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楊堅】 楊堅(西元五四一~六○四年),即隋文帝。
弘農郡華陰人,北周大統七年生於馮翔般若寺。
二十歲時,襲其父楊忠之爵為隋國公。
數年後,其女被選為太子贇之妃,復從北周武帝平北齊有功,進位柱國。
武帝死,太子贇即位,是為宣帝。
堅女被立為后。
堅因后父關係,拜上柱國大司馬。
宣帝每出巡,恆委堅居守。
宣帝死,靜帝立,年幼不能親政,堅遂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軍政大權,盡入楊堅之手。
當時相州尉遲迥、鄖州司馬消難、益州謙三方反對楊堅,楊堅先後削平之。
復盡誅北周諸王,遂自稱隋王。
大象三年(五八一),迫靜帝禪位,改國號為隋,改元開皇。
當時在中國境內,有建都於江陵的梁,建都於建康的陳,和占據蒙古、新疆一帶的突厥,尤以突厥為最強。
楊堅對突厥採取離間政策,使突厥分為東、西二部。
楊堅又採取聯弱制強,合西攻東之策。
東突厥敵不過隋和西突厥的聯合攻擊,遂向隋稱臣。
東突厥臣服以後,隋解除後顧之憂,楊堅乃吞併梁、陳二國,結束了三百年來分裂之局,完成統一。
楊堅自奉節儉,乘輿御物故弊者,隨時補用,非宴享不過一肉,後宮皆服澣擢之衣。
裝帶不過銅鐵骨器。
他勤於政事,頗知愛民,注意吏治得失,關心民生疾苦,常乘輿四出,路逢上表者,則駐馬親自臨問,或潛遣人探聽官吏功過,對有功者則賞不惜財,遇有過者,則立加貶黜。
所以開皇初年,官吏多稱職守。
他又與民休養生息,減輕賦役。
平陳之後,故陳境內給復十年,餘州免其年租賦。
開皇十年(五九八),百姓年五十歲,輸庸停役。
十二年,河北、河東田租三分減一。
又解除鹽酒專賣之禁,以利民生。
他又在水道交通要地,分置官倉,儲存米糧,以備軍國之用:於州縣鄉間,設置義倉,以備災荒時賑民之用;
庫藏充裕足供數十年之用。
於是社會昇平,人口增加甚速。
計楊堅即位之初,戶不滿四百萬,及其末年,竟達八百九十萬之多。
史稱開皇之治。
在另一方面,楊堅亦有些缺點:他天性猜忌,素無學術,不達大體,好以明察自矜,遇臣下略有過失,輒加以重罪,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
甚至子弟,皆如仇敵。
每於殿廷捶人,揮楚不甚,即命斬之。
詔令諸司論屬官罪,聽律外決杖。
於是晚年朝臣無敢諫者,全國惶恐不安。
正因楊堅剛愎自用,遂為其次子楊廣偽善飾非所欺,卒廢太子勇而立楊廣。
及楊堅發覺被騙而有悔意,遂為太子楊廣所弒。
時在仁壽四年。
〈見圖一〉(李樹桐)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