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婦人大全良方】

 關閉 [複製鏈接]
6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0:53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


妊娠疾病既明,須知坐月避忌,故以次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2:55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產寶方》周序第一


聞至靈者人,最重者命。


人皆知命之所重,而不知養命之方,天年未終,疾病攻奪。


嗟乎!


世無良醫著述,則急難倉卒尋醫,其舛誤多矣。


醫之中唯產難為急,子母性命懸在片時。 


勤志方書,常思救療,每覽名醫著述,皆志於心。


且夫男女媾精,陰陽分氣,就中女弱,疾狀頗多。


蓋其稟柔質,以為人有血臟,而抱育、妊娠之內,導理有常。


至於飲食之間,動靜之際,尤多制忌以節性情,及乎既產,鮮保安者。


蓋是損觸臟腑,傷動筋骨,將理稍失,疾患便生。


更值盲醫,取次下藥致其所苦,積漸懸危,日復一日,亟至於死,可不痛哉!


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則知在天地之間以生育為本,又豈因生產而反危人之命乎?


自惟攝理因循,藥餌差謬,致其產婦不保安全。


且婦人生產方二、三次,血氣未衰,飲食易進,但能節性,則無病生。


縱或偶有微 ,不難醫治。


至於四、五次,迨乎七、八次,傷敗已深,血氣衰微,子臟虛弱,穢敗內滯,風邪外攻,若有病生,宜須審療。


醫若不仔細,疾便危殆,此醫殺之理甚明矣。


且世俗之家,婦人產後復乳其子,產既損氣已甚,乳又傷血至深,蠹命耗神,莫極於此。


稍失常理,便合急醫,或以家貧,不及濃賂醫者,醫者怠慢,須臾困篤。


吁!


人之生產非小事也,而醫者圖財,侮而致死,此醫殺之理又明矣。


且夫產前產後,血氣未寧,一疾苟生,百疾同作。


古人所以著方論於產乳者,正在此也。


至若鯉魚、阿膠能治胎動;


芎 、當歸善療胎痛。


只如胎動、胎痛,非至理也。


有因母疾而胎動者,有因胎不堅固而自動者,痛亦如之。


此略舉大綱,蓋須知醫者之功也。


降及地黃益血,生薑助氣,芍藥止痛,黃 補虛。


用之得門,其效如聖;


用之失理,不如不醫。


乃知醫人不可苟作。


以此疾,心常思著方以濟危急,而學解不博,未能自信。


所以偏采產術,志在廣行。


復見昝殷《產寶》(昝,子感切)深入醫門。


乃大中歲相國白敏中傷茲婦人多患產難,詢訪名醫,思救人命,或人舉殷。


相國迎召問其產乳,殷乃撰方三卷,贄於相國,相國重其簡要,命曰《產寶》。


此方雖存,得者甚少。 


志在愈疾,常恨不家藏一本,故輒敢序之,蓋欲開其眾聽。


凡五十二篇,三百七十一方,兼拾昝氏之遺作小論三篇,次於序末。


庶幾妊娠之家,自得覽斯,為家內明師爾。


時丁巳歲秋八月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3:44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將護孕婦論第二


凡婦人妊娠之後以至臨月,臟腑壅塞,關節不利,切不可多睡,須時時行步。


不宜食黏硬難化之物,不可多飲酒,不可亂服湯藥,亦不可妄行針灸。


須寬神,減思慮,不得負重或登高涉險。


若偶然胎不安、腰痛者,須服安胎藥一、二服,得安即止。


周 論曰:生產雖然觸穢排比,須要在先入月一日,貼產圖並日游胎殺所在,並借地法於妊婦房內北壁上,仍依位設床帳,濃鋪茵蓐,周密使無孔竅。


夏月亦鋪濃荐,用好油單薄席、紗帳以備之,常焚香令潔淨,備辦湯藥器物。既覺欲產,不得喧哄;


人力雜亂,大小愴惶,驚動產婦。


宜預擇年高歷練生婆一人,並穩當曾經慣婦人一、二人扶持,不得揮霍,恐產婦憂驚。


又忌閑雜外人,並喪孝、穢觸之人看視,切不得驚動傷早。


若坐婆拙,不能體候,胎氣方轉動之際,便為欲生。


多端下手,驚動傷早,則橫、倒之憂從此而致也。


《產寶方》云:妊娠欲產,腹雖痛而腰不甚痛者,未產也,且令扶行熟忍。


如行不得則憑物扶立,行得又行。


或衣漿先下,然後作陣腰腹痛,眼中如火生,此是胎離腎經,兒逼產門也。


即服催生藥一、二服,即扶人蓐草,切不可坐草早。


務要產婦用力,存養調停,亦令坐婆先說諭之。


如覺心中煩悶,可取白蜜一匙,用新汲水調下。


或覺飢,即吃軟飯或粥少許亦須預備,勿令飢渴,恐產婦無力困乏也。


若不飢渴,亦不須強食。


大凡生產自有時候,不可強服催生、滑胎等藥。


或因坐草早,勢不獲已則服之。


若無事強服,恐變生他疾,又須戒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4:28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滑胎例第三


凡妊娠已滿十月,形體成就,神識咸備,分氣趣產,宜服滑胎湯藥。


瘦胎易產。胡陽公主每產累日不下,南山道士進此方。


商州枳殼(二兩) 粉草(一兩)


上為細末,百沸湯點二錢服。


空心,日三服。


凡懷孕六、七個月以上,服之令兒易生。


初生胎小微黑,百日以後肉漸變白。


此雖孫真人滑胎易產方,然抑陽降氣,為眾方之冠。


此方分兩出《必用方》,以此為正。


一方枳殼六兩,甘草一兩。(故加枳殼,減甘草,蓋未產人甘草性寒故也。未產前一月,日三服。忌登高廁)


一方有糯米半升,淘洗控干,同炒為末,米飲、白湯調下一、二錢。


溫隱居加當歸、木香各等分。


治妊娠胎肥壅隘,動止艱辛,臨月服之,縮胎易產。


兼治腸中諸疾,下氣寬膈。


枳殼(五兩) 甘草(一兩半) 香附子(三兩,炒去毛)


為末。薑煎湯點亦可。


如丈夫、婦人冷氣攻刺脅肋疼痛者,用蔥白三寸同煎服。


婦人脾寒,血氣成塊作痛,熱酒調服。


大小便不通,白牽牛為末,煎湯調服。


香附子 枳殼(各二兩) 甘草(半兩)


