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大同世界】 中國文化之最高境界,即為大同世界之理想。
其致治皆以大同為期,不以獨善為足,例如書經載曰:「協和萬邦」(堯典)、「蠻夷率服」(舜典)、「萬邦咸寧」(大禹謨)、「萬邦黎獻」(益稷)。
可見大同世界之思想,早在上古即已相當成熟,所以禮記禮運篇更將大同之治的景況為之具體描述,如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對此,孟子有所解釋,並稱之為仁政,如曰:「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梁惠王下)要而言之,欲使社會中之「老有所終」與「幼有所長」,其關鍵則在「壯有所用」,亦即壯年人必須充分就業,能如此,則老者自有所終,幼者自有所長;
不如此,則老者難得所終,幼者難得所長。
換言之,就業率高,社會則安;
就業率低,社會則亂。
進而言之,欲使壯者樂於就業,與勤於就業,其關鍵則在「男有分,女有歸」,亦即壯年男女,必須適齡而婚,適齡而嫁,使得社會中真正「內無怨女,外無曠夫」(孟子、梁惠王下)。
蓋其「怨女」而怨於內,則家庭必不祥;
「曠夫」而曠於外,則社會必不安;
內而家庭不祥,外而社會不安,欲求「老有所終」與「幼有所長」,則誠屬緣木求魚之不可得也。
故曰:此為齊家之要道,此為治國之至理。
社會之中,凡女皆得其「歸」,凡男皆安其「分」,則首由一國之內,自可「化彼競爭之性,而達我大同之治也」(國父:實業計畫自序)。
必須先求社會之安和樂利,再求國家之富強獨立,然後始可推及萬國,以實現大同世界,國父指示其途徑曰:「我們要將來能夠治國、平天下,便先要恢復民族主義和民族地位;
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
(民族主義第六講)可知世界大同之主體,則為中華民國;
而世界大同之動力,則為三民主義;
所以國父曰:「要濟弱扶傾,才是盡我們民族的天職。」
(民族主義第六講)亦所以我們之國歌曰:「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蓋以民國可以速建,而大同則須漸進也。
(湯承業)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