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新聞●華僑通訊社】 華僑通訊社,創立於對日抗戰時期,時為民國三十年夏間。
旨在報導祖國及海外僑區僑社實況,溝通海外僑情,激發僑胞愛國熱情。
每周發行通訊稿兩次,內容包括僑務、僑教、時事及其他消息等,供應閩、粵及海外各地僑辦報刊,迄抗戰勝利遷都。
至三十七年底,因戡亂戰事演變,暫時停刊。
民國三十九年八月在臺復刊後,通訊稿內容包括有僑情動態、國內進步實況、大陸匪情分析、短評等。
最初每週對海外發稿一次,航寄海外各地報刊及重要僑團、僑校參用。
四十二年七月起,改為每周對海外發稿二次,約另增加發行國內版新聞稿,內容為專發僑務新聞,每日發稿一次至二次,供應國內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及有關新聞單位等採刊,並供有關單位參考。
至民國六十八年底,每周二次的海外航空版停刊,改辦海光周報。
自六十九年元旦起,每周定期出版一期,每期為報紙型對開一大張。
原有海外航空版通訊稿停刊,遇有重大慶典節日,臨時以原航空版型式編印特刊,分寄海外各地報刊採登。
海光周報內容著重僑社活動新聞,及國家政策和僑務措施等,每期插刊照片多幀,嗣增印彩色版,並選擇重要資料譯印英文、西班牙文及法文三種,以適應華人、華裔閱覽。
每期平均發行兩萬分,航空郵贈海外各地僑團、僑報、僑校、僑胞參閱。
對東南亞等特殊地區,並用私人信函方式寄發。
華僑社除以上通訊稿和周報外。
每遇國內外重大事件或重要政治號召,須向僑社作普遍而深入的宣導,隨時編印專題書冊,大量寄供海外社團及分發回國僑團僑胞參用。
有時亦編印綜合性的僑務叢書。
(張徽貞)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