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灸逢源】

 關閉 [複製鏈接]
241#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0:51 | 只看該作者

素問水熱穴論


五臟俞傍五。(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


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


凡此五十九穴者。


(當為五十八穴。)


皆熱之左右也。


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


夫寒甚則生熱也。


(寒盛於表在表之陽不得宣越。故令生熱也○又熱病五十九穴。見靈樞熱病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2#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1:04 | 只看該作者

素問調經論


(經經隧也)


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


而各成形。志意通調。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


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五臟在內經隧在外。脈道相通。故但守經。隧則可以治五臟之病。)


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陽勝則神王。故多喜而笑。陽衰則陰慘乘之。


故多憂而悲。)


血氣未並。(正氣未與邪並。)


五臟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


故命曰神之微。(此以浮淺微邪在脈之表。神之微也。


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小絡。孫絡也。


斥刺也)


神不足者。


視其虛絡按而致之。


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


以通其經神氣乃平。(以按摩致氣於其虛絡。


又刺而利之。


補不足以行其滯也)


刺微者。


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微邪在心經之表。當按摩勿釋。欲散其外也。


著針勿斥。母傷其內也。


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氣未並。五臟安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3#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1:16 | 只看該作者

素問調經論


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肺主皮膚。其色白。微邪客之。


故命曰白氣微泄。)


氣有餘則寫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有餘尚爾。不足可知)


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刺微者。


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


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1:28 | 只看該作者

素問調經論


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先行按摩之法。欲經隧之氣不滯。次出針視之曰。


我將深之欲其恐懼而精神內伏也。


然針之至人。必變革前說。


而刺仍淺也。


如是則精氣潛伏。邪氣散亂無所止息而泄於外。真氣得其所矣。


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氣未並。五臟安定。孫絡外溢。則經有留血。(此肝經之表邪也。


但察其孫絡之脈有外溢者。


則大經之內有留止瘀血)


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瀉)


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針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泄。(補虛之法。必留針候氣視其脈漸大。是氣已至則當連出針矣。


刺留血者。


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


以成其疾。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脾濕勝。則氣壅不行。)


不足。則四肢不用。(脾主四肢。虛則不用)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肌肉蠕(音軟)


動命曰微風。(脾土畏風木風主動肌肉間如蟲行動。故命曰微風。)


形有餘。則瀉其陽經。(刺足陽明經解 穴胃為脾之陽也)


不足則補其陽絡。(刺足陽明絡豐隆穴。)


刺微者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散也。


志有餘。則腹脹飧泄。(水化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1:41 | 只看該作者

素問調經論


寒氣在腹故爾。)


不足則厥。(陰虛則陽勝。故厥逆上衝。)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動。(邪未入藏。


而薄於骨。故但於骨節之間有鼓動之狀)


志有餘。則瀉然谷血者。


(血。出血也)


不足。則補其復溜。(皆足少陰經穴)


刺未並者即取之。


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即其邪居之所取之。


故無中其經穴。則邪自能去。)


氣血以並。(陰陽不和自為並一也。


陰陽相傾。(傾傾陷也。


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血氣不相營合也。


血並於陰。(是為重陰。)


氣並於陽。(是為重陽)


故為驚狂。(病癲狂也。


血並於陽。(表寒)


氣並於陰。(裡寒)


乃為炅(炯同)


中。(熱中也)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為陰並於鬲上。則陰邪抑心。故煩惋氣為陽。並於鬲下。則火動於肝。故善怒)


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血並於下。則陰氣不升。氣並於上。則陽氣不降。陰陽離散。故神亂而喜忘。)


血氣者。


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此言血氣並病之由也。


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言氣並於陽血並於陰也。


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


絡(□絡)


之與孫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6#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1:52 | 只看該作者

素問調經論


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無陽則死。)


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夫陰與陽。皆有俞會。(經穴有俞有會。)


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


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


或生於陰。


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


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


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風雨之傷人也。


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


按之則痛。寒濕之中人也。


皮膚不收。(肌膚虛浮不收斂也。


肌肉堅緊。榮血澀。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


故快然而不痛。(言語輕小曰聶。足弱不能行曰辟。)


