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大學●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先為私立,後改為國立,是福建省最具規模的學府,同時也是中國東南地區最大學府之一。
一、草創時期:創辦人為當年南洋最大企業家陳嘉庚。
民國九年八月,他到上海,邀集蔡孑民、李登輝、胡敦復、鄧芝園商設大學,先組成廈門大學董事會,由地方政府指撥廈門濱武亭公地為校址,面臨海口之鷺江,背依五老峰,南普陀寺峙立其上,為廈門名勝地區。
開始籌辦時,設師範及商學兩部,聘鄧芝園為校長。
依當時學制,規定預科二年,本科四年。
十年二月,分在上海、廣州、福州、廈門各地,招收預科一年新生,曾邀杜威博士遠道蒞臨參加。
四月,假廈門集美學校開學。
五月,濱武亭校址舉行奠基典禮。
同月,鄧芝園辭職,轉任北京高師校長,董事會聘林文慶博士繼任。
廈門大學開幕之日,到校學生計一百三十餘人,秋季又招新生百餘人,合計第一屆學生共二百餘人。
教授不乏知名之士,如孫貴定、毛常、周辨明、沈兼士、顧頡剛、張頤、陳石遺、周樹人(魯迅)、歐元懷、林語堂、劉樹、鐘心、劉廷芳、胡剛復、朱志滌、姜立夫、余青松等。
教學採英國經院作風,重視文理基本課程及圖書設備,並延攬外籍名流,如名考古學家載密微,德國學者艾克,美籍生物學家蔡特教授等,蔚然一堂。
二、發展時期:雖然廈門大學在民國十三年,因若干教授不滿校政,率部分學生,於上海另創大夏大學,但仍能繼續發展。
十五年,校舍完成四十餘座,大小三千餘間。
同年,增闢六科。
十九年,改科為院,計有文、理、教育、法、商等五個學院。
計文學院設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哲學系、史學系、社會學系。
理學院設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動物學系、植物學系。
法學院設政治學系、經濟學系、法律學系。
教育學院設教育學系及文理各輔系。
商學院設銀行學系、會計學系、工商管理學系。
十九年,教育學院擴充,分設教育行政學系、方法學系、原理學系、心理學系。
嗣後各院機構均有調整,教員及學生人數均有增加。
三、改制時期:民國二十五、六年間,政府鑑於廈大規模宏大,而陳嘉庚受一九二九年國際經濟大恐慌影響,資力不繼,乃商之同意,改為國立,派薩本棟博士為校長,並開辦土木、電機、機械及航空等工程學系,另設工學院統括之,法、商學院合併為法商學院,嗣又分設。
二十六年秋,抗戰軍興,應約來廈講學者,如沈有乾、美籍物理學家達佛教授、電工專家推孟博士,因交通梗阻,不果來華,但時有精神與物質鼓勵。
九月初廈門被襲,遷移與廈門對峙之鼓浪嶼,籌備開學。
十月,假英華中學上課。
是時京滬、杭州、武漢各大學之閩籍學生無法赴校,紛紛前來寄讀。
未幾,金山失守,廈門岌岌可危,乃播遷於閩西長汀。
十二月開始遷移,二十七年二月在長汀復課。
圖書、儀器、標本因在鼓浪嶼上課時,即已裝箱,故在翌年五月廈門淪陷前仍能運達長汀。
四、奮鬥時期:廈大在長汀時期共計八年。
初期學生僅百餘人,分三學院、九學系,經七年擴充,成立文、理工、法、商四院,任何設備較當時東南各省之學府,更為充實。
民國二十八年,薩校長兼福建省研究所所長,將福建地質調查及保肥研究兩項,均以廈大為集會及研究中心,頗有貢獻。
雖然國內外各項基金來源因戰爭而中斷,但在師生奮鬥掙扎下,仍能繼續編印廈大氣象臺月刊、英文自然科學叢刊、廈大季刊、通俗民眾科學、海產生物彙刊等。
廈大自改為國立後,雖面臨困境,但教學及訓練較前反更嚴格。
重視學生對基本學科與語文之熟練,治事與治學之科學化,以及各科教科書之改進等。
並釐訂中英文特試規程,在學之學生如不能通過此項中英文考試,即不能畢業。
三十年,釐訂各系學生入學標準,對新生入學標準作嚴格限制。
抗戰期間教育部舉辦全國專科以上學校學業競試,及當時盟國國際英文論文比賽等,入選人數之多,均歸功於前項兩種訓練。
在戰時資源雖難,但廈大仍又得到國內外各項獎學金。
美國名地理學家葛雷司教授來華考察,足跡遍及後方,曾譽廈大為喀爾加爾以東完善之學府,抗戰勝利,廈大遷返廈門。
(王師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