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中國聲韻學】 中國聲韻學是我國傳統的一門學問,民國以前把它跟文字學、訓詁學合稱為小學。
所謂小學就是研究中國文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學問。
研究字形的,我們稱它為文字學,研究字義的稱它為訓詁學,研究字音的就是聲韻學。
它所研究的字音是漢字的字音,聲音是漢族的語音,所以又稱為漢語聲韻學。
聲韻學雖然是研究字音的,可是並不等於發音學,因為它還要照顧我們漢族語言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跟它們的歷史演變規律。
我們中國的文化有悠久的歷史,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實際中國的語言,特別是漢族的語言,比我們的文化還要悠久些。
現代的漢族語言,不論它是那種方言,無論是語音、語法、詞彙各部門,都是從古代漢語發展出來的。
只是分化的時間有些比較早,有些比較遲,有些保留較古的形式,有些呈現較晚的形式,這樣就形成了方言的參差。
假如我們以現代國語讀唐詩,就常常會發現有些詩的韻腳都不和諧了,平仄也不協調了。
例如杜甫的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詩:奉乞桃栽一百根(ㄍㄣkn),春前為送浣花村(ㄘㄨㄣts,un)。
河陽縣裡雖無數,擢錦江邊末滿園(ㄩㄢˊyan)。
這首詩的韻腳,根、村都收音於ㄣn,讀起來還覺和諧。
但園字收音於ㄢan,就很不對頭了,為甚麼還可以在一起押韻呢?
又如杜牧的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第三句的格律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可是第六字國讀ㄍㄨㄛˇ,為陽平就不合律了。
假如我們讀詩經,碰到像「參差荇菜,左右采(ㄘㄞ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ㄧㄡˇ)之。」
一類不押韻的地方就更多些。
古人很早就發現這種現象,從不同角度去分析這些語音變化的現象,解釋它們變化的原困,尋找出變化的規律,這樣就逐漸建立中國聲韻學這門學科。
傳統的聲韻學包括今音學、古音學、等韻學三個部門。
大致說起來,今音學所研究的是中古時期特別是隋唐兩宋時的音韻系統,尤其是切韻、廣韻等韻書所代表的音系。
古音學所研究的是上古時期,特別是先秦時代的音韻系統。
等韻學是分析漢語聲母的發音原理跟方法的一門學問,相當於現代的發音學。
在每一個部門裏,歷代聲韻學家,都下了不少的功夫,獲得很大的成績。
中國聲韻學就是要把漢語的歷史,各個範疇的內容。
歷來學者研治的方法與成績徹底的啟示後學,使發揮訓詁學的功效。
(陳新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