陰之生實者。


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


(湊之也。


故曰實矣。


陰之生虛者。


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7#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2:04 | 只看該作者

素問調經論


(此內傷之生虛也。


若飲食過度留滯不消雖亦內傷。


此為虛中挾實也。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義如下文。)


陽受氣於上焦。


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栗。(此明陽虛則外寒也。


有所勞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8#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2:16 | 只看該作者

素問調經論


形(陰)


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此明陰虛生內熱也)


上焦不通利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上焦之氣。主陽分也。


故外傷寒邪。則上焦不通肌表閉塞衛氣鬱聚無所流行而為外熱此明陽盛則外熱外感症也。


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留)


則血凝泣。凝(泣)


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厥氣寒厥之氣也。


寒留中焦陽氣。乃去故經脈凝滯。


此明陰盛生內寒內傷症也。


陰與陽並血氣以並。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


因四時多少高下。(凡刺必用其形之長短肥瘦大小為法又當因天之四時寒暑溫涼消息多少者如以月生死為 數也高下者如春俞在頸項夏俞在胸脅秋俞在肩背冬俞在腰股也)


血氣以並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瀉實者氣盛乃內針(因病患之吸氣而入針)


針與氣俱內(氣內則神人不欲亂其真也)


以開其門。


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候病患之呼氣而出針)


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為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行上文之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9#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2:27 | 只看該作者

素問調經論


又必切中其疾。


而後出針則大邪之氣屈伏。真氣亦無攢也)


補虛奈何。持針勿置。


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針下氣實則真氣聚而不散也)


方實。


而疾出針。氣入針出(方其氣至而針下實當即候吸出針也)


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熱針下之氣熱也)


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追而濟之是補法)


五臟者。


故得六府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


(臟腑相為表裡。故為十二經經絡各生支節。故為三百六十五節。氣脈貫通故皆合於五臟其間各生虛實則病有所在。調之之義如下文)


病在脈。調之血。(脈者血之府。)


病在血。調之絡(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故血病者。


當調絡也。


病在氣。調之衛(衛主陽氣)


病在肉調之分肉(隨所在而取於分肉之間)


病在筋調之筋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調之骨淬針藥熨(燔針者。


內針之後以火燔之暖淬針者用火先赤其針而後刺不但暖也若寒毒固結非此不可。今名火針。即此藥熨者。


以辛熱之藥熨而散之。


病有淺深故用分微甚耳。)


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濕痹為患當取足太陽之申脈)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病不在經而在絡。當刺絡脈也。


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


巨刺之。


(刺大經也。


必謹察其九候(諸經之九候。)


針道備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2:40 | 只看該作者

素問繆刺論


(繆刺者。


左病刺右。右病刺左。身病刺四肢繆其病處也所以行繆刺者。


絡病而經不病故也)


夫邪之客於形也。


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外。陰陽俱感五臟乃傷。


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


(不用繆刺之法)


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絡者。


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


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其與巨刺何以別之曰。


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右病右反病。左病。左反病也)


故絡病者其痛於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繆處者與經脈常行之處差繆也)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然谷穴)


出血如食頃而已(食頃。一飯頃也)


不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正繆刺也余準此)


又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刺涌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2:55 | 只看該作者

素問繆刺論


(嗌痛在中者左右各刺三 痛在一邊者在左取右在右取左賁鬲也)


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谷出血立已(令人嗌痛不可內食句至此舊本在邪客於足少陽第一節之下。)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關衝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刺大敦。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刺至陰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 。(金門京骨。通谷。)


又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


(此不拘穴俞而刺謂之應痛穴。○令人拘攣背急句至此舊本在邪客於足太陰一節之下)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熱刺商陽 又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商陽立聞(手陽明之別者入耳。)


不已。刺關衝(舊作中指爪甲上以心主之脈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故刺手厥陰之井中衝穴。吳氏改小指次指以手少陽之絡從耳後入耳中故刺手少陽井關衝穴)


