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棕狒狒】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3 12:38: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棕狒狒

 

Olive Baboon

 

【辭書名稱】哺乳類

 

學名:Papioaunbis形態:頭軀幹長50.8~114.3公分,尾長45.6~71.1公分,體重14~41公斤,雄狒狒體型較雌性大許多,臉黑、窄長,毛粗,雄狒狒肩部與頸部毛長,體色為橄欖棕色。

 

分布:馬利草原帶到衣索比亞與坦尚尼亞北部、撒哈拉沙漠山區。

 

生態習性:主要棲息環境為開闊地、草原、疏林與多石山區,以白天在地上活動為主,但也會爬樹,雜食性,食物包括任何比較容易獲得的植物性或動物性食物,包括草、種子、昆蟲等;

 

群居性,一群約8~198隻,通常為30~60隻,雌雄獸各有優勢位序,群中優勢雄狒狒帶領群的移動,但有時雌狒狒會走在前面;

 

群體一天活動的距離約3~4公里,族群密度約每平方公里11.12~63隻,隨棲地品質不同,群體活動範圍從2~40平方公里不等,群體之間的活動範圍相互重疊;

 

季節性生殖者,生殖間隔約15個月,懷孕期6個月,一胎通常生1仔,出生後小狒狒緊抱母狒狒胸部,之後改為騎坐在母狒狒身上,哺乳期約6~8個月,雌猴約在5歲初次生殖,雄猴5歲性成熟,但通常到7~10歲才初次生殖,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

 

本種與海曼狒狒(Papiohamadryas)在衣索比亞共域處的個體有野外雜交的情形,通常是海曼狒狒進入雌棕狒狒的群中爭取交配機會,雜交子代雖可生育,但雜交子代的分布不超過100公里,可能是因為雜交子代無法獲得太多交配機會。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8 00:40 , Processed in 0.56250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