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社會●健康保險】 健康保險,又名疾病保險。
人生在世,免不了生、老、病、死,尤其是會不只一次的染患疾病或遭受傷害。
古代社會衛生需求較低,只有少數人在重病或經濟情況許可之下,尋求醫療服務。
現代社會衛生需求提高,但由於醫藥發達及醫用儀器日趨精良複雜,使得醫療費用高漲,遠非一般民眾之薪水或存款所能負擔。
因此,許多工業化國家之國民,都利用健康保險來支付醫費用,或補嘗因意外災害而蒙受之損失。
健康保險之範圍很大,由只支付個人住院費、醫療費、手術費、牙科費,或綜合前述數種費用,到補償因疾病或傷害,而導致收入之損失等之計畫及措施,均包活在內。
健康保險之原理,為風險之分擔,即所有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定期繳交小額固定之保險費,以支付少數發生疾病、傷害或其他需醫療服務之被保險人之所需。
由於每人都有患病或遭受傷害之機會,故能保障所有被保險人之健康。
有關健康保險之實際運作原理,則有各門各派之學說,因而產生了各種保險計畫。
故民眾在購買保險時需多加比較,以選擇最適合其需要之保險計畫。
健康保險有民間商業性及政府舉辦兩大類。
民間商業性健康保險,可用個人或團體名義自由購買;
而政府舉辦之保險有其特定之對象,如公務人員、勞工、軍人、榮民、貧民及老年人等。
目前美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眾,已納入某種類型的健康保險中。
民間常見者,如藍十字保險提供住院補助;
藍盾保險則按民眾之收入情形,提供內外科醫療補助;
勞工聯盟更擁有約六十座健康中心以對其員工,提供直接之醫療服務。
美國政府除對所有現役及退役軍人以及其他公職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外,更對老年人、貧民、精神病患、結核病人,及戰爭中受傷之榮民提供特別之醫療服務。
其中有兩種保險值得一提:一、老人健康保險(Medicare):聯邦政府於西元一九六六年起對所有曾接受聯邦政府社會安全福利之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補助約百分之八十之住院費、住院診斷費、療養院內特別醫療服務等,但藥費不包括在補助範圍內。
老人健康保險之經費來源,係參加社會安全福利者在其退休前之工作期間,按月繳交之保險費,以支付其退休後之醫療所需。
二、貧民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由美國聯邦政府補助州政府,以對貧民提供醫療補助。
貧民之收入標準,由各州自行訂定。
各州所提供之醫療服務範圍,亦各不相同。
我國政府除軍人及軍眷、榮民及榮眷享有免費或近乎免費之醫療服務外,尚有占臺灣地區總人口六分之一的人,參加勞工保險及公務人員保險,另有二百一十多萬學生參加學生平安保險,此外一般民眾,可向人壽保險公司,以個人或團體方式,自由購買適合其需要之保險。
民國三十九年,臺灣省政府訂頒臺灣省勞工保險辦法,為臺灣地區實施勞工保險制度之始。
經多次修訂,六十八年二月公布勞工保險條例,其對象為年滿十四歲以上至六十歲以下之產業工人及交通公用事業工人、職業工人、專業漁撈勞動者(漁民)、其他勞動職工,及蔗農保險等。
勞保分下列兩類:一、普通事故保險:分生育、傷病、醫療、殘廢、失業、老年及死亡七種給付;
二、職業災害保險:分傷病、醫療、殘廢及死亡四種給付。
至七十年六月止,臺閩地區勞工保險局登記之勞保人數已達二百六十萬人。
公務人員保險法案,於民國四十七年元月完成立法程序,同年九月一日正式實施;
復於六十三年元月修正為公務人員保險法。
由中央信託局為法定承保機關,設置公務人員保險處。
其要保機關,包括所有依法組織的機關;
凡法定機關編制內的公務人員及公職人員,都是被保險人。
五十四年八月更擴大至退休人員,六十九年八月再擴大至私立學校教職員。
截至七十年九月止被保險之在職公務人員達四十三萬人,另退休公務員約一萬人,私立學校教職員約二萬人。
公務人員保險之給付項目,包括生育、疾病、傷害、殘廢、養老、死亡、眷屬喪葬等七項;
前三項為免費醫療,後四項為現金給付。
退休人員保險,則不包括養老給付一項。
(楊海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