治妊婦衝任脈虛,補血安胎。


熟地黃(二兩) 當歸(一兩,微炒)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溫酒下三、四十丸。


許學士云:大率婦人妊娠,唯在抑陽助陰。


蓋抑陽助陰之藥甚多,然胎前藥唯惡群隊,若陰陽交錯,別生他病。


唯是南山道士枳殼散所以抑陽,四物湯所以助陰故爾。


然枳殼散差寒,若單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疾,以內補丸佐之,則陽不至強,陰不致弱。


陰陽調停,有益胎嗣,此前人未嘗論及也。


其藥性滑利小便。


車前子上為末,酒調苜方寸匕服。


不能飲者,水調。


《詩》云: 苜能令婦人樂有子矣。


陸機注云:治婦人產難。


愚詳孔子序《詩》云:樂然而生,易於生育。


後人以為注喜,誤矣。


治產難神寢丸 瘦胎滑利易產,臨入月服之,極有神效。


知蘄州施少卿方,蘄州徐太丞傳。


通明乳香(半兩,別研) 枳殼(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


空心,溫酒吞下三十丸,日一服。


懷孕九個月以後方可服。


陸氏方名寤生丸,乳香只一分,酒糊丸。


治妊娠滑胎易生。


榆白皮 甘草(各二兩) 葵子(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一方無榆白皮,名葵子散。


主孕九個月,將產消息,豬肚方。


豬肚一全具依法用蔥五味,煮熟食;


食如不盡,更食,以盡為度。


不得與別人食,無效。


安胎寬氣進食,瘦胎易產。


設或居處失宜,偶然頓仆,胎動胎痛,漏胎下血。


兼服佛手散(見通用方)、神寢丸、枳殼散(見前),此三藥入月內大宜常服。


香附子(四兩) 山藥(二兩) 縮砂仁(一兩) 木香(四錢) 粉草(一兩一分) 益智仁 紫蘇葉(各半兩)


上為細末,白湯點二錢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5:46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逐月安產藏衣忌向方位第五


凡安產藏衣方位,並於臥閣內分布。


《太平聖惠方》云:凡妊婦初入月,便寫產圖一本,以朱書某月某日,空貼在某位。


如正月在丙壬,可於壬位安產婦床帳,丙位藏衣之類,貼掛在產婦房內北壁上。


若值閏月,只看節氣用之。


又云:每月產圖有雷公、招搖、運鬼力士、天狗、軒轅、大時、咸池、豐隆、吳時、白虎、大夫、天候、狂虎,凡此十三神,並從月建易其位。


所謂月空者,按《內經》云:月廓空無寫。


王冰注云:論月輪中空日也,即非十三神之數。


今《太平聖惠方》以六陽月在丙壬,以六陰月在甲庚。


正如《外台》所言,正月在丁壬,至十二月在甲庚之類,其理一也。


但《外台》言之詳,《聖惠》言之簡耳。


今人多依《聖惠方》者,特從其簡而已。


或云凡逐月安產藏衣,並向月德、月空方位。


所有十三神殺,並從節氣更換。


若交次月節便作次月,用書產圖者,非也。


假如正月十四日立春,若妊婦十三日乳臥,豈可作去年十二月用也,必依月分用之乃是。


若依節氣更換,則天德、月德所在差矣。


然月空與壬謂之仲,天空頗相類,議者以為天空者,非十三神之數。


蓋課中有天乙,貴人其位無可與對者,故此空是謂天空。


值此神,百事不宜,止宜安產婦床帳藏衣之類耳。


《集聖歷》云:天德正月在丁,二月在坤,三月在壬,四月在辛,五月在乾,六月在甲,七月在癸,八月在艮,九月在丙,十月在乙,十一月在巽,十二月在庚。


又堪輿歷有游年白虎殺神在太歲後一辰。


如太歲卯,則白虎在寅。


余仿此推之。


若產及藏衣犯之,則子母皆不利也。


王子亨云:難產逆生論稱犯一切神殺,固有是理,然亦有自然難產,兒自逆生者;


及有產腸胃俱下者,產已則復如故。


此非疾病所致,氣血所主。


天下之理,蓋有不可窮詰者,亦宜知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6:34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推婦人行年法第六


安產藏衣十三神吉凶方位圖


生氣方(產婦宜向之坐臥,及產帳向之,開門大吉)


反支月(遇此月即鋪灰上,用牛皮或馬驢皮訖,鋪草,勿令惡血污地吉)


禍害月(不得於其上產,又不得向之大小便,避之大吉)


絕命方(不得於其上產,又不得向之大小便,避大大吉)


懸尸日(遇此月產,不得攀繩,宜懸馬轡攀之大吉)


閉肚方(臨月到盈月,並不得向之大小便及棄不淨之水,謹之吉)


八莊方(產帳不得向之開門,忌之大吉)


生氣方反支方禍害方絕命方懸尸日閉肚方八莊方產母宜著宜臥宜喚十三歲行年在庚申。


坤(正、七月)。


離巽(辰戌日。在正西偏北辛,在正東偏北甲。


黃色衣西南首。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十四歲行年在己未。離(二、八月)。坤兌(卯酉日。在正北偏西壬,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十五歲行年在戊午。坎(三、九月)。乾艮(寅申日。在正北偏東癸,在正北偏西壬。


黑色衣正北首。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十六歲行年在丁巳。震(四、十月)。艮乾(丑未日。在正東偏北甲,在正西偏北辛。


青色衣正東首。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十七歲行年在丙辰。艮(五、十一月)。震坎(子午日。在正東偏南巳。在正西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首。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十八歲行年在乙卯。乾(六、十二月)。坎震(巳亥日。在正南偏東丙。在正南偏西丁。


白色衣西北首。西北方白衣師看產)。


十九歲行年在甲寅。兌(正、七月)。巽離(辰戌日。在正南偏西丁。在正南偏東丙。


白色衣正西首。正西方白衣師看產)。


二十歲行年在癸丑。巽(二、八月)。兌坤(卯酉日。在正西偏南庚,在正東偏南乙。


青色衣東南首。東南方青衣師看產)。


二十一歲行年在壬子。坤(三、九月)。離巽(寅申日。在正西偏北辛,在正東偏北甲。


黃色衣西南首。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二十二歲行年在辛亥。離(四、十月)。坤兌(丑未日。在正北偏西壬,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二十三歲行年在庚戌。坎(五、十一月)。乾艮(子午日。在正北偏東癸,在正北偏西壬。黑色衣正北首。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二十四歲行年在己酉。震(六、十二月)。艮乾(巳亥日。在正東偏北甲,在正西偏北辛。青色衣正東首。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二十五歲行年在戊申。艮(正、七月)。震坎(辰戌日。在正東偏南乙,在正西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首。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二十六歲行年在丁未。乾(二、八月)。坎震(卯酉日。在正南偏東丙,在正南偏西丁。