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時或有聞者尚為可治。其不時關者絡氣已絕故不刺)


耳中生風者(如風聲者雖聾猶有所聞)


亦刺之。


如此數。(令人耳聾句至此。舊本在人有所墮墜節之下)


邪客於臂掌之間。(手厥陰經。)


不可得屈。刺其踝後(本節踝後內關穴也。


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


(此以應痛為 不拘穴法)


以月生死為 數。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 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2#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3:07 | 只看該作者

素問繆刺論


刺申脈 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利瘀血也。


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即少陰絡)


刺足跗上動脈(王氏吳氏為衝陽穴。


以腹滿脹故刺之張氏作足厥陰之俞太衝穴亦安)


不已刺大敦。見血立已。善悲驚不樂刺如上方。


凡痹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刺之以月生死為數(言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 數也)


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復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漸多之。


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漸少之。


邪客於足陽明之絡。令人鼽衄。上齒寒。刺厲兌。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竅陰。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溫衣飲食一日已。不已。復刺如法。


又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環跳寒則久留針。


以月死生為數。立已(令人留於樞中痛句至此舊本在邪客於足太陽次節之下)


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兩胂之上。是腰俞。


以月死生為 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3#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3:20 | 只看該作者

素問繆刺論


發針立已(王注腰俞左右即足太陽經下 穴吳氏去是腰俞三字。注為脾俞穴○按腰痛論曰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兩髁胂上。


又骨空論曰。


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與痛上八 在腰尻分間。


此言是腰俞。即指足太陽經上次中下 穴也。


詳見刺腰痛論)


治諸經之所過者不病。則繆刺之。


(經不病。則邪在絡。故主繆刺)


耳聾。刺手陽明。(商陽合谷。陽 。偏歷)


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


(聽會)


齒齲(痛也)


刺手陽明。(穴如上。)


不已。刺其脈入齒中者。


立已。(手陽明脈入下齒中。故刺齦交穴)


邪客於五臟之間(五臟絡也)


其病也。


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病。繆刺之於手足爪甲上。(但視病處。各取其井而繆刺之)


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病。則齒唇熱痛。今下齒而引及上齒。是手陽明病故齒唇寒痛取手陽明之絡有血者先去之)


足陽明中指爪甲上(此足陽明支脈所出也一作厲兌穴。)


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商陽)


各一 。立已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


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陰白涌泉厲兌各一 。後刺少商中衝神門不已。


以竹管吹其兩耳。 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


灌之立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4#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3:43 | 只看該作者

素問繆刺論


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


(必中其經非絡脈也)


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身有痛處。


而其經脈所至之分不皆病者是為絡病非經病也)


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


(泄絡中之結邪也。


此繆刺之數也。


(數。節目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5#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3:57 | 只看該作者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


春者。


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即經脈也)


夏者。


經滿氣溢入孫絡。孫絡受血。皮膚充實(人氣在孫絡。)


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人氣在肌肉中。)


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人氣在皮膚)


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臟(人氣在骨髓中。)


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


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辟除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春刺絡脈血氣外溢。令人少氣。(春刺夏分。氣未至而誤刺之故少氣)


春刺肌肉血氣環逆。令人上氣(木旺則土虛復。刺肌肉是為重虛。血氣環周皆逆不相營運故上氣)


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春氣發越。


而復深取筋骨。


以傷其陰故血氣內著而腹脹)


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 。(氣不在經脈而誤刺之故血氣內竭形跡困倦)


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長夏未至而先奪其氣血氣卻弱。故令善恐)


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夏刺冬分。則陰虛於內陽勝於外。故血氣逆而為怒)


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心主脈誤刺經脈則心氣虛故善忘)


秋刺絡脈氣不衛外令人臥不欲動(氣已去絡而復刺之則氣虛不能衛外故臥不欲動)


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栗。(氣未至筋骨而誤刺之則血氣內散而中氣虛故寒栗)


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氣未至而先奪之故血氣脫而目不明也)


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痹(當陽氣伏藏之時刺其陽分。則陽氣外泄經脈□滯是生大痹。)


