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有無】 「有」與「無」是老子哲學中兩個重要的概念,蓋老子哲學為一周密的思想體系,下綜合萬物而得「有」,然後推「有」而得「無」,再由「有」與「無」之相對上推而入於「道」。
今簡要分作數節說明於下:一、「有」之建立老子書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又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此中對「有」、「無」之概念,蓋分極為清楚,即「無」居最高思想層次,「有」與「天地」均自「無」出,而「有」生萬物,「天地」也生萬物。
其層次如圖1:然而「有」與「天地」並非並立,乃異名而同指。
因為所謂「有」乃涵攝萬物的一個普遍概念,萬物是當前個別現象的存在,抽繹其存在部分而得「有」。
「天地」則為萬物之所從出,萬物存在,「天地」也必然存在,故「天地」在生萬物的層次上雖然有高下,但在理性思想中,同歸於一「有」。
是「有」實乃括「天地萬地」而成的一個概念(按老子之思想乃直承易經之形上思想,易經最為肯定天地生萬物,繫辭傳:「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二、推「有」得「無」「有」非固定不變之概念,乃具動生之性,萬物之變化生生即由此起。
既能動生,則表示在「有」以外,別有餘地,如此,便可問「有」之所自來,從而得「無」,即前引第四十章之「有生於無」。
但「有」之生於「無」,並非如蛋之生於雞,既生之後即成蛋、雞二體獨立存在之相對,「有」、「無」雖是所生與能生之對待,但實相包涵,二者永相依存而無第三者之從中隔離。
正由此故,從「有」之根源上固然是「有生於無」,但從二者的對待上卻可以說是「有無相生」,即「有」非「無」不立,而「無」非「有」不存,所以老子在第一章中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按兩者指「有」與「無」)「有」、「無」之關係如圖2:三、「無」之界定「無」為相對於「有」而立,然所當注意者,「有」非無生滅之概念,它乃「生於無」。
當「有」已生之後。
「無」固然是相對於「有」而立;
而當「有」之未生之時,「無」仍然與「有」相對,只是相對者為「有」之潛在或預存狀態,以「有」之呈現為「無」之性質之必然故。
於是,「無」的意義便可作如是界定:下起於與「有」相對,而上止於含潛在之「有」。
含潛在之「有」,是就「有」之必將發生而言,然此時「有」畢竟未生,故此時「無」可稱為「一」,但此「一」非純淨之「一」,以其含有潛在之「有」故。
老子第四十二章言:「道生一。」
此「一」在「道」之下一層次,即指「無」之上限義而言。
加以圖示含潛在之「有」、之「無」,則如圖3:這個不純淨的「一」的「無」在哲學思考上極為重要,因為經由這一步,向上推理活動才自然無礙的推至於「道」。
四、推「有」、「無」入「道」老子書中未明言「道」為一,但有許多處文字使人肯定「道」為絕對為一,如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言「寂」、言「寥」、言「獨立」,便是絕對之「一」義。
「無」之上限義雖止於「一」,但此「一」不純淨,中含潛在之「有」,故「無」畢竟不離與「有」之相對。
越乎相對而上,入於絕對,便是「道」。
「道」對於「無」而言,是上層思想,由不純淨之「一」入於純淨之「一」,老子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湛兮似或存。」
言「湛兮」即清淨義。
總之,自「有」歷「無」入於「道」,是老子哲學向上推理的三步驟,必從「有」、「無」二概念認識「道」,乃見老子哲學理性活動之周詳(按「道」之義甚廣大,此處乃僅就「有」、「無」二概念之上行推理言)。
以上為老子哲學之「有」、「無」,後來莊子承老子意,稱「有無」或「無有」即從「有無相生」的關係上立名。
莊子之學不離老子之旨,至於墨經上:「無不必待有,說在有無。」
便只是注目於「無」之上限義立言,不免失於偏執。
而魏晉時代裴頠的「崇有抑無」,更不明老子所以然之意。
僧肇之不真空論,乃就佛家般若立場論「有」、「無」,與老子不同。
而其言可取,如謂:「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
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
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
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虛;
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
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
宋張載也有以「有無、虛實通為一物者,性也」之說,見於其正蒙乾稱篇,則就萬物生性隱現而言,淺矣。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