白色衣西北首。西北方白衣師看產)。


二十七歲行年在丙午。兌(三、九月)。巽離(寅申日。在正南偏西丁,在正南偏東丙。


白色衣正西首。正西方白衣師看產)。


二十八歲行年在乙巳。巽(四、十月)。兌坤(丑未日。在正西偏南庚,在正東偏北乙。


青色衣東南首。東南方青衣師看產)。


二十九歲行年在甲辰。坤(五、十一月)。離巽(子午日。在正西偏北辛,在正東偏南甲。黃色衣西南首。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三十歲行年在癸卯。離(六、十二月)。坤兌(巳亥日。在正北偏西壬,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三十一歲行年在壬寅。坎(正、七月)。乾艮(辰戌日。在正北偏東癸,在正北偏西壬。


黑色衣正北首。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三十二歲行年在辛丑。震(二、八月)。艮乾(卯酉日。在正北偏東癸,在正西偏北辛。


青色衣正東首。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三十三歲行年在庚子。艮(三、九月)。震坎(寅申日。在正東偏南乙,在正西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首。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三十四歲行年在己亥。乾(四、十月)。坎震(丑未日。在正南偏東丙,在正南偏西丁。


白色衣西北首。西北方白衣師看產)。


三十五歲行年在戊戌。兌(五、十一月)。巽離(子午日。在正南偏西丁,在正南偏東丙。白色衣正西首。正西方白衣師看產)。


三十六歲行年在丁酉。巽(六、十二月)。兌坤(巳亥日。在正西偏南庚,在正東偏南乙。青色衣東南首。東南方青衣師看產)。


三十七歲行年在丙申。坤(正、七月)。離巽(辰戌日。在正西偏北辛,在正東偏北甲。


黃色衣西南首。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三十八歲行年在乙未。離(二、八月)。坤兌(卯酉日。在正北偏西壬,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三十九歲行年在甲午。坎(三、九月)。乾艮(寅申日。在正北偏東癸,在正北偏西壬。


黑色衣正北首。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四十歲行年在癸巳。震(四、十月)。艮乾(丑未日。在正東偏北甲,在正西偏北辛。


青色衣正東首。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四十一歲行年在壬辰。艮(五、十一月)。震坎(子午日。在正東偏南乙,在正西偏南庚。黃色衣東北首。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四十二歲行年在辛卯。乾(六、十二月)。坎震(巳亥日。在正南偏東丙,在正南偏西丁。白色衣西北首。西北方白衣師看產)。


四十三歲行年在庚寅。兌(正、七月)。巽離(辰戌日。在正南偏西丁,在正南偏東丙。


白色衣正西首。正西方白衣師看產)。


四十四歲行年在己丑。巽(二、八月)。兌坤(卯酉日。在正西偏東庚,在正東偏南乙。


青色衣東南首。東南方青衣師看產)。


四十五歲行年在戊子。坤(三、九月)。離巽(寅申日。在正西偏南庚,在正東偏北甲。


黃色衣西南首。西南方黃衣師看產)。


四十六歲行年在丁亥。離(四、十月)。坤兌(丑未日。在正北偏西壬,在正北偏東癸。


赤色衣正南首。正南方赤衣師看產)。


四十七歲行年在丙戌。坎(五、十一月)。乾艮(子午日。在正北偏東癸,在正北偏西壬。黑色衣正北首。正北方黑衣師看產)。


四十八歲行年在乙酉。震(六、十二月)。艮乾(巳亥日。在正東偏北甲,在正西偏北辛。青色衣正東首。正東方青衣師看產)。


四十九歲行年在甲申。艮(正、七月)。震坎(辰戌日。在正東偏南乙,在正西偏南庚。


黃色衣東北首。東北方黃衣師看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7:12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體玄子借地法第七

 

東借十步 西借十步 南借十步 北借十步上借十步 下借十步壁方之中,四十余地,安產借地,或有穢污。


或有東海神王,或有西海神王,或有南海神王,或有北海神王,或有日游將軍。


白虎夫人,遠去十丈;


軒轅招搖,舉高十丈;


天符地軸,入地十丈。


令此地空閑,產婦某氏安。


君無所妨礙,無所畏忌,諸神擁護,百邪速去。


急急如律令敕。


(前項借地法,於入月一日朱書一本,貼產婦房內北壁上,更不須避忌神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7:49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禁草法第八


鋪草及氈褥訖,即咒曰:鐵鐵湯湯,非公所當。


是王一言得之銅,一言得之鐵,母子相生俱蔑鐵。


急急如律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8:35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禁水法第九


欲產時貯水咒曰:南無三寶水,水在井中為井水,水在河中為河水,水在器中為淨水,水在法中為真水。


自知非真,莫當真水。


以淨持濁 以正治邪 日游月殺 五士將軍青龍白虎 朱雀玄武 招搖天狗 軒轅女天吞地吞 


懸尸閉肚 六甲禁諱 十二神王土符伏神 各安所在 不得動靜 不得忌乾若有動靜 若有忌乾


施以神咒 當攝汝形阿法尼阿毗羅莫多梨娑地梨婆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39:33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入月預備藥物第十


保氣散 佛手散 枳殼散 神寢丸 榆白皮散 保生丸 催生丹 黑神散 大聖散 花蕊石散 


黑龍丹 理中丸 催生符 生地黃 羌活 葵子 黃連 竹茹 烏梅 雌雄石燕甘草 海馬 


馬銜鐵 棗子 陳皮 薑錢 黑豆 白蜜 無灰酒 童子小便 好醋 白米煎藥爐 銚子 


煮粥沙瓶 濾藥帛 醋炭盆 小石(一、二十顆) 湯瓶 軟硬炭 干柴茅暖水釜 洗兒肥皂 


頭發 斷臍線及剪刀(斷臍本不用刀,只用帛裹臍下,齒嚙斷) 干蓐草 臥交椅 軟濃氈 


燈籠 火把 繳巾 油燭 發燭 燈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40:05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六●坐月門●催生靈符第十一


書符時,宜以水飛朱砂書之,貼於房內北壁上。


遇坐褥之時扎於針上,就盞內以燈燒之,庶免飛揚。


溫水調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43:01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七●產難門


坐月既明,須知產難,故以次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43:54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七●產難門●產難論第一


(夫產難之由有六,所受各異,故治療之方不同。今具言之,以開世惑)


凡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順,胎氣安而後生理和。


今富貴之家,往往保惜產母,惟恐運動,故羞出入、專坐臥。


曾不思氣閉而不舒快,則血凝而不流暢,胎不轉動。


以致生理失宜,臨產必難,甚至悶絕,一也。


且如貧者生育,日夕勞苦,血氣舒暢,生理甚易,何俟乎藥!


