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雉】 Haotzin
【辭書名稱】鳥類
學名:Opisthocomushoazin形態:體長約65公分,雌雄相似。
麝雉的頭小,身體笨重,雖然和杜鵑血緣關係很相近,但是他們的體型卻相差很多。
喙厚,黑色,眼紅色,附近皮膚裸露呈灰色。
頭頸部羽毛棕色有白斑,頭上有豎起的冠羽,被上褐色,翅膀上有三條白色橫紋,尾羽寬大,褐色,末端白色。
幼鳥的翅膀上有爪子。
分布:分布於南美洲中北部,包括巴西、圭亞那、厄瓜多、玻利維亞。
生態習性:棲息於沼澤森林中,常常出現在靠近溪流或是湖泊的森林邊緣地帶。
不善於飛行,常常在樹枝或是葉間攀爬,攀爬時會藉助其寬大但是不強壯的翅膀。
成鳥通常成群,10~50隻一起覓食海芋類和其他沼澤植物的葉子,食量很大,吃下的葉子貯存在嗉囊中,吃飽時,因為食物增加重量,會使得麝雉行動和飛行明顯地變得較笨重。
繁殖制度為合作生殖,2~6隻麝雉與共同築巢,並且共同照顧卵和幼鳥,巢由樹枝構成,巢中有2~3個淺黃色而有藍色或是棕色斑點的卵。
在樹上築巢的鳥類中只有麝雉的幼鳥在孵出之後很快就可以離巢活動,雛鳥另一項很特別的是每隻翅膀上都有兩隻下鉤的爪子,分別長在第1和第2指上,這和侏羅記時期的始祖鳥有3隻爪子頗為相像,因此麝雉被當成是一種“活化石“。
巢築於水面上的樹枝間,當幼鳥受到威脅時,有時會掉入底下的水中,不過幼鳥會游到岸邊,並藉由翅膀上的爪子爬回巢樹上。
無遷徙性。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