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印度佛教】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8 08:1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印度佛教

 

佛教為印度釋迦牟尼所創立,在印度盛行千餘年,並傳播到世界各地。

 

因此,印度佛教是世界各地佛教的根本。

 

依照現代學者的研究慣例,印度佛教大體可以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時期。

 

原始佛教係指從釋迦牟尼開始弘法,到佛滅後一百年左右為止。

 

部派佛教則指佛滅後百年左右到龍樹(西元前一五○~二五○年)時代為止。

 

大乘佛教則指龍樹時代到十三世紀初,印度佛教滅亡時為止。

 

原始佛教的教團組織以釋迦牟尼及其僧團為中心,所宣揚的佛法以經律二藏為主,其內容大體收在現存的阿含經與律藏之中。

 

此一時期之教法內容較有人間性、倫理性與合理性,不太強調神祕境界與玄想。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與一切皆苦」之四法印,是當時教法的核心。

 

這是針對婆羅門教之強調梵我、恆常等思想而起的反動。

 

釋尊以五蘊(色、受、想、行、識)說明個體生命,以四諦(苦、集、滅、道)作為輪迴與解脫思想的大綱,並提出八正道作為修行者離苦得樂的準繩。

 

教團組織方面,出家男眾叫做比丘,女眾叫做比丘尼;

 

在家男信徒稱為優婆塞,女信徒稱為優婆夷;

 

這便是所謂的「佛門四眾」。

 

由出家眾所組成的僧團(僧伽),所過的是貧苦、清淨、單純,而且具有民主議事風氣的團體生活。

 

部派佛教的「部派」,意味著僧團的分裂。

 

釋尊逝世後,僧團缺乏領導重心。

 

加上佛弟子們彼此間保守與革新性格的差異,弘法地區的不同,以及對戒律看法之差異等原因,乃使原來和合一味的僧團,逐漸分裂成二十餘部派。

 

其中,保守的上座部與革新的大眾部,是這些分裂部派的兩大源頭。

 

這一時代的佛法,除了仍然重視經與律之外,並且特別強調論書的重要性。

 

論書的梵語音譯是阿毘達摩,因此這一重視論書的時代,又叫做阿毘達摩時代。

 

在各部派中,產生最多論書的是說一切有部。

 

該部的論書,大部分都曾譯成中文,而且現在大都仍然存在。

 

「阿毘達摩」的梵語意義,意謂「法的研究」。

 

這一時期的佛法特徵,從「阿毘達摩」一詞的語義也可窺見端倪。

 

當時各部派所盛行的論書,主要的功用,即係對佛法作各種不同角度的整理與說明,此即佛典所謂的「諸門分別」。

 

就思想史的角度來看,這時代的佛教思想,雖然沒有顯著的向前發展,但卻有精細的推演與解析。

 

因此,相對於原始佛法之重視實用,此一時期的佛法則有偏尚學理研究的趨勢。

 

而在後世盛行於我國的各種大乘法,在這時代則並不流行。

 

在歷史上,這一時期中有兩位政治人物必須一提,這便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與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

 

他們是印度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護法名王,由於他們的護持,乃使佛教的普及與國際性,有相當大幅度的進展。

 

佛教之傳入錫蘭,便是在阿育王在位之時。

 

大乘佛教興起較晚,其思想、行持,及宗教精神,與部派佛教有明顯的差異。

 

部派佛教承接原始佛教的遺緒,以四法印(或三法印)、四聖諦、五蘊、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為解行的核心與研究的對象。

 

大體而言,其修持目標較著重個人的解脫,亦即以證阿羅漢果為最後境界。

 

弘法方式較保守,且有重視外表形式而忽略精神的趨向。

 

大乘佛教的興起,可以說是對部派教團的反動。

 

某些思想較開朗,重實質精神更甚於固定形式的佛教徒們(尤其是大眾部),不滿當時部派佛教徒之著重個人解脫的自利傾向,而提出學習佛陀自利利他精神的思想。

 

他們認為阿羅漢果不究竟,以為成佛才是佛教徒的最終目標,然要證成佛果,則必須要儘可能去「上求菩提」與「下化眾生」。

 

實踐方法則以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主。

 

涵蘊這種精神與方法的修持,便是菩薩行。

 

質言之,菩提心、大悲心,與權宜施設之實踐方法(方便)的強調,是大乘法的主要特質。

 

大乘佛教哲學,系統龐大,義理複雜,境界深邃而玄遠。

 

依照近人的分類,大體可分三系,此即空、有、真常(如來藏)三大系統。

 

空系又稱中觀派,以般若經為思想根柢,以解析緣起性空教理的中論為代表性論典。

 

該論作者龍樹不祇是空系的核心人物,而且也是大乘佛教哲學的奠基者。

 

其弟子提婆,及後繼者佛護、月稱、清辨、寂護、蓮華戒等人,都是龍樹思想的闡述者。

 

有系又稱瑜伽行派,亦即以「萬法唯識」為核心思想的教派,該系以解深密經與大乘阿毘達摩經為主要思想依據。

 

代表人物以無著、世親兩兄弟為最重要,後繼者有安慧、陳那、護法、法稱等人,對賴耶緣起、心理解析,及佛教邏輯與知識論方面,都有輝煌的成績。

 

此系論典最多,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集量論等書影響後世最大。

 

集量論及其註釋書,是該系後期的作品,這些因明學著述使後人發現印度佛教徒在知識論上,也有不遜於其神祕直觀能力的偉大成果。

 

真常系是以真常之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為教理核心的思想系統,相對於有系之以論書為主要思想根據。

 

此系思想之所依,則經典甚多。

 

勝鬘經、如來藏經、大乘涅槃經、無上依經、央掘摩羅經等書,即其代表。

 

此外,論書方面,則以究竟一乘寶性論、大乘起信論等書為較著名。

 

大乘佛教晚期,密教大盛,其特徵是講求咒術與神祕能力。

 

主要代表經典是大日經與金剛頂經。

 

教義則明顯地混入不少印度教成分與民間信仰。

 

原本以反抗婆羅門教為職志而興起的印度佛教,在晚期居然也不免受到婆羅門教後裔(印度教)的融化,這真是歷史發展的詭譎。

 

由於回教徒的入侵,到十二世紀末,北印度、東印度孟加拉一帶已全為回教徒所控制。

 

西元一二○三年超戒寺被破壞之後,印度佛教即可謂完全滅亡。

 

直到二十世紀初,錫蘭人達摩波羅(A.Dharmapla,一八六四~一九三三),與印度人安貝克(V.R.Ambedkar,一八九一~一九五六)等人的大力從事佛教復興運動,印度的佛教才稍稍有復蘇的徵候。

 

(藍吉富)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24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5 14:49 , Processed in 0.08886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