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西原借款】 日本人西原龜三,在首相寺內正毅組閣期間(西元一九一六年十月九日~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以寺內私人祕書或「替身」身分,曾六次來華,與段祺瑞政權簽訂若干借款契約,這些借款即所謂的西原借款。
一、背景:(一)歐戰期間,日本企業界大獲盈餘,國中游資甚多,適當時世界另一個資本累積甚多可供貸款的國家-美國,不願貸款予中國,因此中、日兩國乃乘此機會建立借貸關係。
(二)由於歐戰初期,日本對華提出二十一條件,並鼓勵中國民間反對袁世凱政權、庇護蒙匪、擾亂東三省等事,引起世論之責備與中國的仇恨。
為改變此種公然強迫的蠻橫作風,乃採以「投資」方式入侵中國,藉以獲得交換之利權,並可藉援助段祺瑞,製造中國的內戰。
二、構想或策略:(一)以低利率,無手續費、無折扣、無抵押條件之借款,使中國樂於接受其財經之「援助」與「合作」。
(二)使中國聘請日本人為(中國)財政部或省財政廳之顧問。
(三)著重東三省與華北(冀、魯等省)地區鐵路、銀行的設置與控制。
藉鐵路國有化,自列強手中搶奪勢力範圍。
並「協助」中國幣制之改革,使之成為中日貨幣混用的地區。
同時在各地設立交通銀行分行營業,俾以保護資金為藉口,促成日本憲兵的進駐。
(四)經濟貸款由興業、臺灣、朝鮮三家銀行聯合辦理,不足時由三井、三菱、第一、第百、十五諸銀行協議支援。
並以東亞興業會社,及中日實業會社為中介機構,日本在華公使館及各領事館亦間接協助之。
三、借款內容:西原借款到底共有幾筆?
總額多少?
中西文獻,甚至日文資料均說法不一,一般學者均相信共有八筆,總額為一億四千五百萬日圓,茲列表如右:圖四、借款效果:(一)兩次交通銀行借款,原定的目的是作為交通銀行紙幣發行準備金,加強銀行之信用,但其中一千萬圓被北京政府挪為他用,復因內亂頻仍,銀行業務不能整理。
其本金除第一次五百萬圓準時收回外,其餘大約在七年以後始告收回。
(二)電信借款,名義上充有線電報擴充改良資金,但大部分用為歸還外債利息及軍費。
日本電信顧問雖然到任,但無作為。
(三)吉會鐵路借款墊款,日本要求日本人出任該路會計及運輸主任之職,中國堅持以津浦鐵路合同之條件,兩國交涉年餘,未獲結論之際,五四運動發生,曹汝霖、章宗祥被迫去職。
借額一千萬圓已用為歸還第一次交通銀行借款及軍費之用。
(四)吉黑林礦借款,吉黑二省森林局、採金局設立後,吉林省官民同聲反對之意,俄國亦出面抗議,日本技術人員乃未派遣,失信於北京,其借額亦用為償還外債之本息。
(五)滿蒙四鐵路及山東濟順高徐二鐵路借款,新國際銀行團成立後,日本僅得洮南熱河線,及其一點至海港線之單獨承擔權,其餘皆畫歸新國際銀行團之共同事業。
但章宗祥在山東二鐵路借款合同上有「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特權,中國欣然同意」之句。
(六)參戰借款,原欲協助北洋政府建立新式軍隊三個師及四個獨立旅,以參加歐戰,日本派中將級軍官組團「指導」。
歐戰結束後,參戰軍改為邊防軍,但此批軍隊於民國九年直皖戰爭中潰敗,院系「統一中國」的夢想落空「中日合作的黃金時代」亦告結束。
西原借款所涉及的不只是財政上的借貸關係,所有寺內內閣的大陸政策均與此借款活動有關,借款的過度成為寺內政權垮臺的原因之一,也是日本在戰後經濟、外交受挫的遠因之一。
無論如何,它提供日本和平侵華政策的嘗試,由於這次的嘗試,奠定後來「大東亞共榮圈」的理論基礎。
(王綱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