則孕婦常貴於運動者明矣。


次則婦人妊娠已經六、七個月,胎形已具,而世人不知禁忌,恣情交合,嗜欲不節,使敗精、瘀血聚於胞中,致令子大母小,臨產必難,二也。


何以知之?


生下孩子頭上有白膜一片,滯膩如膠,俗強名曰戴白生;


兒身有青有黑,俗強名曰宿痣,此皆是入月交合所致也。


如此則不特母病,其子亦生浸淫、赤爛瘡瘍,俗謂之胎蛆,動逾歲月不差,可不戒乎!


三則臨覺太早,大小揮霍,或信卜筮,或說鬼祟,多方誤恐,致令產母心驚神恐,憂惱怖懼。


又被閑雜婦人、喪孝穢濁之人沖觸,若不預為杜絕,臨產必難,三也。


何以知之?


如偷生之女、不正之屬,既無產厄,子母均安,其理可知。


凡臨產初,然腹痛或作或止,名曰弄痛。


坐婆疏率,不候時至,便令試水;


試水頻並,胞漿先破,風颯產門,產道干澀。


及其兒轉,便令坐草,坐草太早,兒轉亦難,致令產難,四也。


直候痛極,眼中如火,此是兒逼產門,方可坐草,即令易產。


如坐草稍久,用力太過,產母困睡,抱腰之人又不穩當,致令坐立傾側,胎死腹中,其為產難,五也。


時當盛暑,宜居深幽房室,日色遠處,開啟窗戶,多貯清水,以防血暈、血悶、血溢妄行、血虛發熱之證。


如冬末春初,天色凝寒,宜密閉產室,窒塞罅隙,內外生火,常令暖氣如春,仍下部衣服不可去綿,方免胎寒血結,毋致產難,六也。


凡孕婦入月斷不可洗頭,方免產難及橫生逆產。(自明)謹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44:40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七●產難門●楊子建《十產論》第二


凡人生產,先知此十產證候,則生產之婦永無傷損性命。


生產之間,性命最重。


幸而孩子易生,人不知福,萬一有少艱難,則須臾之間,子母之命懸於絲發,但世人所患者,惟看生產。


收生之人,少有精良妙手,緣此而多有傾性命。


余因傷痛其事,不為無補。(外有盤腸產,仆添方法在後)


一曰正產:正產者,蓋婦人懷胎十月滿足,陰陽氣足,忽然腰腹作陣疼痛,相次胎氣頓陷,至於臍腹疼痛極甚,乃至腰間重痛,穀道挺迸,繼之漿破血下,兒子遂生,此名正產。


二曰傷產:傷產者,蓋婦人懷胎,忽有七月、八月而產;


忽至九月、十月而產;


忽有經一年、二年,乃至四年、五年而後產者。


今獨以十月滿足為正產。


蓋一人之生,陰注陽定,各有時日,不可改移。


今有未產一月以前,忽然臍腹疼痛,有如欲產,仍卻無事,是名試月,非正產也。


但一切產母,未有前面正產證候,即不可令人抱腰,產母亦不可妄亂用力。


蓋欲產之婦,臍腹疼痛,兒身未順,收生之人,卻教產母虛亂用力,兒身才方轉動,卻被產母用力一逼,遂使兒子錯路,忽橫忽倒,不能正生,皆緣產母未當用力之所致也。


凡產母用力,須待兒子順身,臨逼門戶,方始用力一送,令兒下生,此方是產母之用力當也。


若未有正產之候而用力傷早,並妄服藥餌,令兒下生,譬如揠苗而助之長,非獨無益,而又害之,此名傷產。


三曰催產:催產者,言婦人欲產,漿破血下,臍腹作陣疼痛,其痛極甚,腰重、穀道挺迸,已見是正產之候,但兒卻未生,即可服藥以催之。


忽有經及數日,產母困苦,已分明見得是正產之候,但兒子難生,亦可服藥以助產母之正氣,令兒速得下生,此名催生。


四曰凍產:凍產者,蓋言三冬之月,天氣寒冷,產母經血得冷,則凝結而不散。


因其血之不散,以至兒子不能生下。


此之一弊,為害最深,然世人不知覺。


若冬月,產婦下部不可脫去綿衣,並不坐臥寒冷之處,當滿房著火,令遍房常有暖氣,常令產母背身向火,令臍下、腿膝間常有暖氣。


若背上、心前少聞寒冷,須是暖炙綿衣以包之為貴,其血得熱則流散,使兒子易生,此名凍產。

若春秋之間,天地少有陰濕寒冷之氣,亦可就房中以微炭火暖之為妙。


五曰熱產:熱產者,蓋言盛暑之月,欲產之婦當要其溫涼得所,不可因熱恣意取涼,反有傷損胎氣。


又生產之處,不可多著人數,切恐人多,熱氣逼襲產母。


蓋人之血氣,得熱則散,熱過則損。


今當夏暑炎熱之盛,而產母氣虛,人氣一逼,則其血沸溢,而血得熱則上蒸,能令產母發熱頭痛,面赤昏昏如醉,乃至不知人事。世有名血暈者,緣此而成也,此名熱產。


若值夏月,少有清涼之氣,陰雨之變。


產母亦不可任意取涼,恐生大病。


六曰橫產:橫產者,蓋兒子下生,先露其手,忽先露其臀,此因未當用力而產母用力之過也。


臍腹疼痛,兒身未順,則是產母用力一逼,遂致身橫而不能生下。


不幸而有此證候,當令產母安然仰臥,令看生之人推而入去。


凡推兒之法,先推其兒身,令直上,漸漸通手以中指摩其肩,推其上而正之,漸引指攀其耳而正之。


須是產母仰臥,然後推兒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門路皆順,煎催生藥一盞,令產母吃了,方可令產母用力,令兒下生,此名橫產。


倘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


七曰倒產:倒產者,蓋因其母胎氣不足,關鍵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兒子不能回轉順生,便只直下先露其足也。


