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3 21:24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南雜劇】
明初雜劇大抵尚能恪守元人體製規律,但是嘉靖間,南曲諸腔普遍流行,北曲已成老態龍鍾,同時北曲嚴整的規律也實在是一種束縛,因此像徐渭、許潮、馮惟敏、李開先、汪道昆等對元人科範大量破壞,眾唱本增多,折數有少至一折的,有一折中用兩套北曲的,有數劇合成一劇的,有開場用南戲家門形式的,也有用北隻曲組場成劇的,汪道昆、徐渭、許潮等,甚至更用南曲來創作了。
這一期的雜劇現存不過二十七本,而改變元人科範的花樣卻如此之多,這不正可以看出,北雜劇此時已經走上衰亡的道路嗎?
汪道昆諸人用南曲創作雜劇,即所謂「南雜劇」。
王驥德曲律卷四云:「予昔譜男后劇,曲用北調,而白不純用北體,為南人設也。已為離魂,並用南調。鬱藍生謂自爾作祖,當一變劇體。既遂有相繼以南詞作劇者。後為穆考功作救友,又於燕中作雙鬟及招魂二劇,悉用南體,如北劇之不復行於今日也。」
可見王氏以南雜劇的創始人自居。
其實,雜劇用南曲決不自王氏始。
徐渭女狀元,據王氏說是晚年之作,雖用南曲,尚在王氏離魂之後,王為徐弟子,料想不敢掠乃師之美。
但現存的許潮太和記、汪道昆大雅堂四種,俱較王氏為早。
王氏曲律云:「世所謂才士之曲,如王弇州(世貞)、江南溟(道昆)、屠赤水(隆)輩,皆非當行。」
然則王氏因曾讀過大雅望四種(汪氏所作僅此),其「已為離魂並用南調」,也許還是受了汪氏的啟示。
但是,或許伯良和鬱藍生認寫不僅用南曲而且必須四折,才算是南雜劇,因為它還從北曲四折「一變」過來的。
否則,像成弘間沈采四節記不早是南雜劇的合集了嗎?
若果如此,王氏自然夠資格「作祖」,因為據祁彪佳遠山堂劇品,他的倩女離魂、兩旦雙鬟都是南四折,祁氏且謂:「南曲向無四出作劇者,自方諸與一二同志創之。」
則我們對於伯良自居作祖、也不必譏其狂妄了。
萬曆以後,北曲更見沒落,所以像汪廷訥、王驥德、王澹、陳與郊,徐復祚、葉憲祖、程士廉、車任遠、傅一臣等便轉而從事南雜劇的創作。
而此時南北曲之交化頗深,所以像徐復祚一文錢,王應遴逍遙遊,凌濛初鬧元宵,傅一臣賢翁激、死生讎報等等,在一劇中便都南北曲兼用。
這種情形在初期僅見賈仲明昇仙夢用四折合套,中期也只有徐渭翠鄉夢用二折合套和許潮太和記八種中,有六種其一折中用合腔。
而到了這時,南北、南合、南北合的情形便比比皆是了。
也就是如果折數較多的,便以南曲為主而偶雜北曲或合套,折數少至一二折的,便純用北曲,或南曲,或合套、合腔,其家門形式及演唱方法,則往往與傳奇不殊。
雜劇的體製這時真是混亂已極,於是學者有所謂「南雜劇」與「短劇」之稱。
南雜劇這一名詞,據張全恭明代的南雜劇一文,說是出自胡文煥的?
音類選。
鄙意以為,其界說當有廣狹二義。
狹義的南雜劇是指每本四折,全用南曲,王驥德所謂「自我作祖」的劇體,其用曲和元人北雜劇正是南北相反。
廣義的南雜劇,則指凡用曲填詞,或以南曲為主而偶雜北曲、合套,折數在十一折之內任取長短的劇體。
而所以定為十一折之內的緣故,是因為遠山堂劇品所著錄的明雜劇,最長的無名氏竹林小記,正是十一折。
也因為這樣的劇體和傳奇只是長短不同而已,應當也是屬於南北曲交化後的南曲範圍,所以仍可稱之為南雜劇。
短劇這一名詞,大概始於民初的學者,鄭振鐸清人雜劇序言和盧前明清戲曲史都提到,盧前云:「曲有場上之曲,有案頭之曲,短劇雖未必盡能登諸場上,然置諸案頭,亦足供文士吟詠。無論何種文體之興,其作簡,其畢也鉅。雜劇之起為四折,終而至於有數十齣之傳奇;物極必反,繁者亦必日益就簡;短劇之作,良有以也。」
從他這段話,我們對於短劇的定義還是很模糊。
大抵說來,短劇也有廣狹二義。
廣義的短劇是與傳奇相對而言的,亦即上文所說的廣義的南雜劇,因為它較之傳奇,只是長短的不同而已。
狹義的短劇,則專指折數在三折以下的雜劇,因為它比起一般觀念中四折的雜劇是更為短小了。
鄙意以為,南雜劇當取其廣義,短劇當取其狹義。
無論南雜劇或短劇,其形製均較傳奇為短小,同時偶而運用或兼用北曲,這兩點無疑是元人北雜劇的遺跡;
而其運用南曲,或雖北曲而採分唱、合唱以及家門形式,則顯然是南戲傳奇的現象;
因此,明代的南雜劇與短劇,其實是南北曲的混血兒。
它改進了元劇限定四折四套北曲,和末或旦獨唱的刻板形式,而代以南戲傳奇排場聯套的諸多變化,以調劑冷熱,並給予各腳色均可任唱的自由。
對於長短,它既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採取傳奇式的冗長,它僅依照劇情的需要而在最多十一折之內任意長短。
所以南雜劇與短劇可以說是改良後進步的戲劇形式,明初周憲王對於戲劇藝術的改進,也在這裏得到支持和發展,這樣的戲劇形式,才真正是有明一代的特有產物,我們若說到明雜劇,實在應當以南雜劇與短劇為代表才是。
短劇發軔於明代中葉,至末葉而朝氣蓬勃,降及滿清、更登峰造極,只是逐漸古典化,終至脫離氍,登上案頭,而變成辭賦的別體了。
(曾永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255 |