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痘瘡】 【總訣】 痘曰胎毒,由男女交媾時,先有火會而後精聚,此火蘊釀於胚胎之中,為血液之賊。 外有感觸。 忽然而生,莫可止遏。
間有輕重不等者,或父母稟受所致,或天行運氣使然。
善治者因其勢而利導之,何難皆中理解也。 兒在胞中,如雛在卵,形體未全,口無透竅,賴其母血液灌溉於臍帶中,渾渾然太初之氣也。 產時母血橫流,滲入兒口,容或有之,俗謂口含血餅咽下,寄於命門,蘊蓄成毒誤矣。
其有臍矢者,猶瓜果中漿汁,豈食血餅而成。
若云腹中賴此滋生,則此乃血液之寶,焉得成毒哉?
沈旬仲曰:此益都翟氏之旨也,鳳雛淵源翟氏,一番推出一番新。
翟氏得未曾有,鳳雛又發明其所以然,開聾?而濟夭枉。
二先生寧止為斯道之功臣。
痘毒稟自胚胎,或數年而後發,或十數年而後發,或數十年而後發。
其未發也,深藏潛伏,聲臭俱泯。
正如閭閻無事時,未可執人而誅之曰,爾將為寇也。
奈何世有預解痘毒之說者。
預解痘毒方法,有偶中者,小兒胎毒本輕也。
一或不中,當奈之何?
嘗見富貴之家,珍愛太過,遍覓方士金丹,及出痘時,反極重不可救藥。
良由所服損虛臟氣,不得使痘毒宣暢故爾。
痘毒在人身中,無處不有。
然其發也有次第,自骨髓而達於筋,腎主骨,血氣壯盛,毒盡送出於筋,則腎經毒解,自筋達於肌肉。
肝主筋,氣血充足,毒盡送出於肌肉,則肝經毒解,自肌肉達於血脈。
脾主肌肉,血氣充足,毒盡送出於血脈,則脾經毒解,自血脈達於皮毛。
心主血,氣血充足,毒盡送出於皮毛,則心經毒解,自皮毛達於瘡窠。
肺主皮毛,氣血充足,毒盡送出於瘡窠,則肺經毒解。
五臟毒解,血化為膿,毒從膿化,痂結靨落而功成矣。
若出於筋而少留於骨髓,則壯熱口乾悶亂。
出於肌肉而少留於筋,則搐搦牽掣,紫黑潮熱。
出於血脈而少留於肌肉,則得癰腫於四肢。
出於皮毛而少留於血脈,則痘不圓肥。
出於瘡窠而少留於皮毛,則痂落遲而多麻?。
痘毒與諸瘡毒不同,諸瘡毒未成形,可解散內消而愈。
既成形而未成膿,猶可逐散不成膿而愈。
痘毒發自先天,應期開落,不可內消,不能逐散,全仗氣血送毒歸痘。
(翟氏秘奧在此四字)以灌膿結痂,生理沛然。
一用寒涼冰伏,變症叢生矣。
況有不必解者,又有不可解者,小兒稟賦強壯,素無疾病,飲食如常,其氣血足以運送,變化成功,順症也,焉用解。
若先天稟賦素虛,後天脾胃復弱,出痘時飲食減少,或瀉利腹脹,或手足冷,或氣短促失聲,或出不快,或根窠不紅活,或色白頂陷,或當膿而不膿,當靨而不靨,此氣血不能運送變化,宜速用溫補。
若參、?、歸、朮,力不及者,即丁香、桂、附佐之,亦不為害,焉可解為?
痘毒蘊結於臟腑骨肉之間,與血氣渾成一塊,未曾破解,有感之後,漸漸分離。
如胎之將產,此解字乃分形解體也。
故痘出一分,毒解一分,痘出二分,毒解二分,痘盡出,則毒盡解,特在肌肉之間而未化耳。
出不齊,脹不起,膿不化,痂不結,氣血弱也,速宜助之。
助之者,恐膠結難解也。
若曰未出可解之不出,多出可解之少出,將使胎之在腹者,可使之不產,將產亦可使之有不產乎。
痘之發與雜症不同,雜症只在一經,痘則五臟之症俱見。
古云似傷寒者,亦大概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