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斑馬(巴氏斑馬)】 Burchell's, Zebra, Plain Zebra
【辭書名稱】哺乳類
學名:Equusburchellii(Gray,1824)形態:身體佈滿黑白相間的條紋,黑帶寬,越往臀部越寬且呈橫紋,大部分的個體的黑條紋會越過腹部中央,許多個體黑條紋之間還有淺褐色的細條紋,有些個體的黑條紋不到蹄,還有些個體有黑白條紋分布與比例互換的情形,分布在不同地點的族群條紋都不太相同,變化很多;
體長217~246公分,尾長47~56公分,肩高110~145公分,體重240~372公斤,雄性略大於雌性。
分布:波茲瓦納、辛巴威、尚比亞、馬拉威、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衣索比亞、南非。
生態習性:棲地類別多,包括草原、疏林、灌叢,分布可達山區海拔4,400公尺處,但一般需要水源;
每天從較高而涼爽的休息地點到平原進食再回去,約可走上13公里,食物以草為主,也吃一些嫩莖芽。
在非洲坦尚尼亞Serengetie國家公園與肯亞MasaiMara保護區之間隨雨季轉移而進行大遷移的個體,季節性移動的距離可達100~150公里,雨季的活動範圍約300~400平方公里,乾季時則為400~600平方公里。
雖然大遷移時有成千上萬的個體聚在一起,真正緊密的社會結構仍局限在不超過15個成員的家族與雄斑馬群。
草原斑馬終年可生殖,懷孕期約360~396天,小馬出生時的體重約32公斤,出生後立刻可站立,幾小時後會跑;
幾天後可吃草,約7~11個月斷奶,1~3歲離開出生地,雌斑馬16~22個月達性成熟,生殖間隔約1~3年,雄斑馬4歲以上才有機會生殖,野外壽命約9年,圈養下壽命可達40年。
亦有獵捕以取其皮毛及與牲畜競爭水源之壓力,數量雖有下降,但分布仍廣,數量也還算多。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