治之之法,當令產母於床上仰臥,令看生之人推其足,入去分毫。


不得令產母用力,亦不得驚恐,候兒自順。


若經久不生,卻令看生之人輕輕用手內入門中,推其足,令就一畔直上,令兒頭一畔漸漸順下,直待兒子身轉,門路正當,然後煎催生藥,令產母服一盞後,方始用力一送,令兒生下,此名倒產。


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


八曰偏產:偏產者,蓋因兒子回轉,其身未順,生路未正,卻被產母用力一逼,致令兒頭偏拄左腿,忽偏拄右腿,致令兒雖近人門而不能生下。


但云兒已露頂,然不知兒之所露即非頂也,忽左額角、忽右額角而已。


謂兒頭偏拄一畔,以此不能生。


收之之法,當令產母於床上仰臥,令看生之人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其頭,令兒頭頂端正向人門,然後令產母用力一送,即使兒子生下。


若是小兒頭之後骨偏拄穀道,即令兒卻只露額,當令看生之人,以一件綿衣炙令溫暖用裹手,急於穀道外旁輕輕推兒頭令正,即便令產母用力送兒生也,此名偏產。


凡於穀道外旁推兒頭正,須推其上而正之,仍是小用輕力推些上,兒而正之也。


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


九曰礙產:礙產者,蓋言兒身已順,門路俱正,兒子已露正頂而不能生下。


蓋因兒身回轉,肚帶攀其肩,以此露正頂而不能生,此名礙產。


收之之法,當令產母於床上仰臥,令看生之人輕輕推兒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其肚帶也。


仍須候兒身正順,方令產母用力一送,使兒子下生,此名礙產。


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


十曰坐產:坐產者,蓋言兒子之欲生,當從高處牢系一條手巾,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身,令兒生下,非令產母臨生兒時坐著一物,此名坐產。


若是產母兒將欲生,卻令坐著一物,即抵著兒路,不能生也。


十一曰盤腸產:(續添)


趙都運恭人,每臨產則子腸先出,然後產子。


產子之後,其腸不收,甚以為苦,名曰盤腸產。


醫不能療。


偶在建昌,得一坐婆施之一法而收之。


其法遇產後子腸不收之時,以醋半盞,新汲冷水七分,碗調停, 產婦面,每 一縮,三 收盡。


此良法也,後學不可不知。


治推腸生方,又名盤腸產。


上以半夏為末,搐鼻中則腸上矣。


又方:以大紙捻,以麻油潤了,點燈吹滅以煙熏產婦鼻中,腸即上矣。


又方:以蓖麻子十四粒,去殼、研如膏,貼產婦頭頂中心,腸即上,即拭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45:35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七●產難門●催生方論第三


五行論命,以年月日時支干所遇,五行所屬,相生相值,以推人之貴賤。


其間,最切要者時也。


若林開命書,以年為父母、為己身;


月為兄弟、僚友;


日為妻外家、上官;


時為子孫、帝座。


蓋人之生也,得其時則終身富貴,失其時則終身貧賤。


信乎?


人生之時不可忽也。


然則人生之時其可催乎?


殊不知娠有諸生產之難。


若臨產起坐既久,勞力困乏,須妙藥催趁,以救其危。


當此之時又何暇論其時耶?


又《聖惠方》有推娠婦行年法,若行年有與本命相值所產歲月者,即鋪驢馬皮於灰草上,令娠婦臨產時踐之,手攀鞍轡頭則易產。


今之醫者,便以此等物為產臥所需之物,誠謬論也。


其所以然者,謂妊婦行年偶與本命相值於所產歲月,慮有諸般艱難之厄,故以此厭禳之,取其快速之意耳。


如或不值則無用矣。


今錄催生數方,皆名醫士夫歷用良驗者,以幸有緣。


《產寶方》論曰:夫產難者,內宜用藥,外宜用法。


蓋多門救療以取其安也。療產難坐草數日,困乏不能生,此為母先有病,經絡俱閉所然。


治產難或橫或倒,死胎爛脹於腹中。


此方屢用神妙。


生大柞木枝(一大握,長一尺,淨洗、寸銼) 甘草大者(五寸,銼作五段)


上用新汲水三升半,同入新沙瓶內,以紙三重緊封之,文武火煎至一升半,令香。


覺腹痛便準備候產。


婦腰重痛欲坐草時,溫溫飲一小盞,便覺心下開豁。


如覺再渴,又飲一盞,至三、四盞,覺下重便生,更無諸苦。


切不可坐草早及坐婆亂下手。


如催生藥只消一服,此方至驗,乃上蔡張不愚方也。


療逆產、橫生、瘦胎,兼治產前產後虛損,月脈不調,崩漏。


一名催生黑散,一名烏金散,一名二神散。


百草霜 香白芷(不見火,為細末)


上二味,等分研停,每服二大錢。


於臨產蓐時,以童子小便並少米醋打為膏,沸湯調下。


《集驗》用酒、童子小便各半盞同煎,才沸即調停,熱服。


甚者不過再服。(血得黑則止,此藥大能固血,免得干生,其妙在此)


黃蜀葵花,不以多少,焙乾為細末,熟湯調下二錢,神妙。


或有漏血、胎臟干澀、難產痛劇者,並進三服。


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即時產下。


如無花時,只用葵子,爛研小半合,以酒調,濾去滓,溫過頓服,尤妙。亦治打撲傷損。


如胎死不下,煎紅花,溫酒調下。


用子歌曰(《經驗》用子四十九粒):黃金內子三十粒,細研酒調能備急;


命若懸絲在須臾,即令眷屬不悲泣。


曹秀才方 用葵子一味研墨,或研朱砂為衣,每服四十粒,溫酒吞下。


療產婦生理不順,產育艱難並宜服之。


(出《聖惠方》、《局方》同,宜天醫日合)


十二月兔腦髓(去皮膜,研如泥) 通明乳香(一分,研細) 母丁香(末,一錢) 麝香(一字,研細)


上四味拌停,以兔腦髓和丸如雞頭穰大,陰乾用油紙密封貼。


每服一丸,溫水下,即時產。


隨男左女右,手中握出是驗。


又方:乳香方 通明乳香一塊(如皂子大)


上為末,覺腰痛時用新汲水一小盞,入醋少許同調。


扶立令產婦兩手捉兩石燕,坐婆飼藥飲之;


