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在山西大同之西十五公里的雲岡鎮,武州川穿過了西南崖壁,全長一公里,有大窟二十一、中窟二十、以及無數的小窟、佛龕。
現存主要洞窟計五十三個,大小造像五萬一千多個。
石質沙岩,幾全為北魏時代所開鑿。
依魏書釋老志所載,始於沙門統曇曜經營的五大窟,即現存的第十六至二十洞。
現存的主要洞窟,大都是文成帝和平年間(西元四六○~四六五)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四九四)間開鑿的,依石窟的形制和造像的內容、樣式,可分三期:第一期主要以文成帝即位初年,曇曜經營的五大窟為主。
形制上均是外壁滿雕千佛,摹擬圓形的草盧形式,造像主要是三世佛,主佛形體高大,占據窟內主要位置。
佛像面貌豐滿,體軀雄偉,衣服或右袒或通肩,均薄而貼身,是印度與中亞諸式樣的總合。
五大窟中,最大的是圓頂形式的第十九洞,有高一六.四八公尺的坐佛本尊,及千佛、左右侍。
第二期石窟開鑿於北魏和平六年(四六五)文成帝死後,主要的石窟有五組:七、八窟,九、十窟,五、六窟,一、二窟,十一、十二、十三窟等。
在形制上呈平面多方形,多具前後室,有的窟中部立塔柱,有的在後壁開鑿隧道式的禮拜道,方形平面窟的壁面雕刻都做上下重層,左右分段的布局,窟頂多雕出平。
在造像方面,題材多樣化,出現世俗的供養人行列,也增加了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與裝飾,佛像的服裝也換上了中原的樣式,凸起式的衣紋被簡化的階梯形式所代替。
第三期石窟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四九四)遷都洛陽以後開鑿的,主要分布在二十窟以西,四、十四、十五窟和十一窟以西崖面上部的小窟。
特點是不成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為補刻的小龕多,洞窟內部日益方整,窟門外崖面上出現了繁縟的雕飾。
佛像以洗練整然的姿勢出現,但氣勢減弱了,造型趨於瘦削,全身覆以厚重的衣服,裙裾衣袖寬大,褶紋重疊而繁複,與第一期的粗大、雄勁大相逕庭。
(陳清香)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