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道德經第三十一章心得】
第三十一章原文如下: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為上,故不美,若美之,是樂殺人.
夫樂殺者,不可得意於天下.
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
戰勝,以哀禮處之.
自己原來的認知如下: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不處.
好的武器的人,非和善的用具,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有的討厭這個,所以不確定的途徑非對有過 失的人加以制裁。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一般人居住的處所就注重低(陰性,柔弱)的.使用武器就注重高(陽性,剛強)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為上,故不美,若美之,是樂殺人.
武器這個東西非和善的用具,非一般品德高尚的人的用具,非可以停止才使用它,坦然安靜淡泊是最好的, 所以非好的,假如好的它,是喜好使人致傷或死亡。
夫樂殺者,不可得意於天下.
所以喜好使人致傷或死亡的人,非能夠得到願望在時間裡面.
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所以美好的所作所為注重低(陰性,柔弱)的,災禍所作所為注重高(陽性,剛強) 的.
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事情因為不在正中央的技術高超的人處於低處,地位高的技術高超的人處於高處.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
使人致傷或死亡許多人超出,用哀憐悼念它.
戰勝,以哀禮處之.
爭鬥占優勢,用悼念儀式辦理加以制裁.
聽完老師耐心講解,正確的理解應該如下: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不處.
提到好的武器的人,非和善的氣度度量,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的東西有好的也有壞的,所以存在方法非地方場所。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有學問道德的人懷有法度注重反對違背,需要武器法度重視高。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為上,故不美,若美之,是樂殺人.
武器的人非和善的氣度度量,不是有學問的人的氣度,非到達最後才需要這樣,坦然安靜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非誇獎,假如誇獎這個作為,贊同喜好使人受傷或致死亡。
夫樂殺者,不可得意於天下.
喜歡使人致傷或致死的人,非能夠獲得願望在時間裡面。
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所以好的所作所為還不確定,殘暴的作為還高。
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事情當作不在正中的軍官還不確定,優等的軍官處於高。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
使人致傷或死亡品性許多,用傷心傷痛眼淚這個;
戰勝,以哀禮處之.
爭鬥占優勢,用悼念的儀式辦理這個。
如老師所言,第三十篇開始已經不再講述概念層面的東西,而是逐漸深入到事情的本身與處理的方法。
教育與糾正是需要很認真、嚴格、謹慎去處理的事情,不能有偏失,不能只用引導的方式,也不能只用處罰的方式;做人處事的道理也是類同,人非聖賢誰能無過?
我們應該給每個人有機會自己認識錯誤,自己修正錯誤;而不應該剝奪改正的機會。
但是若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一樣的錯誤,那就不是能夠用引導的方式可以解決問題,而應該用懲罰的方式令犯錯者重視、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從心態開始糾正。
處罰是為了達到糾正而採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們不能為了處罰而處罰,也不能為了幫助而幫助。
當自己有了幫助他人的能力的時候,應該幫助應該幫助的人;為了幫人修正錯誤的格局,這種行為才是正確的,正確的行為然後得到應該的回報,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為了得到更多財貨而為虎作脹的話,那這個行為就是錯誤的,也就違背了幫助人的原則。
如老師所言,我們如果有能力,應該幫助好的,不好的,壞的,以掠奪他人財富的人,我們應該遠離。
好的人符合三個標準:注重禮儀、是否有成事責任心、是否有能力;此三者皆符合才是應該被幫助的對象,如果不符合,那就是不在幫助之列。
我們應該靜下心,重新審視自己,才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才有可能端正心態;才有可能改正態度;才有承認與改正的勇氣;才能進步;才能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