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家政●發燒】 人體的體溫,由於體內熱的產生與熱的發散平衡,而得以維持恆定的溫度。
正常的體溫約為口溫在攝氏三十六點五度至三十七度之間,肛溫比口溫高些,腋溫比口溫低些。
正常的體溫在一日之間亦有起伏,通常清晨醒來時最低,而在黃昏或晚間最高。
發燒是因為體內熱的產生與熱的發散之間不平衡所引起的,亦即體溫不正常的升高,通常是指口溫高於攝氏三十七點八度。
如果在運動後體溫高於三十七點八度,仍屬正常。
發燒,是一種症狀,不是疾病;
發燒是一個警告的紅燈。
告訴我們身體的某部分有問題了;
發燒同時也是疾病的嚴重度、治療之效果以及恢復正常時,重要而客觀的指針。
八歲以前的小孩,因為體溫調節機能不好,因此,發燒之程度與疾病之嚴重度不平行。
亦即可能因為輕微的氣管發炎,而發高燒至攝氏四十度,而嚴重如敗血病者體溫卻不升,低於正常體溫。
通常八歲以後的小孩,其發燒之程度比較能反映出疾病的嚴重度。
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包括微生物之感染、化學物質之刺激、機械性之刺激等。
有些是可以針對其原因來治療的。
如抗生素對於細菌性的感染症。
有些是目前無藥物可用的,如常見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此時,只能消極的使用退燒藥,減輕身體的不舒服,但退燒藥作用過去後,會再發燒。
發燒時之主要症狀為兩頰潮紅、疲倦、頭暈、頭痛、食慾減退,甚而引起痙攣而傷害腦部組織。
發燒時,應以正確的診斷與原因治療,為第一要務。
但當原因療法尚未奏效之前,應施以適當的退燒,以保持身體之舒適、安靜與休息,縰持體力並防止痙攣、脫水和循環障礙之發生。
一般退燒的方法是在增加體熱的散失,一般處理方法如下:一、少穿衣服,二、多補充水分,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無陣風,四、進食淡薄飲食,五、多休息。
另外,體溫在攝氏三十九度以下,可以使用:六、水枕,七、冰枕,八、溫水拭浴,即以攝氏三十五度以下之溫水拭擦身體。
體溫若高於攝氏三十九度,可以使用:九、酒精拭浴,以百分之三十五之酒精拭擦身體以散熱。
但此法不適用於一歲以內的嬰兒。
一歲以上的兒童使用時,勿將酒精潑於前胸心臟部位,使用前,最好請教護理人員正確的拭擦方法。
十、阿斯匹靈口服或坐劑,阿斯匹靈是很好的退燒藥,但不一定適合於每個人,使用前應先請教醫師。
(陳月枝)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