇30s;
再以10RM的2/3運動強度重復訓練10次,間歇30s,再進行10RM運動強度重復盡可能多次,2~3周后根據患者情況適當調整10RM的量。
④訓練頻度:1次/d,每周訓練3~4次,持續數周。
(3)等速肌力訓練:在專門的等速訓練器上進行訓練。
訓練前設定運動速度、間歇時間、訓練組數和關節活動范圍等。
訓練中運動速度不變,但遇到的阻力則隨用力的程度而變化,以使運動肢體肌肉的肌張力保持最佳狀態,從而達到最好訓練效果。
程序:①訓練儀器:Biodex、Cybex、Kin-Com、Lido等。
②訓練前準備:開機,根據訓練要求,安裝相應的訓練器械。
③體位:擺放患者體位,對患者進行良好固定。
④關節活動角度設定:通常可設定全關節活動角度,對于肌肉、肌腱、韌帶愈合早期、關節術后或關節病變時則宜選擇限定關節活動范圍。
⑤訓練方式:分為等速向心和等速離心訓練。
臨床常用等速向心收縮方式進行訓練。
⑥運動速度:等速向心肌力訓練時,常選用逐漸遞增后再逐漸遞減的運動速度譜形式,如:60°/s、90°/s、120°/s、150°/s、180°/s、180°/s、150°/s、120°/s、90°/s及60°/s。
⑦訓練次數:每種運動速度收縮10次,每一運動速度譜共收縮100次為1個訓練單位。
根據肌肉功能適應情況,逐漸增加收縮次數到2個或3個訓練單位。
⑧間歇時間:可在訓練前預先設置每種運動速度之間和每個訓練單位之間的休息時間。
每種運動速度之間通常間歇15s,以使肌肉有短暫休息。
每個訓練單位之間的休息時時間需要間歇3~5min以上。
⑨訓練頻度:1次/d,每周訓練3~4次,根據患者情況,持續數周。
4.肌肉耐力訓練肌力訓練的同時已有肌肉耐力訓練,但兩者在訓練方法
上有所不同。
為了迅速發展肌力,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抗較重負荷,重復次數較少;
而發展肌肉耐力則需在較輕負荷下,在較長時間內多次重復收縮。
臨床上常將肌力訓練與耐力訓練結合起來進行訓練,從而使肌肉訓練更為合理。
常用的增加肌肉耐力的方法
有:(1)等張訓練法:先測定重復10次運動的最大負荷,即為10RM值。
用10RM的80%量作為訓練強度,每組練習10-20次,重復3組,每組間隔1min。
亦可采用5cm寬、1m長的彈力帶進行重復牽拉練習。
彈力帶的一頭固定于床架或其他固定物上,根據需要進行某一肌群的耐力練習,盡量反復牽拉彈力帶直至肌肉疲勞,1次/d,每周練習3~5d。
(2)等長訓練法:取20%~30%的最大等長收縮阻力,作逐漸延長時間的等長收縮練習,直至出現肌肉疲勞為止,1次/d,每周練習3~5d。
(3)等速訓練法:在等速訓練儀上選擇快速運動速度,然后作快速重復運動,對增強肌耐力較明顯。
每次重復運動100次為1個訓練單位。
根據肌肉功能適應情況,逐漸增加收縮次數到2個或3個訓練單位,每組間休息3~5min,直至出現肌肉疲勞為止,1次/d,每周練習3~5d。
注意事項
1.正確掌握運動量與訓練節奏。
每次肌肉訓練應引起一定的肌肉疲勞,同時應有一定休息,根據患者訓練情況及時調整運動量。
2.由于神經系統疾病的早期,肌痙攣同時伴有肌力下降,此時主要解決的是肌痙攣問題,不應強調單個肌肉的肌力訓練,以免加重肌痙攣;
在疾病的恢復期或后遺癥期,則需同時重視肌力的訓練,以多肌肉運動或閉鏈運動方式為主。
3.應在無痛和輕度疼痛范圍內進行訓練:如果最初訓練引起肌肉的輕微酸痛,則屬正常反應,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恢復。
如肌力訓練引起患者訓練肌肉的明顯疼痛,則應減少運動量或暫停。
疼痛不僅增加患者不適,而且也難達到預期訓練效果。
待查明原因后,進行臨床治療
后再進行訓練。
4.各種訓練方法
相結合。
靈活運用各種不同訓練方法
進行訓練,以提高訓練效果。
5.抗阻訓練時,阻力應從小到大,在活動范圍的起始和終末施加最小的阻力,中間最大;
要有足夠的阻力,但不要大到阻止患者完成活動。
6.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因為肌力訓練的效果與患者的主觀努力程度關系密切。
訓練前應使患者了解訓練的作用和意義,訓練中經常給予語言鼓勵并顯示訓練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積極性。
7.掌握肌力訓練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尤其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體弱者等高危人群應在治療
師指導下訓練,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嚴防意外發生。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lixunlian_123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