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藥品安定影響因素】 藥品安定之影響因素,其環境因素有溫度、光線、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分等。
內在因素有酸鹼度、微生物、複合作用,以及容器的影響等。
一、水分:藥品吸收水分,能導致理化性質的變化。
例如促進水解,使主成分變質;
使散劑結塊,產生氣泡;
使固體劑型(錠劑、膠囊劑)變形鬆軟,以及促進微生物孳生等。
二、氣體:空氣中的氧,會使藥品氧化變質。
所以,很多對氧氣敏感之製劑,處方內必須添加抗氧化劑。
注射器容器中則充氮氣以代空氣。
二氧化碳亦會使某些藥品產生碳酸鹽沈澱或其他變化。
三、溫度:熱可以促進氧化,使結晶之晶形轉變及藥品分懈。
高溫會使固態藥品昇華,溶液劑之溶劑蒸散,乳劑轉相,懸劑沈澱,糖衣錠破裂及色素褪色。
低溫或冷凍則影響製劑之物理性質,例如溶液劑產生結晶沈澱,乳劑之分層等。
四、光線:陽光,尤其是紫外線,會使許多藥品產生光分解反應,例如色素之顏色褪色。
腎上腺素,維生素丙、維生素B12等藥品對光不安定者,必須貯於阻光容器中保存。
五、酸鹼度:液體製劑,如溶液劑、注射劑及眼用溶液等,其酸鹼度為影響安定性之重要因素。
由於大多數藥品為弱酸或弱鹼,當製造其液體劑型時,係利用其鹽。
如果溶液中之酸鹼度發生變化,則易產生沈澱。
這對於注射液之混合尤為重要,因為注射液混合後,如產生沈澱,則易引起血栓等不良後果。
此外,一些藥品的安定性與酸鹼度有極大的關係,例如青黴素在中性時安定,如過酸或過鹼性,會促其分解失效。
六、微生物:微生物的孳生,除了影響藥品的安定外,亦可能產生不良作用。
某些微生物會促使藥品分解失效。
而服用含微生物之製品,顯然會影響健康,甚或導致感染中毒。
七、複合作用﹕每一製劑,因含有各種不同的成分,或主成分與添加物,或添加物彼此之間,常產生複合作用,致形成減低治療效果的複合物。
例如羥苯甲酸酯類防腐劑、與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合用,失去防腐效能﹔四環素與鈣結合成複合物,失去殺菌作用,皆為著名之例。
有時因複合作用,導致沈澱變質,致降低品質。
八、容器:鹼性玻璃容器,因易釋出氫氧離子,促使藥品分解。
塑膠容器因不緻密,水分、氣體易滲透,而影響內容藥品之安定。
藥品之製造、包裝、搬運及貯藏時,應注意影響安定之因素,以確保藥品的品質。
通常這些因素在藥品內標籤上會註明,以提醒消費者注意。
(劉正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