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工學●膠凝】 混凝沈澱之程序,可分為四個步驟:一、化學藥品之注入;
二、藥品之混合(或稱快混),將加入於原水之混凝劑或助凝劑急劇混合,使其充分均勻與水分子接觸;
三、膠凝作用(或稱慢混),為緩和之攪動,藉速度差之動力及適當之時間,使混凝體(即膠羽)長成擴大,以結合成較粗之膠羽;
四、沈澱,將膠羽沈澱去除之。
膠凝設備,一般常用者有隔板式膠凝池,及膠凝機。
隔板式膠凝池係利用水流,在池內隔板間上下或左右迴流以促進膠凝作用,上下迴流式適用於有充分水頭可利用,而面積有限之水廠;
左右迴流式則適合每日七萬六千噸或以下之水廠使用。
此式之膠凝池所需之流速,應在每秒十五至五十公分之範圍,流速由進口處向出口處逐漸減低,亦即隔板之間距逐漸加大,但須避免膠羽沈積於池底。
停留時間為十至六十分鐘,隔板長度不超過六‧五公尺,池深少於四公尺,隔板之間距應有二十五公分以上。
小型混合池所用隔板可採用檜木板,大型者使用五公分以上之鋼筋混凝土板。
隔板式膠凝池之缺點為在流量變化時,不易控制,水頭損失達三十至九十公分,建造費用較高。
隔板式膠凝池之流速坡降G可以下式求得:方程式圖1。
式中,g為重力加速度(9.8m/sec2),h為水頭損失(m),ν為液體之動黏滯係數,t為膠凝時間(分鐘)。
膠凝機則大多為明輪式,所用之槳板有木製或鋼製,槳板面積為膠凝池斷面積之百分之十左右,槳板末端速度為每秒十五至八十公分,以避免膠羽沈澱或被破壞為度。
愈近下游,以減少槳板面積或轉數降低攪拌程度,亦即減少G值。
每GMD流量所需之動力約為十一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馬力,通常係由膠凝機之型式、槳板大小配列及轉數、水深、池周牆和池底與槳板之間隔、鄰接兩膠凝之間隔、所處理之水質等而異。
槳板旋轉方向有與水流方向平行及垂直兩種。
膠凝機對形成膠羽之效果,較隔板式膠凝池為佳,又因槳板速度可以調節,故在操作上較有彈性。
使用膠凝機所消耗動力不大,所造成之損失水頭小,既設廠中,添加設備容易,因此,目前中大型水廠均裝設之。
其缺點為轉軸附近流速小,池之四周易形成死角,有短路之可能。
膠凝機所消耗之動力,乃為槳板之推進力F1及曳力係數CD之函數,亦即槳板之施曳力。
方程式圖2。
設槳板與流體之相對速度為V,以公尺/秒計,槳板之表面積A以平方公尺計,則所消耗之動力P為:方程式圖3。
則流速坡降G為:方程式圖4。
(楊萬發)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