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大禹】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4 08:4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大禹

 

禹為夏代開國之君,姒姓,父曰鯀,當堯之時,洪水為患,四嶽薦鯀治水,鯀築堤防以遏水勢,經營九年,功用弗成。

 

舜代堯攝行天子之政,殛鯀,改舉禹繼續治水。

 

禹改用疏導,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水患終告治平,舜乃薦禹為嗣。

 

舜崩,禹辭避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都於安邑(山西省安邑縣)。

 

十年,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

 

禹生前曾陶授之政,而陶早卒,禹又薦益。

 

禹崩,益讓禹之子啟,避居箕山之陽,由於禹子啟賢,天下歸心,而益之佐禹時間較短,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啟遂即天子位,夏代的帝統由此開創。

 

(見圖一)尚書禹貢篇載禹之治水,導九山、導九川、分天下為九州。

 

由於包含之範圍太廣,近代疑古派學者曾懷疑禹是否為一歷史人物以及其治水的可能性,乃屬疑古過甚所致。

 

蓋上古洪水橫流,氾濫中國,由來已久,至禹而平治之,故後人感念不忘。

 

左傳昭公元年載劉定公之言曰:「美哉,禹功!

 

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

 

孟子滕文公篇謂「禹抑鴻(洪)水而天下平」,苟子成相篇謂「禹有功,抑下鴻(洪),辟除水患逐共工」,先秦學者對於大禹及其治水之功,無不推崇備至,足見禹非神話人物。

 

惟禹之治水,亦應無禹貢篇記載之廣,當以伊洛河濟之間近之。

 

禹的另一事功,厥為平定三苗。

 

三苗亦稱有苗,為上古時代散佈於江淮荊州間的一種部落,與中原華族之鬥爭甚為激烈,淮南子脩務訓載有「舜征三苗,道死蒼梧」的傳說,至禹之征三苗,才獲得徹底的勝利。

 

洪水與三苗,亦即當時之天災與外患,並非某一部落所能單獨抵抗,各部落自有迫切感到聯合的需要,公推共主領導,付予更多的權力。

 

當禹之時,雖仍號稱天下萬國,但共主之權力顯然已較堯舜時為大,韓非子飾邪篇稱:「禹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氏後至,而禹斬之」,左傳哀公七年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凡此,皆表示禹的權力超過其他部落之上,已具有王權的性質,權力的集中,實為原始國家肇建的基礎,夏代的建立,乃是我國遠古時代,由部落到國家演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而禹實為此一時期的關鍵人物。

 

故在國史上,夏為三代之始,禹為三王之首。

 

禹的事功,固使後人感戴,其人格更為後世推崇,史記夏本紀載禹之治水,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論語泰伯篇載孔子曰:「禹,吾無間言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官室,而盡力乎溝洫。」

 

韓非子五蠹篇稱:「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以為民先。」

 

由此可見禹的偉大德性,實亦中國文化精神之基礎。

 

(王仲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97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23:5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