先令妊婦念「醫靈藥聖」三遍,然後服之。


仍略扶行數步,須臾坐草便生,更無痛楚,神良。


《經驗方》如神開骨膏 乳香不以多少,五月五日午時,令一人在壁背捧乳缽在凳上,令一童兒以筆管透壁縫內,逐粒從筆管中過入乳缽內,研令極細。


以童兒面北滴水,丸如雞頭大,每服一粒,無灰酒吞下。


《海上方》用乳香、朱砂等分為細末,麝香酒調下。


治難產或倒橫不順方,蛇蛻方。


蛇蛻(一條,全者) 蠶蛻紙(一張,一方無)


上入新瓦瓶中,鹽泥固濟,燒存性為末。


煎榆白皮湯調下一錢,三服,覺痛便生。


一方云:臨產腰痛,用藥三字,麝香一字,溫酒調下,名二妙散。


催生萬金不傳遇仙丹蓖麻子(十四個,去殼) 朱砂 雄黃(各一錢半) 蛇蛻(一條,燒)


上為細末,漿水飯和丸如彈子大。


臨產時先用椒湯淋渫臍下,次安藥一丸於臍中,用蠟紙數重覆藥上,以闊帛系之,須臾生下,急取去藥,一丸可用三次。


治難產。


兼治胞衣不下,兼治死胎。


上用蓖麻子七粒,去殼,細研成膏、塗腳心,胞衣即下,速洗去,不洗腸出,卻用此膏塗頂上,腸自縮入,如聖之妙。


一方男用七粒,女用十四粒。


一方用蓖麻子百粒,雄黃末一錢,同研並用如前法。


治產難。


上用敗兔毫筆燒為灰,細研為末。


生藕汁一盞調服,立產。


若產婦虛弱及素有冷病,恐藕汁動氣,當於銀石器內重湯調,溫服。


陸氏方云此難產第一方 金箔(三片) 兔毫筆頭(三個,燒為灰)


上二味和停,用蠟為丸如梧子大,作一服,溫酒下。


又方:大朱砂(隨多少,端午日晒至百日,不得著雨。如滿百日,取研如粉)


上用臘月兔腦髓和丸,如綠豆大。


欲覺產,粥飲下一丸,良久便生。


其藥男左女右,手中把出。


又方:臘月兔頭(一枚,燒為灰)


上為細末,蔥白煎湯調二錢,立生。


臘月兔血蒸餅,切作片子蘸之,以紙袋盛掛,當風處陰乾為末,煎乳香湯調下二錢。


又方:臘月兔腦髓,塗於一張薄紙上,更用一張合 ,以秤錘捶三、五十下。


每遇難生,看大小書「天生」兩字作符,以醋湯調下,極妙。


又方:兔皮和毛燒為灰,末之。


以酒調方寸匕,服之即產。


衣不下者,服之即下。


治橫倒生者,或先手足者。


明阿膠(炒,一方用酥) 滑石末(各一兩) 葵子(二合)


上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


治難產五、六日不得分娩、疲困虛乏者。


光明水膠(二兩)


上用好酒一升半,微火溶膠,入新雞子一個,鹽一錢匕攪溫;


令產婦坐椅物上伸腰,大口作二次服之,覺小腹重便生。


緣坐草早、驚動故也。


救產難經日不生。


雲母粉(半兩)


溫酒調服,入口當產。


不順者即產,萬不失一。(陸氏方云是何德揚方,云已救三、五千人。卻用雲母粉澄過研細,取一團如雞子大,臨時以無灰酒調下)


治橫逆產理不順,子死腹中。


伏龍肝細研,每服一錢,酒調服之。


以土著兒頭上戴出妙。


療難產三日不下方。


吞雞子黃三枚,並少苦酒服。


療橫產及胎死腹中。


以三姓雞卵各一枚,三姓鹽各一錢,三姓水共一盞相和。


煮五、七沸,分溫二服。


令產母東首服之,立出。


療難產日久,氣力乏盡不能生,此是宿疾。


赤小豆(二升)


以水九升,煮熟取汁,入炙了明黃膠一兩同煎,少時一服五合,未效再服,不過三、四服即產。


療難產三日不出。


吞槐子十四枚即下。


《廣濟方》有蒲黃一合。


《千金》、《集驗》、崔氏同。


又方當歸為末,酒調方寸匕服。


臨產腰疼,方可服之。


人參(為末) 乳香(各一錢) 辰砂(半錢)


上三味一處研,臨產之時,急用雞子清一個調藥末,再用生薑自然汁調開,冷服。


如橫生、倒生,即時端順,子母平善。


傳於鄂 施漢卿,屢見功效。


臨產腰疼,方可服之。


延胡索 沒藥 白礬 白芷 薑黃 當歸 桂心(等分)


上為細末,臨產陣痛時,燒鏵刃鐵(犁頭是也)。


令通赤,淬酒,調藥三錢,服一、二杯立產。(此方鳳州河池縣喬醫家貨,每服錢引一道。遇一士友楊濟伯密得之,屢試屢驗。)


乳香研細,以豬心血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日干,每服一粒。


如催生,冷酒化下;


良久未下,再服一粒。


如大段難產時,以蓮葉心蒂七個,水二盞,煎至一盞,放溫化下一粒,良久未下,亦可再服。


此藥靈驗如神,無有不下者。


如胞漿先破,惡水來多,胎干不得臥時,須先與四物湯及通真丸補養其血氣,次更濃煎蔥湯,放冷如體,令坐婆洗產戶,須是款曲洗,令氣上下通暢,仍更用酥調滑石末塗產戶裡,次服前催生藥則萬全矣。


如胎死不下者,用黑豆三合,好醋半升,煮令豆爛,取汁一盞放溫,化下藥一粒,須臾便下矣。

萬一未下,亦可再服。


如胎下胞衣未下者,服此亦便下也。


若胎橫逆不順,即先服如神散(方見前),再服此藥,復以此藥催之。


合藥時,要五月五日午時極妙,或七月七日,或三月三日及月初上辰日合亦得。


療逆產方 鹽塗兒足底。


又可急搔抓之,並以鹽摩產婦腹上,即產。


又方:以鹽和粉,塗兒兩足,下即順矣。


《集驗方》療逆產 燒錢令赤,納酒中飲之。


又方:取夫陰毛二、七莖燒,以豬膏和丸如豆大,水吞下,兒手即握出,神驗。


療產難方 取車 中膏畫腋下及掌心。崔氏、文仲、《短劇》、《千金》、《集驗》、《備急》同。


療逆產胞衣不出方 取灶屋黑塵,研為細末,酒調方寸匕。


一方用梁上塵。


療橫生、逆產,服諸符藥不捷者 灸右腳小指尖頭三壯,艾炷如小麥大。


療橫生、倒產,手足先出方(並出《外台》)。


用粗針刺兒手足,入二分許,兒得痛驚轉即縮,自當回順。


文仲、《備急》、《千金》、崔氏、《集驗》同。


橫產、逆產二條,其理雖別,療法蓋同。


可以意量,逐善參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46:11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七●產難門●郭稽中產難方論第四


論曰:產難者何?


