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地函】 關於地球與地球內部的構造情況,主要係依據地震或人工爆炸所發生的P波(縱波)與S波(橫波)之地球內傳波速度來推定。
西元一九○九年南斯拉夫之地震學者莫荷羅維芝智(A.Mohorovii)發現P波與S波的進行速度在到達地下約五十公里處,有突然改變的現象,表示其構成物質有所不同。
這種改變被稱為莫荷不連續面(MohoroviIDiscontinuity),現在一般稱之為莫荷面(Moho),便成為地殼與其下地函(Mantle)之分界。
地函為地殼下之地殼構造之另一重要圈帶,又被稱為地套或套膜。
其厚度可達到地球內部約二千九百公里之深。
關於此圈帶之知識亦依據地震波而推知。
自莫荷面以下P波及S波的速度均有顯著的增加。
此表示地面可能此地殼含有更多之鐵鎂礦物,如橄欖岩(Peridotite)與榴輝岩(Eclogite)。
因S波能通過地函,由此地函被認為呈固體狀態。
但為適應地殼均衡作用之抵銷現象,叫而有人則認為地函應具有多少之流動性,而至少在其上部物質應呈非結晶或無序之(Disordered)結晶狀態。
圖地函似亦呈層狀構造。
地下五百五十至六百公里之深處,又有一明顯之不連續面之存在,使P波與S波之速度再突然增加(P波速度由每秒八.九七公里突增為一○.二五公里。
S波速度由每秒四.九六公里突增至五.六六公里)。
此面常被稱為二十度不連續面(20Discontinuity)。
因此變化常在距震源二十度或二千二百公里處之測站測得,或為地函之外函與內函間之過渡地帶。
即所謂C帶(CZone)。
自此C帶以下直達約二千九百公里之深處又發生突變。
此處為地函之下限。
下部地函或內函之組成物質比重更大,可能含有富含氧化鐵之礦物或金屬鐵。
此地函之下限亦被稱為奧度哈母或古典堡不連續面(OldhamorGutenbergDiscontinuity)。
(周瑞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