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7 07:41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中道】
中道思想,很早已為中國古聖持作建國理民的要道,又進而發展為一般人民思想行為的準則。
論語堯曰篇:「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這是堯讓天下予舜時的告誡語。
到後來舜讓位予禹時,也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見尚書大禹謨)堯之禪讓,在西元前二二八五年,可見中道思想在中國發生之早。
「中國」之稱名,便是因為中道是我國的立國精神。中國傳統以禮樂治國,唐虞之世,皋陶典禮,夔典樂,即以尚中之德啟迪少年。至周公制禮作樂,燦然大備,養成中國人中和之民族性。孔子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自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就是到了「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
儒者之道,含弘萬有,究其極,不外中道而已。
中道實為一積極求完善之學說,是要避免「過於」和「不及」。
過於和不及是兩個極端,都有所偏,偏則不能得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所以為舜乎!」
(中庸)得其中,用其中,即是中庸之道。
就一直線言之,中是中點。
凡有中,必先有兩端,明其兩端,乃得其中。
就一平面言之,中是中心;
就一立體言之,中是重心。
必須從全體看,從整個看,在全體整個中,覓得一中道,此即是中庸之道。
錢穆謂:「每一事為必有相反之兩面,驟然看來,好像是個別對立,其實是相通為一。儒家思想不是要在相反之兩極端上,尋出另外之絕對,乃是要把此相反之兩極端相通為一,尋求一整體。」
線、面、體鼎足而三,穩固而不墜,可大可久,故曰「悠久無疆」(中庸)。
此一原理之發明,誠為人類之福音,可供世人之學習者也。
王弼曰:「夫事有歸,理有會。故得其歸,事雖殷大,可以一名舉;總其會,理雖博,可以至約窮也。」
可以說,以一名舉,以至約窮,那就是「中」,故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中庸)以上乃摘述張其昀之論中道,其義甚精(見張氏著「孔學今義」,第一章「中道」一節),張氏並分析「中」之五義:一中正,二中和,三中庸,四中行,五時中。
再節引如下:一、中正:中則無不正,言中而正已在其中。
恰到好處的中,乃是大中至正,中立不倚,屹立不搖之謂,有中正至極的意思。
中正所代表者,乃宇宙變化中在時間和空間的適宜位置。
由中道乃有禮有樂以節制人情,使合於中道,所以動中乃有靜,靜中乃有動。
另乾卦文言曰:「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易者何也?
中正而已矣。
使天下之不中歸之於中,使天下之不正歸之於正,中正立而萬事通矣。
二、中和: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可知中為體而和為用。
我國自古即認和為人與人間之通路達道,簡稱之就是一個「體」字。
夫禮抑人之盛氣,抗人之懦情,以就於中。
故曰:禮,仁之文也。
美國艾森豪總統曾解釋現代共和主義的意義,他提出三個要點,曰和諧、均衡與進步。
惟和諧而後能均衡,能均衡而後能進步。
此可與致中和學說相印證。
三、中庸:中國哲學的根源是易經,孔子治易,旨在闡明中庸之道。
在無限的空間而有此地,謂之中;
在無限的時間而有此時,亦謂之中;
孔子特稱之曰時中。
凡能切合於當時此地之需要者,才是中用;
不切合者,便是不中用(庸便是用)。
所以我們不要僅僅懷念著過去,寄望於將來,且把今天自己應做的事,切切實實地做好吧。
中庸為實行之德,為積極的力求行為圓滿完善。
論語載:「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雍也,中庸作「民鮮能久矣」)若加解釋,可作中於庸,意謂恰當於用,最能收穫美滿的效果。
孔子讚美中庸為至德,正表示了對於效果的推崇。
中庸之義,即為合情、合理、合法,俾能適應環境,創造時代。
四、中行:論語載:「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子路)中行為實事求是,精益求精,日新又新,力爭上游之積極學說。
中行兼狂狷之所長,「狂者進取」,是為擇善固執,拳拳服膺,貫徹始終,生死不渝。
「狷者有所不為」,是為不失望,不灰心,不悲觀,不怕困難,不畏阻力,不避危險,絕不放鬆,絕不退卻,絕不終止,而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風格。
五、時中:孔子講易以明人倫日用之道者,有二義焉:曰中,曰時。
中以方位言,時以先後言,必合此二者而義乃全。
且其幾至微,稍過不及,即非所謂中。
自堯舜以來,以中為立國之道,孔子祖述其說,而又加以時義,故孟子謂:「孔子,聖之時者也。」
(萬章篇下)中庸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是中道之行,與時俱進,隨時隨事之演進與發展,繼續不斷而求其至當。
論語載:「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
可與立,未可與權。」
(子罕)有一權字,則可權衡輕重,損有餘,補不足,無不適當,合宜、恰到好處了。
易言之,亦即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之「至善」,德無常善,適時為善。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