胎側有成形塊為兒枕,子欲生時,枕破與敗血裹其子,故難產。


但服勝金散,逐其敗血即自生。


若逆生、橫生,並皆治之。


麝香(一錢,研) 鹽豉(一兩,以舊青布裹了,燒令赤,急以乳缽研細)


上為末,取秤錘燒紅,以酒淬之,調下一大錢。


陳無擇評曰:產難不只胎側有兒枕破,與敗血裹凝傷其胎息,因緣自有難易。


其如橫逆,多因坐草太早,努力過多,兒轉未逮;


或已破水,其血必干,致胎難轉。


若先露腳謂之逆,先露手謂之橫。


法當以針刺之,使自縮入,即服神應黑散以固其血,必自轉生。


《養生方》云:倉皇之間,兩命所系,不可不廣傳,蓋贊黑散之功也。


或以鹽塗兒腳底搔抓之。


神應黑散方(見前,即催生如神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47:03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七●產難門●產難子死腹中方論第五


夫產難子死腹中者,多因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致令產難。


皆因穢沃先下,產時未到,穢露已盡而胎枯躁,故子死腹中。


其候產母舌青黑及胎上冷者,子已死也。


故產處坐臥須順四時方面,並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招災禍也。


治妊娠三、五個月,胎死在腹內不出,當歸葵子散。


大腹子 赤芍藥 榆白皮(各三兩) 當歸(一兩,炒) 滑石末(三分) 瞿麥 葵子(炒)


茯苓 粉草 子芩(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療死胎腹內不出,母已危殆不得已者。


立效方。


水銀(半兩) 桂末(一錢)


上只作一服,溫酒調下。


粥飲亦可。


又方:以利斧 赤置酒中,待溫飲之,其子便下。


治妊娠胎死腹中,候其母面赤舌青者是。


宜錫粉丸。(出《指迷》)


錫粉 水銀(各一錢)


上同研,不見水銀為度,以棗肉和丸如豌豆大,煎瞿麥湯吞下。


療胎死腹中。


以好辰砂一兩,水煮數沸,研令極細,酒調二錢服。


又方:以雞子黃一枚,用薑汁一合調雞子黃令均,頓服。


分娩後吃芸苔粥良。


桂心(末,二錢) 麝香當門子(一個)


上同研,溫酒調服,須臾如手推下,比之用水銀等藥,不損血氣。


何氏方無麝香,每用桂末二錢,痛陣密時,用溫童子小便調下,名觀音救生散。


兼治產難及橫、倒生。


療胎死腹中不出,母欲絕。水銀方。


水銀(二兩)


頓吞之,兒立出。


又方:用水銀如彈子大,以棗肉均研,和如大豆許,水吞下立出。


治子死腹中。


取夫尿二升,煮令沸飲之。


療或半生胎不下,或子死腹中,或半著脊及在草不產,血氣上蕩心,母面無顏色,氣欲絕方。


豬脂(一升,煎) 白蜜(一升) 淳酒(二升)


上三味,合煎取二升,分溫兩服。


不能飲,隨所能服之。


又療子死腹中不出。


以牛屎塗母腹上立出。


療胎死。


甘草(一尺) 蒲黃(二合) 筒桂(四寸) 香豉(二升) 雞子(一枚)


上細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頓服。


胎胞穢惡盡去,大良。


產經數日不出,或子死腹中,母氣欲絕。


瞿麥(六兩) 通草 桂心(各三兩) 牛膝(四兩) 榆白皮(一升)


上 咀,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治子死胎不下,胞破不生。


此方累有效,救人幾萬數。


鬼臼不拘多少,黃色者。


去毛、碾為末,以手指捻之如粉、極細為度,每服二錢。


用無灰酒一盞,同煎至八分,通口服,立生如神。


此藥不用羅,只碾令極細。


療死胎不出。


朴硝為末,每用二錢,溫童子小便調下。


知洪州進賢曾通仕定求云:昔為豐城尉時,有貓孕五子,一子已生,四子死腹中,啼喚欲死。


試問醫者,令用此藥灌之,死子即下,貓得再生。


後有一牛亦如此,用此法亦活。


醫云:本治人方,用以治畜也。


後因以救人無不驗。


(仆為兒時,曾有一親戚胎死腹中,不下數日,百計已窮。


記憶我先人用朴硝半兩研細,以童子小便調下,胎即落矣)


治死胎不下,其證指甲青、舌青、脹悶,甚者口中作屎臭。


先以平胃散一貼作兩服,每服酒、水各一盞,同煎至一盞,卻投朴硝半兩,研細再煎三、五沸傾出,候微溫服盡,其胎即化血水而下。


繆宅厥息孺人杜氏,生產數日不下,坐婆、魂童救療皆無效,召仆診之。


仆曰:產前脈不可考,但當察色而知之。


遂揭帳明燭以察之,其面色赤,舌色青,見此色者,知胎已死,母卻無憂矣。


或問曰:何以知之?


余答曰: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明矣。


供自合至寶丹二粒服之,胎即落矣。


以此見古人處方神速。


至寶丹(方見《和劑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54:25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七●產難門●產難生死訣第六


欲產之婦脈離經(《難經》云:一呼三至曰離經。


此是陽加於陰二倍。


一呼一至亦曰離經,此是陰加於陽四倍也。


注云:經者常也,謂脈離常經之處。


細而言之,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曰平和之脈。


故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


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乃為一周,復從始之經再行。


今一呼脈三至,一吸脈三至,呼吸定息,脈行九寸。


一日一夜,脈行通計一千二百一十五丈,過於平脈之數,不在所起之經再起,故曰離經。


若一呼一至,脈行寸半;


一吸一至,脈行寸半;


呼吸定息,脈行三寸。


一日一夜,通計脈行得四百單五丈,乃為一周,是不及平脈之數。


周而復始,亦不在所起之經再起,亦曰離經也)。


沉細而滑也同名。


(臨產之婦,脈見沉細而滑者,乃腎臟本脈之形。然腎系胞胎,見此脈者,亦與離經之脈同名也)


