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蔬菜脫水】 蔬菜之保存,使用脫水方法,可溯及至相當古老的年代,最早期的脫水方法,便是日光乾燥,例如,我國常見的蘿蔔乾、梅干菜、筍干、金針菜、香菇、木耳等。
蔬菜經脫水之後最終產品的重量很輕,運輸、包裝、貯藏等之費用均低為其利點。
生鮮蔬菜中含有多量之水分,要使這些水分去除,需費相當大之能量。
例如,除去一磅之濕氣,需要一千B.T.U.之熱能。
一般而言,若蔬菜之個體的體積愈小,則蒸散面積加大,愈容易乾燥。
蔬菜脫水,常使用熱風吹,或加熱之方法,但如此常使蔬菜易發生褐變、縐縮,及維生素被破壞等現象。
即使予以復水亦不能恢復原來的品質。
為避免營養成分、色澤、風味等之損失,乾燥時所使用之溫度必須儘量降低。
另在蔬菜脫水方面常予以添加二氧化硫,以保持其色澤及減少維生素之損失。
蔬菜脫水所使用之乾燥機,依其類型可分為:盤式、隧道式、連?
輸送帶、槽形輸送帶、氣流上昇式、浮動式、噴霧式、鼓形乾燥機及真空乾燥等。
使用熱空氣乾燥方法最為普遍。
早期者如隧道式或倉式之乾燥機,蔬菜之物料在不移動之狀況下,用熱風由其上方或堆中吹過予以乾燥。
晚期則以輸送帶或輸送槽代替,蔬菜原料在一面移動、翻拌之狀態下被乾燥。
噴霧式乾燥,通常適用於液狀食品之乾燥,如果汁、牛奶等。
將液體食品在減壓之狀態下噴成霧狀,稍加高溫,食品就被乾燥成粉末狀,再將粉末予以收集即可。
鼓形乾燥機則適用於糊狀之食品的乾燥。
糊狀食物如馬鈴薯糊,進入兩個熾熱的鼓形滾筒之間,被加熱乾燥成為一層薄膜,刮下之後予以磨碎即成粉狀。
胡蘿蔔(切方塊)、玉米、豌豆等之具有顆粒狀者,較常使用浮動?
式乾燥。
粒狀之食品,在上昇的熱氣流中呈半浮動狀態,如此單粒乾燥,不致黏成團狀,與熱氣接觸之面積加大,加熱迅速。
冷凍乾燥較為複雜,先將食品予以凍結(如零下三十度十五分鐘),再放入高真空度下(○.一~一毫米汞柱),使凍結之冰晶昇華成為水氣予以去除。
冷凍乾燥食品之好處,在於乾燥食品具多孔性不縐縮易於復水,外觀及色澤保持良好,營養成分損失少,與新鮮者無大差異。
蘆筍、胡蘿蔔、芹菜、洋菇常使用此法。
蔬菜在乾燥之前常需做切截、去皮、切片等授作,因此常造成褐變現象,其原因是蔬菜中含有觸、過氧化、多元酚等類因與氧氣作用而發生變化。
可用殺菁或添加酸(如檸檬酸)予以破壞。
(蔡龍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