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9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齋戒】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2 23:2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3 09:5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齋戒

 

齋之梵語為Upodha,音釋為布薩,原為古印度之祭法。

 

即每隔十五日舉行一次集會,令各自懺悔罪過、清淨身心,祭主並行斷食;

 

故齋之本意原為清淨之謂,後遂轉指不過中食(過午不食)之法,能守此法者,稱為持齋。

 

持齋期間所食之物,稱為齋食。

 

於小乘時代,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午後食者即非齋法,此係就其食時而言;

 

至大乘時代,乃以慈悲禁殺之意而轉重於食體,而以素食為齋,然嚴格言之,其與小乘戒律中齋之本意並無直接關係。

 

印度古來即盛行此類不過中食之法,尤以尼乾子等外道更刻意著重之,且進而持為斷食等苦行。

 

佛教教團成立後,佛陀亦允以成為僧團之法,並制定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為六齋日,惟不以斷食等苦行為旨,而強調懺悔、清淨等精神。

 

於此六日,必集僧眾誦唄說戒經,使比丘安住於淨戒中以長養善法;

 

在家二眾亦須於六齋日持守八戒而增長善法。

 

故布薩一辭,於佛教中含有清淨戒住與增長功德二義。

 

凡有持齋,則必有戒,故齋戒二字自古並稱,上文所述即為齋戒之廣義涵義。

 

狹義言之,即指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中所謂「聖八支齋」者,亦即今日教內習稱之八關齋戒(又稱八關齋、八戒),此一戒律乃專供優婆塞、優婆夷等在家二眾於一日一夜所受持的出家之戒。

 

其內容於諸經所舉頗有異說,然通常所謂之八戒者列舉如下:一、離殺生。

 

二、離不與取,不與取係指未經他人允諾,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盜之意。

 

三、離非梵行,梵行即清淨不淫之行。

 

四、離虛誑語,舉凡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等均屬之。

 

五、離飲諸酒,酒能亂性昏智,妨礙修行,故須遠離。

 

六、離眠坐高廣嚴麗座,不坐臥於一尺六寸以上或寬大華麗之座,以免養尊處優,安於放逸。

 

七、離塗飾香鬘及舞歌觀聽,即不以香花、花鬘佩戴於身,不以香油等塗抹於身,不作歌舞倡伎,亦不無故前往觀聽。

 

八、離食非時食,即上記所謂之不過中食,此係八戒中之最重要者。

 

此外,菩薩善戒經亦列舉: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自讚毀他、不慳惜財法、不瞋受悔、不謗亂正法等八種。

 

大智度論則舉出:不惱害、不劫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飲酒等八者。

 

諸經中多處列舉有關持守八齋戒之功德者,例如中阿含經卷五十五、增一阿含經卷十六均謂:受持者於命終後必生於欲界六天,不墮三途八難;

 

優婆塞經卷五之八戒齋品亦云:可除去五逆罪,並滅除其餘一切之罪障。

 

我國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論語謂:「齋必變食,居必遷坐。」

 

蓋古人將祭之際,必先變食遷坐,以自齊潔。

 

齋字於古經傳中與齊字通用,係取其齊一意志之義。

 

禮記曲禮所謂:「齊戒以告鬼神。」

 

禮記祭義謂:「致齊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曰,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

 

易經繫辭注亦云:「洗心曰齊,防患曰戒。」

 

準此而言,則儒家之重視齋時一志心虛之意,亦與佛家懺悔、清淨之義,不謀而合。

 

(星雲)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70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08:59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