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日日午定知生。


(若妊婦夜半時覺得腹痛,定知來日午時當分娩也。


《聖惠方》云:夜半子時覺腹痛,來日午時必定生產。


謂子午相對,正半日時數也)


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


反舌上冷子當死,腹中須遣母歸冥。


(凡妊婦身體沉重者,胃氣絕也。又體熱寒栗頻並者,陽氣衰,陰氣盛也。若舌根下脈見黑青色及舌反卷上,冰冷不溫者,子母俱死之候)


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凡妊婦面色赤是榮氣流通,母活之候;舌上青色是妊脈絡絕,胎死之候)


唇口俱青沫又出,子母俱死總高判。(若妊婦唇口俱青色者,榮衛氣絕也。又口中吐出痰沫者,是脾胃之氣俱絕,此是子母俱死之候也)


面青舌青沫出頻,母死子活定知真。


不信若能看應驗,尋之賢哲不虛陳。(凡妊婦面與舌皆青色又頻生痰沫者,是產母榮衛俱絕,胎氣衝上之候。此是子活母死之候,產下子,母必死也。此古賢哲應驗之文,不虛妄陳其說也)。


新產之脈緩活吉,實大弦急死來親,(凡婦人新產之後,其脈來緩滑者,為氣血通和,是生活安吉之兆也。若見實大弦急之脈則凶,必死之脈)


若得沉重小者吉,忽若堅牢命不停。(若產婦診得沉重微小者,此是形虛脈虛相應,故云吉兆之脈。忽然診得堅硬牢實之脈,是脈盛形衰相反,性命不可停留,必死也)


寸口澀疾不調死。(若產後診得寸口脈澀疾、大小不調勻者,此是血氣衰絕之脈,故云死也)。


沉細附骨不絕生。(若重手按之乃得,其脈沉細附著於骨,不斷絕有力者,此生活之兆也。)


審看此候分明記,長須念此向心經。(凡為醫者,宜詳審脈分明,記於心胸也。)


王子亨云:凡產後諸疾,最忌脈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57:48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八●產後門


產難既明,須知產後疾病,故以次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00:58:52 | 只看該作者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八●產後門●產後將護法第一


(周 論並在其中)


論曰:凡婦人生產畢,且令飲童子小便一盞,不得便臥,且宜閉目而坐,須臾方可扶上床仰臥,不得側臥,宜立膝,未可伸足。


高倚床頭,濃鋪茵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被賊風。


兼時時令人以物從心 至臍下,使惡露不滯,如此三日可止。


仍不可令多臥,如臥多,看承之人宜頻喚醒。


舊說產婦分娩了,三日方可上床。


若三日上床則必就地睡臥,又豈可令產婦近地氣乎?


才生產畢,不得問是男是女,且先研醋墨三分服之。


一法云不可服醋墨,有傷肺經成咳嗽之戒,誠過慮也。


然醋墨本破凝結之血,然不可用太釅之醋,仍不可太多,即不至傷肺。


然所在皆同,亦有不吃者。


更產後三日內,令產婦嘗聞醋炭氣,或燒乾漆煙。


若無乾漆,以破舊漆器燒之,以防血逆、血迷、血運不省之患。夏月宜於房門外燒磚,以醋沃之置於房中。(夏月房中不須著大火及煮粥、煎藥之類。)


分娩之後,須臾且食白粥一味,不可令太飽,頻少與之為妙,逐日漸增之。


煮粥時須是煮得如法,不用經宿者。


又不可令溫冷不調,恐留滯成疾,仍時與童子小便一盞飲之。(亦須先備小便,若遇夏月以薄荷養之。)


新產後不問腹痛不痛,有病無病,以童子小便以酒和半盞溫服,五七服妙。


一臘(七日也)之後,方可少進醇酒並些小鹽味。


一法才產不得與酒,緣酒引血迸入四肢,兼產母臟腑方虛,不禁酒力,熱酒入腹,必致昏悶。


七日後少進些酒,不可多飲。


如未出月,間欲酒吃或服藥者,可用淨黑豆一升,炒令煙出,以無灰酒五升澆淋之,仍入好羌活一兩(洗淨拍破)同浸尤妙。


當用此酒下藥,或時時飲少許,可以避風邪、養氣血、下惡露、行乳脈也。


如產婦素不善飲酒,或夏月之間,亦不須強飲。


一臘之後,恐吃物無味,可爛煮羊肉或雌雞汁,略用滋味,作粥飲之。


或吃爛煮豬蹄肉,(忌母豬及白腳豬肉)不可過多,(今江浙間產婦多吃熟雞子,亦補益,亦風俗也)三月之後,方可少食溫面,(食面早,成腫疾)


凡吃物過多,恐成積滯。


若未盈月,不宜多語、喜笑、驚恐、憂惶、哭泣、思慮、恚怒、強起離床行動、久坐;


或作針線,用力工巧,恣食生冷、黏硬果菜、肥膩魚肉之物;


及不避風寒,脫衣洗浴,或冷水洗濯。


當時雖未覺大損,盈月之後即成蓐勞。


手腳及腰腿酸重冷痛,骨髓間颼颼如冷風吹,繼有名醫亦不能療。


大都產婦將息,須是滿百日方可平復。


大慎!觸犯此,多致身體強直如角弓反張,名曰蓐風,遂致不救。


又不得夜間獨處,緣去血心虛,恐有驚悸,切宜謹之。


所有血衣洗濯,不得於日中晒曝,免致邪祟侵傷。


又不得濯足,恐血氣攻下。


又不得刮舌、(傷心)刷齒及就下低頭,皆成血逆、血運,此產家謹護之常法也。


盈月之後,尤忌任意飲食、觸冒風寒、恣意喜怒、梳頭用力、高聲、作勞工巧、房欲(詳見產後通用方第一),及上高廁便溺之類。


如此節養,攝至百 ,始得血氣調和,臟腑平復,自然安帖。


設不依此,即致產後余疾矣。


小可虛羸,失於將補,便成大患,終身悔而不及。


或有諸疾,不論巨細,後並有方藥醫療,不得信庸醫妄投藥餌。


經云婦人非止臨產須憂,產後大須將理,慎不得恃身體和平取次為之。


乃縱心恣意,無所不為。


若有觸傷,便難整理。


犯時微若秋毫,感病重如山岳,知命者可不謹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5:13 , Processed in 0.49703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