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實體儲鉉體系及策略】 行銷活動(Marketing),其一為如何尋找銷售最佳分配路線;
其一為如何長期維持貨品的補充。
早期行銷多著重促銷活動(Promotion)而不重視儲運,認為實體儲運不過是一種輔助性或附屬性的行動,遠不如刺激購買,迎合消費為佳。
近期行銷主管發現產品之存貨處理與運送成本,竟占總銷貨支出費用有百分之十五至三十之多。
實體儲運(PhysicalDistribution),在狹義上解釋,乃指如何改進原來既定之活動率,而非全面修正。
例如由供應商、工廠、中間商、最後市場,以至消費者之各種相關因素。
而廣義上解釋,除了以上各種因素外,我們還要包括適當的中間商系統,及適合的倉儲系統,以及適當的工廠位置,以提高行銷活動,加速完成。
具體來說,可含有原料之進廠運輸、驗收、包裝、廠內儲存、裝運、出廠運輸、廠外倉儲、交貨服務等過程。
實體儲運在運輸(Transportation)方面可分為:一、陸路運輸:可分鐵路運輸與公路運輸,無論鐵路與公路運輸,現已邁向電氣化時代,為了減少陸面上交通擁擠,已將火車轉入地下化成為地下鐵(Sub-way),而公路各工業化國已建立高速公路(FreeWay),對運輸之價值供應頗大。
二、水路運輸:包含河流運輸、海洋運輸,近年各國之水路運輸數量愈來愈龐大,對農產品、工業品,以及礦業原料、石油等運輸頗為重要。
三、空路運輸:近世紀空路運輸日感重要,而空運工具飛機型體日漸大型化,例如波音707型發展到767型即為證明。
四、管路運輸:管路(PipeLines)運輸已成為經濟最大的運輸工具。
其運送的種類包括固體之煤、鐵、砂石;
液體包括石油以及天然氣,為近世紀最現代化的運輸方式之一。
五、貨櫃運輸:貨櫃(Contaniner)運輸在西元一九五五年起源於大西洋輪船公司,貨櫃裝卸省時省錢,並可銜接陸、海、空三棲交通。
至於實體儲運策略(PhysicalDistributionDecision),可由下列方式完成:一、以產品生產地接近市場策略:中小型企業工廠生產多靠近市場中央點,這樣可節省運費之支出,並可減少時間之浪費。
例如小型的印刷廠、家具廠、飲料廠、漬菜廠、輾米廠等,可接近預估消費圈為妥。
二、直接運送產品至顧客策略:有人直覺上感覺到直接運送,對企業所支出之成本較多而有所不利,不過直接運送其運費雖高,但若與當地存貨費用相比較,可能有所出入。
採用直接運送策略,應注意下列各點因素:(一)產品的特定性質、價值性、季節性、腐壞性都應考慮。
(二)需要運送程度與成本,要計算清楚。
(三)顧客訂單之多少或重量應予注意。
(四)顧客與本廠區位方向、遠近、大小應計算妥當。
三、大量運送至市場倉庫策略:企業擁有貨存地區倉庫,對於消費者送貨會提供較快的服務;
因此,同時也會提高消費者惠顧的次數。
在長期分析,增設新倉儲比長期經常利用運費支出有利的多。
倉庫的使用採用租賃(Leased),或自行建立(Self-owned)倉儲。
兩者比較以租賃較為妥當;
同時,風險負擔也較小,但是大型市場經營商業以自建倉庫為佳。
臺灣的煙酒公賣局,在全省設有數十個分局及各配銷站,即採用非直接送貨通往各零售商,因此,運送時間可以減少,運費也可以節省甚多。
(李廣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