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體育●潛水】 西元一九三四年法國人顧士都與卡古農發明了自給式水中呼吸裝置(Self-ContainedUnderwaterBreathingApparatus),使潛水成為容易學習,可自由自在的水中活動。
三十多年間遂成為風行世界的戶外活動之一。
一、潛水方式潛水可分為兩種:一為藉著抑制呼吸而在這段時間內在水中活動,這種抑制呼吸潛水的方式稱為浮潛(SkinDiving)。
一為利用自給式呼吸器的潛水,稱為水肺潛水(ScubaDiving)。
二、潛水裝備(如圖)(一)面罩:人的眼睛在水中所見的都是模糊,戴上面罩可使眼球與水隔了一層空氣而能看得清楚。
(二)呼吸管:使用於水面,可以一面游泳一面呼吸,不必為呼吸而將頭出水面。
(三)蛙鞋:蛙鞋可節省體力,手能工作,增加推進力。
(四)潛水衣:欲在水中保持體溫唯有著潛水衣,潛水衣有防寒、保護、浮力三大作用。
一般潛水衣可分乾式和濕式兩種。
1.乾式潛水衣:身體與水完全隔絕,普通以橡膠或海棉狀合成橡膠製成,依水溫狀況可在裏面著毛衣加強保溫。
2.濕式潛水衣:其質料以海綿狀合成橡膠製成,但其為獨立氣泡具有隔絕與保溫作用,濕式潛水衣必須合身的貼於皮膚,少量水流入潛水衣與皮膚之間,進入的少量水在潛水衣與皮膚之間呈不流動的狀態,易將體熱導成同溫。
(五)配重帶:潛水時所著的裝備或體重的比重小於水時,身體即浮於水面,尤其是富有浮力的潛水衣,如不用配重帶調整浮力則下潛須得再費一番功夫。
(六)救生背心:救生背心在潛水裝備中可謂不可或缺的,甚至在某些國家規定潛水時須著救生衣,潛水時隨時都有危險事故發生的可能,不管是受過多嚴格的訓練或經驗多充足的潛者都不敢下絕對不會有任何危險的斷言;
當發生某些狀況使潛者意識喪失,或劇烈疼痛使身體無法控制行動、恐懼、疲勞等結果,致潛者無法自力浮於水面,著救生背心可使免於溺水。
(七)潛水氣瓶:潛水氣瓶是裝填壓縮空氣供潛水人呼吸的容器,很多人稱為氧氣瓶,其實充填的是潔淨的空氣。
一般的質材是以鋁合金或鉬鋁金鋼製成的無縫氣瓶,充填的壓力為150kg∕cm2,也有200kg∕cm2等多種。
(八)調節器:調節器是一種減壓的裝置,能將氣瓶內的高壓空氣減到與周圍相同壓力,以便潛水人呼吸。
調節器以外形來分有單管和雙管之別,調節器剛發明時是雙管,但經改進製成單管,幾乎完全取代了雙管。
(九)深度錶:深度錶能指示潛水深度,對一水肺潛水尤其重要,有無必要減壓的潛水深度須有正確的深度和正確的時間來做依據,故深度錶也為潛水的必要裝備之一。
(十)餘壓錶:接於氣瓶頭或調節器的空壓孔,可測知氣瓶內的氣存餘量。
(十一)潛水指北針:水中方位的判定比陸地困難,水中的視界被能見度所限,故無法看得很遠,在有限的能見度的水中游動難以保持正確方向,且水中的景物相似的很多,較難區分,一旦下潛後就不易辨出岸方或海方時,常得浮出水面尋找方向,尤其夜間在水中就像瞎子,只有靠指北針來指示方向。
(十二)潛水手錶:潛水手錶和一般手錶不同,雖然一般手錶多有防水性能,游泳時也可配帶且能耐高壓,但潛水手錶最好能耐一百公尺以上的壓力,且能耐衝擊,其最弱的部分為校正時間用的螺絲龍頭部最易漏水,附有螺絲栓者較佳。
(十三)潛水刀:潛水刀為非常重要的工具,不可視為武器,為必要裝備之一。
在遇到海草、魚線、繩索或網子糾纏時,為最有效的排除工具。
三、潛水條件潛水活動的人,需具備下列條件:(一)身心健康:水中的環境及劇烈的運動,會使潛伏性的疾病表面化,會使患有疾病者的症狀更惡化。
(二)基本游泳能力:潛水時都著有特殊裝備故能使人適合在水中活動,但裝備流失或故障只得以游泳返回水面、陸地。
另外基本的水性是必需的,故在安全的理由上要有二百公尺以上的游泳能力。
(三)潛水有關的知識與訓練:水中的物理變化與陸地不同,其物理變化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人的生理,如生理無法克服就會引起各種的障礙,而產生種種症狀稱之為潛水病,這是包括一切在水中可能發生的病狀;
故必先了解有關的知識,了解如何去克服或避免危險,所以正確的訓練方式及知識,和實地的技術演練,是不可或缺的。
四、壓力環境水的密度比空氣大很多,在海水中每增加十公尺深則增加一大氣壓,在三十公尺深處則為四個大氣壓,也就是5kg∕cm2的壓力。
水為非壓縮體而空氣是可壓縮的,在海平面的一氣體,潛到十公尺時因壓力而使氣體壓縮成二分之一,在三十公尺處則壓縮成四分之一的體積;
反之則膨脹,在三十公尺深處的一氣體在昇到水面則變成四的氣體。
另外,一氣體在十公尺處壓縮成二分之一,其密度則加倍成為二,在三十公尺處壓縮成四分之一,但密度則為四倍。
如人潛在水中,呼吸著空氣在十公尺深處時,如抑制呼吸上昇到0公尺,在肺中的空氣則變成兩倍,而造成肺泡破裂引起空氣栓塞症,此症會有生命的危險,故上昇時要保持正常呼吸決不可抑制,每秒以不超過十八公尺的速度。
潛得太深超過三十公尺後,因空氣密度的增加,以致高分壓的氮氣對人體產生麻醉作用,而失去理智,會因此產生可怕的後果。
氣體有溶入液體的特性,氣體溶入的多寡與壓力成正比,也與氣溫有密切的關係,假設在恆溫下,壓力加倍也使液體溶入氣體的效果加倍。
人體大部分的組織為水,故在壓力下溶入氣體當然比水面多;
如潛過某一深度,超過某一時間,在上昇時必須在某一深度停留,讓溶入的氣體排出體外,如不按理減壓,直接上昇水面時身體的氣體就會像汽水突然將蓋打開而冒出氣泡,這種情形產生的症狀稱為減壓症,也會有生命的危險。
(蘇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