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冬時而刺夏分。則陽氣竭絕陽氣者精則養神。陽虛則神衰。故善忘。)


凡此四時刺者。


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


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


(刺失四時。是為大逆。


此時氣之不可不從也。


若反常法。必生亂氣。互相淫 為病矣)


凡刺不知四時之經。病之所生以從為逆。正氣內亂。與精相搏。(從。順也。


搏。邪正相迫也。


必審九候。正氣不亂精氣不轉。(九候各有其部。所以審明病之所在從而刺之。


庶正氣不亂。精氣不致轉變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4:10 | 只看該作者

素問方盛衰論


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金色曰。


見人斬血籍籍。(虛者必怯。籍籍驚惕也。


得其時則夢見兵戰。(時。金旺之時也。


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腎合水。)


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時水旺之時也。


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肝合木。)


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雖得木旺之時。


而肝氣本虛。故夢伏而不敢起。)


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心合火。陽物。即屬火之類。)


得其時。則夢燔灼。(時。火旺之時也。


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倉廩空虛也。


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時。土旺之時也)


此皆五臟氣虛。陽氣有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4:19 | 只看該作者

素問方盛衰論


陰氣不足。(凡人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當晝而寐。若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當夕而夢。所以為厥為夢者。


皆陽不附陰之所致。)


合之五診。(察五臟見症。)


調之陰陽。


以在經脈。(和陰陽。


在十二經脈以求之也。


○夢魂顛到變化異常。惟邪正衰旺之分耳。陽旺則吉。 陰旺則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8#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4:34 | 只看該作者

素問經文


(補遺)

 

脈要精微論


(次診要經終論之後)


夫脈者血之府也(營行脈中故為血府府聚也)


長則氣治(氣充和也)


短則氣病(氣不足也)


數則煩心(內熱)


大則病進(邪盛)


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動而中止曰代。為真氣衰乏)


細則氣少(減於常脈為細)


澀則心痛。(脈往來難曰澀。澀為血少。為 郁。故心痛也)


渾渾(濁亂不明)


革至(如皮革之堅)


如涌泉。(其來 無序但出不返)


病進而色弊。(言必病進色弊)


綿綿其去如弦絕死(脈微而又如弦之斷絕者。


真氣絕無故死)


夫精明(見於目)


五色者。


(顯於面)


氣之華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皆欲其潤澤。惡其枯槁)


五色精微象見其壽不久也。


(言精氣化作色。相畢見於外更無藏蓄。是真氣脫也。


故壽不久)


夫精明者。


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若)


以(視也)


長為短。


以白為黑。


如是則精衰矣(精衰則神散)


夫五臟者。


身之強也(藏氣充。則形體強健)


頭者精明之府(臟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


頭傾(低垂)


視深。(目陷無光也)


精神將奪矣。


(奪失也)


背者。


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此亦臟腑之失強)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膝者筋之府。(維絡關節者。


膝 之筋為最)


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


(僂曲身。附。附物而行。憊。壞也)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髓不充於骨也)


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9#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4:52 | 只看該作者

平人氣象論


(首節)


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呼。


出氣也。


吸。入氣也。


定息將復呼吸之際也。


閏余也)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十四難以為離經脈。正氣衰也)


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身有熱。)


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氣有餘也)


脈澀曰痹(血不足也)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一呼四至曰脫精)


脈絕不至曰死(元氣已竭)


乍疏乍數曰死(陰陽敗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0#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20:05:02 | 只看該作者

玉機真藏論


春脈者肝也。


東方木也。


萬物之所以始生也。


故其氣來 (軟同)


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端正也)


反此者病。其氣來實而強。


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


此謂不及。病在中(外病多有餘。內病多不足)


太過則令人善怒。(舊本忘。從吳氏改怒。)


忽忽眩(目轉)


冒(昏昧)


而癲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 滿。(吳注作痛)


夏脈者心也。


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


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鉤義如木之垂枝。即洪脈也)


反此者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6:01 , Processed in 0.12499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