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黑奴之叛亂】 西元八六年,美索不達米亞發生了黑奴之叛亂(TheNegroRebellion)。
伊斯蘭社會本來就存在奴隸保有制度,此奴隸制度與羅馬帝國者大異其趣。
伊斯蘭社會中以自由或半自由的農民以及技匠職工為主體。
奴隸一般被雇用於家務與軍事。
軍事所有的奴隸後來在伊斯蘭史上曾形成所謂麻穆路克(Mamlks)之特權軍人階級,而最後以其勢力之浩大遂參與國事影響政事。
此為部分例外的高層次軍事奴隸的情形。
通常奴隸皆雇用於礦山、船工或沼池灌溉。
當時波斯與伊拉克之大資本家都大量的從東非洲購買或捕來大批的奴隸勞工從事於農業耕作。
他們皆棲於特定之地。
一地主常擁有幾千之奴隸。
巴素拉(Basra)之富豪就如此引進大批的奴隸,在鹽田工作,這些奴隸勞動條件極為惡劣。
據阿拉伯史料之記載:他們僅獲得可糊口之碎粉、粗麥麩,與椰棗等類之食物而已。
八六九年九月十日,波斯人阿里依本穆罕默德(AilIbnMuhammad)起而倡導新教義,主張平等主義之無政府論,並自稱其為法帝瑪王朝阿里之後裔,召集黑奴,反抗地主之榨取。
根據阿拉伯史家塔巴里(Tabar?)
云:他並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改革方案以廢除奴隸制度,而僅允諾受壓迫的人們改善其地位、自由及財富。
實質上可視其為一種特殊奴隸之叛亂,而其理論趨向則極類似哈利奇派(Khrijites)教義。
黑奴叛亂者視其他伊斯蘭各宗派皆為無信仰者,捕獲者淪之為奴隸或殺之。
黑奴叛亂軍不久控制了巴素拉城。
叛亂急速發展,從農村都市各逃出成的奴隸參與暴亂。
阿拔斯王朝黑人軍隊之鎮壓,反而強化了黑奴叛軍之武力,以此黑奴叛軍獲得不少之戰利品。
不久,黑奴叛軍即在鹽田地帶建新都,稱為穆克達拉(al-Mukhtra,意謂被選之地)八七○年六月十九日,黑奴叛軍占領當時對東方通商之重要商港烏不拉(Ubulla),大事掠奪,解放奴隸,並乘勢伸入波斯西南部,攻下阿哈瓦茲(Ahwz)。
黑奴之叛亂,至此已構成對阿拔斯王朝之重大威脅。
南伊拉克及波斯西南部之中樞地帶皆受其控制。
八七一年九月七日,巴素拉城終於淪入叛軍手中。
八七八年,瓦西特(Wsit)被黑奴叛軍占領,其大軍直迫巴格達城外十七哩之地。
八八一年二月,哈利發穆塔密都之弟穆瓦法克(Muwaffaq)組織大軍,逐步收復失土,進迫穆克達拉。
八八三年,政府軍敉平擾亂。
(張日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